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菊花」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元稹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调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主张与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精神,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写过一些《乐府古题》和《新题乐府》,借用乐府的体裁,自出新意,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他还写过不少古诗和律诗,其中也有讽刺现实的,称作「古讽」、「律讽」。此外,他也还写过不少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言浅情深,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诗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广度都不及白居易。诗的风格与白居易相近,都有语浅情深的特点。
-
语义说明:杀人抢劫。 使用类别:用在「烧杀掳掠」的表述上。 杀人越货造句:01这个刑犯因为杀人越货,而被判处死刑。 02这个强盗集团,经常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 03这一带有许多土匪,经常杀人越货,残害
-
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赵普》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准确地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叙事简洁的方法; 3
-
八年级必背文言文 文言文学习一直都是我们语文需要落实的一个知识点,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八年级必背文言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必背文言文1 郦道元《
-
美国“自白派”*诗人约翰·伯里曼*的代表作。约写于1953-1963年间。这是一部含385首14行诗的组诗。 《梦歌》是一部无拘无束的叙事诗。写的是一个名叫享利·布西凯特的多侧面人物的一生经历。这一人
-
梦见泉水是什么意思梦见泉水,是你的心中无忧无虑的体现。男人梦见泉水,会名利双收,诸事如意。女人梦见泉水,会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学生梦见泉水,会在学业上取得好的成绩。恋爱中的男女梦见泉水,预示爱情顺利,
-
有人说中国自古缺乏法治精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近来学史,略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中国古代的法家注重实践,忽略了理论,没有形成像西方那样严密的法理系统,法家思想在历史精英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体现出来,而儒家
-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自然主义摄影 自然主义摄影是针对西方当时盛行绘画摄影而出现的一个摄影流派。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整个西欧流行的摄影艺术,主要是绘画摄影,
-
文言文阅读练习与参考答案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
-
含义 比喻杀敌报国。出处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 "> 经学
训解和阐述儒家经典之学。起源于西汉。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经学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正统。西汉董仲舒把阴阳五行说和今文经《春秋公羊传》结合起来,用以巩固封建政权。所谓今文经学,就是用当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