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飞龙引二首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
李白飞龙引其一全文: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李白飞龙引其一全文翻译:
黄帝采集首山的铜,铸造宝鼎于荆山之下,炼制仙丹,仙丹炼制成功了,黄帝和群臣后宫乘龙飞仙进入仙境。天上的彩云迷迷茫茫,变幻如海,找不到升仙的途径,让我们世间的凡人空自叹息。联想天宫中披着七彩霓裳羽衣的宫女一定貌美如花。真想乘风飞身而上,登上黄帝乘坐的鸾车,陪在黄帝旁边,一起遨游在青天之上,那种乐趣一定妙不可言。
李白飞龙引其一字词句解释:
黄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群臣后宫上者七十余人皆乘龙升天。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附近。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亦名覆釜山。
丹砂,即朱砂,矿物名,深红色,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太清,三清之一。道教徒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惟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鸾车,神仙所乘之车。
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
李白飞龙引其二全文: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
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李白飞龙引其二全文翻译:
鼎湖的水静静流动,清澈见底,这里就是传说中黄帝乘龙飞天时不小心把弓剑遗落人间的地。天宫中美女一定众多,光彩照人。仙人们乘鸾而去消失在烟波浩渺中,也都一去不返。如果再有机会能乘龙飞升的话,我一定到达仙境,登上天门,去聆听天上神仙的谈话,坐上伴着祥云的河车,载着美丽的仙女,去拜访玉皇。玉皇见到我一定会很高兴,并赐给我天宫玉兔捣制的长生不老药。吃了仙药,我就可以长生不老,寿与天齐,可以活到日月星辰都凋谢的时候。到时候我在去看瑶池的王母,她已经满头白发如霜了。
李白飞龙引其二字词句解释:
鼎湖,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
弓剑,相传黄帝与群臣后宫乘龙飞天,剩下一些小吏不能上去,于是都拽住龙髯不放,龙髯都被拔掉坠落下来,黄帝用的弓也掉了下来,黄帝在百姓的仰望中飞向天庭,那些小吏们只能抱着龙髯和弓大声呼喊,但也无济于事。
乘鸾,用箫史乘凤之典故,喻成仙。
天关,即天门。
长云,积聚的云气。
紫皇,道教传说中最高的神仙。
后天,谓后于天,极言长寿。后用为祝寿之词。三光,日、月、星。
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飞龙引》是乐府中的琴曲歌辞。朱谏《李诗选注》曰:“按《飞龙引》者,本为乐府鱼龙之曲,白则以黄帝之事言之,盖亦不泥于陈迹,而自出乎新意也。”胡震亨《李诗通》注曰:“古词无考,拟言黄帝上异事,曹植有《飞龙篇》,言求仙者乘飞龙升天,岂白祖此欤?”《乐府诗集》第六十卷载隋代萧憩之作与李白体调,诗意均不相类,则李诗应为敷衍子建《飞龙篇》之意而自创的歌行体曲辞。
这两篇都是李白借黄帝升天的神话传说描写游仙的情景,歌颂道家的延年之术,属于游仙诗。创作时间很难肯定,从诗意看,入世的思想没有了,完全是出世的情绪,估计在赐金还山入道籍以后所作。
第一首诗是李白根据《史记·封禅书》中两个方士欺骗汉武帝的谎言演绎而成诗。其意在于诗人不满当时社会现实,漫言神仙之事,以求解脱。
第二首诗,诗人慕黄帝仙去,载玉女,过紫皇,后天而老,寿高三光,见王母之蛾眉成霜。其旨应为哀人生之短暂。
-
出自唐代张谔的《送李著作倅杭州》 辍史空三署,题舆佐一方。祖筵开霁景,征陌直朝光。水陆风烟隔,秦吴道路长。伫闻敷善政,邦国咏惟康。
-
原文翻译注释(1)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2)顶:指帐顶。(3)扇裁:指以团扇掩面。赏析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
-
出自先秦佚名的《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
-
出自唐代杨牢的《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 剑外书来日,惊忙自折封。丹青得山水,强健慰心胸。事少胜诸郡,江回见几重。宁悲久作别,且似一相逢。诗合焚香咏,愁应赖酒浓。庾楼寒更忆,肠断雪千峰。
-
出自唐代耿湋的《春日即事二首》 诗书成志业,懒慢致蹉跎。圣代丹霄远,明时白发多。浅谋堪自笑,穷巷忆谁过。寂寞前山暮,归人樵采歌。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强饮沽来酒,羞看读了书。
-
出自先秦佚名的《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
元稹菊花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
-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满江红·点火樱桃》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
-
出自唐代刘湾的《出塞曲(一作刘济诗)》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东。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汗马牧秋月,疲卒
-
三衅三浴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三衅三浴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三衅三浴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