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杨柳枝词九首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14 17:00:49阅读:905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绾 一作:管)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标签: 抒情 寓人 寓理 长安 西安 地名

  《杨柳枝词九首》译文

  塞北的《梅花落》用羌笛吹奏,楚辞《招隐士》是淮南小山作词。

  请君不要再演奏前朝的歌曲,来听听演唱新创作的《杨柳枝》。
 

  城南小路城东郊外,正值早春到来之时,过往行人相逢会面何处没有杨柳依依?

  桃花艳红李花洁白人都称赞,这美景还须杨柳助力。
 

  翡翠帷帘轻轻遮掩着宫门,宫里人在宫殿台阶上遥望御河边的杨柳丝。

  御河水面上人面杨柳互相辉映,使长安城里的少年几欲抓狂。
 

  金谷园中群莺乱飞,铜驼陌上春风吹拂。

  城中的桃花李花一会儿就凋谢了,怎么那垂杨柳没有时限的束缚?
 

  花萼楼前杨柳初种时节,美人在楼上与它比试腰肢。

  如今柳条被抛掷在长街上,枝叶露珠如泪不知怨恨谁?
 

  隋炀帝的行宫在汴水一侧几株残柳配不上明媚的春色。

  晚风吹起柳絮像雪花飞舞,飞进宫墙里去却不见人迹。
 

  宫前小路京城东门杨柳轻拂,垂下金色丝缕千万条。

  现在把柳条打成同心结,拿来送给远行的人,他知道不知道?
 

  城外春风吹动酒店旗帜,行人告别已是夕阳西下之时。

  长安道上华美树木数不胜数,只有杨柳寄托相思别离。
 

  柳条轻盈袅娜有美好的年华,舞榭和妆楼处处在她的遮掩下。

  春天到头柳絮飞扬留不住,随风好好飞去,不知落到谁家?

  《杨柳枝词九首》注释

  杨柳枝:此调本为隋曲,与隋堤有关。传至开元,为唐教坊曲名。白居易翻旧曲为新歌,时人相继唱和,亦七言绝句。

  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

  桂树:指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招隐士》,其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翻:改编;一说演奏。

  南陌:城南的小路。陌,小路。春早时:早春时期。

  桃红李白:桃花艳红,李花洁白。

  凤阙:指长安城的宫阙。

  龙池(chí):皇家宫殿上的台阶。一作“龙墀”。

  麴(qū)尘丝:指柳条,柳丝。麴尘,淡黄色。柳叶呈鹅黄色,故称。

  御沟:流经皇宫中的渠流。

  金谷园:指晋石崇于洛阳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泛指富贵人家的豪华园林。

  铜驼:即铜驼街,因洛阳城汉时铸造两只铜铸骆驼而得名,洛阳繁华游冶之地。亦有借指闹市者。此代指洛阳。

  花萼楼:唐玄宗于兴庆宫西南建花萼相辉之楼,简称花萼楼。

  腰支:即腰肢,指腰身,身段,体态。

  炀帝:即隋炀帝杨广(569~618)。

  汴水:汴河,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

  御陌:都城的街道。青门:即汉代长安城的东南门,因门色青,呼为青门。一作“东门”。

  绾:旋绕打结。

  挥袂(mèi):挥手告别。日西时:黄昏。

  唯有:只有。绾:系念,挂念。一作“管”。

  袅娜:柔软细长貌。

  絮花:一作“絮飞”。

  《杨柳枝词九首》赏析

  《杨柳枝词九首》都是咏杨柳之作。其将杨柳之体态、风韵、情思以及与杨柳有关的故事与习俗均巧妙地运用于咏杨柳中,且诗歌含情宛转,风情宛然,声韵和谐,流丽而多韵味,使人咏之而兴味不尽。

  组诗首篇是全组诗的序曲,劝人听诗人改编的新曲,表明了诗人一贯持有的发展创新观念。首句提到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接着指出《梅花落》《招隐士》这两个作品毕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现在还是听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词》吧。《折杨柳》原来也是乐府旧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其歌辞大抵是汉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体来抒写。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杨柳枝词》,从白居易、刘禹锡以至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的许多作品,却都用七言近体的七绝形式来写作,虽然内容仍咏杨柳或与杨柳有关的事物,在形式上确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绝句配乐演唱,七绝尤多。《乐府诗集》都编入近代曲辞,表明它们是隋唐时代的新曲调。

  从第二首开始,每首诗都紧扣“杨柳”二字来发挥。其中既有对民间风物的描写,也有咏怀古迹之作。

  第二首言大千世界万象纷纭,各具其理又相互依存。第三首写长安少年春游,杨柳为之增色助兴。第四首赞美杨柳生机蓬勃,洛阳名士雅集,杨柳长助风情。第五首写杨柳的前后境遇不同,以杨柳依人而易衰,喻人之依附富贵不求自立,终难长久。第六首是怀古诗,以杨柳见证隋之兴亡,言世事无常之意;同时借隋炀帝荒淫亡国的教训,向唐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第七首以杨柳寄托怀人相思之情。第八首言杨柳最知人间别离之事,借写离别以咏杨柳多情;全诗运用写意式的笔法简练地勾勒出一幅“风吹旗动”、“夕阳西下”、“折柳送别”的优美画面,围绕自古就开始表达的“惜别”主题,创造出恬静、淡远而有情深的美妙意境。第九首写杨柳的盛衰变化,借杨花柳絮喻漂泊之感;后二句写春尽絮飞,随风飘逝,深寓讽喻之意。

  这九首诗直接用民歌曲调创作,保持了纯正的民歌风味,提高了民歌的艺术水平,既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又谐音合律便于传唱,使雅俗互补,相得益彰,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这正是刘禹锡追求的效法屈原的创作目标。

  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刘禹锡有机会接触到湘沅巴蜀的民歌民谣。《旧唐书》本传云“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辞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在唐代,如此认真地学习民歌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刘禹锡首屈一指。

  《杨柳枝词九首》创作背景

  《杨柳枝词九首》当为刘禹锡晚年所作。旧说是刘禹锡在唐文宗大和六年至八年(832~834年)在苏州时所作。然据诗意,皆言长安、洛阳风物,恐非苏州之作。这组诗的风格已不似在湘沅、巴渝时期所作《踏歌词》、《竹枝词》那样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了。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赵襄王学御文言文翻译|注释 赵襄王学御文言文启示

    文言文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出自唐代李赤的《姑熟杂咏。望夫山》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芳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 为臣辅弼行忠孝,堪作凌烟阁上人

    为臣辅弼行忠孝,堪作凌烟阁上人 出自元代郑光祖的《杂剧·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楔子(冲末扮刘文静引卒子上,云)昼夜忧心辅国朝,开基创业建功劳。太平时序风光盛,腰挂金鱼着锦袍。小官刘文静是也。自从随

  •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

  • 笔授轩(方信孺)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笔授轩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方信孺 bǐ shòu xuān 笔授轩zhì zhǐ yí zōng dǐ chǔ xún,xiāng chuán bǐ shòu cǐ cóng lín。

  • 夜下征虏亭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李白)

    夜下征虏亭全文: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夜下征虏亭全文翻译:小舟朝广陵驶去,明月照着征虏亭。远望山花如美丽的绣颊,江上渔火像点点的流萤。夜下征虏亭字词句解释:征虏亭:东晋时征虏

  • 东兔西乌

    东兔西乌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东兔西乌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东兔西乌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①。八百里分麾下炙②,五十弦翻塞外声③,沙场秋点兵④。 马作的卢飞快⑤,弓如霹雳弦惊⑥。了却君王天下事⑦,赢

  • 乘风转舵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chéng fēng zhuǎn du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谓顺随情势改变态度。 成语出处: 邹韬奋《萍踪忆语》二一:“投机主义蜊是最

  • 读书要三到原文、翻译及赏析_朱熹文言文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