《生查子·东风不解愁》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①。独夜背纱笼②,影著纤腰画。
爇尽③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因相思而生的愁绪的词,清代纳兰性德作。
①湘裙衩(chà):指用湘地丝绸制作的裙衩。
②纱笼:灯笼。
③爇(ruò)尽:已经燃尽。爇:燃烧。
【大意】
东风读不出心中的忧愁,徒劳地轻轻拂动着裙衩。
漆黑的夜,一个孤独的人,背立在纱笼边,熏炉的火光映出她的身影。
沉香已经燃尽,露珠滴落在鸳鸯瓦上。
花蕾在寒冷的夜里很香,你,仍然徘徊在樱桃树下。
【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春天,“不解愁”的春风无意间“偷展”开了一名女子的“愁”。此愁因春风而被发觉,却并非因春风而起。那她因何而愁呢?是什么令她独自一人,夜而不寐?她到底怀有怎样的心思?
那是相思之愁。
沉香燃尽的一刹那,沉香之烟仍是袅袅升腾的。无聊之余,目光随着沉香的烟缓缓抬高,映入眼帘的是鸳鸯瓦,有露水滴落在上面。沉香都燃尽了,晨露都积成了水滴,看来夜已深了。有花香袭来,一名女子一直立在樱桃树下。
原来,愁情也能这么美。
【拓展】
北宋晏殊曾作《玉楼春·春恨》,将安静的相思描写得极美。全词如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译文]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幻,又何必斤斤计较于成败得失,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 [出典]北宋苏轼《念奴娇》 注: 1、《念奴娇》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荆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之一,在重阳节这一天大家都会出游赏景、登高远眺、遍插茱萸等。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形成,确立于唐代然后流传至今。 20
-
病痞 【原文】 余病痞①且悸,谒医视之,曰:“唯伏神②为宜③。”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④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而”字有几种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而”字有几种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而”字主要有以下几种词性,分别是连词、代词用,在各课文例句中有不同
-
语义说明:形容才能特出,超越众人。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卓异超群」的表述上。 出类拔萃造句:01他的能力绝对是同行中出类拔萃的! 02他技压全场,表现得真是出类拔萃。 03他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很受公
-
人老家何在,龙眠雨未惊。酒船回太白,稚子候渊明。幸与登仙郭,同依坐啸成。小楼看月上,剧饮到参横。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
《象祠记》文言文及翻译 《象祠记》是一篇阐明作者“致良知”的观点的论文。是一篇阐明作者“致良知”的观点的论文。全文从宣君修缮象祠写起,作者连着用了两个“胡然乎
-
秋水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和译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
-
文言文《强项令》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
-
文言文理解题乞人张氏传 【原文】乞人张氏传清·刘大樾 楚之南,天地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石;流沙之西,天地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鸿雁;近世以来,天地之气,不钟于士大夫,而钟于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