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之际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选择 蒋寅 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选择在每个时代都是使群体困惑的问题。而当处在改朝换代之际尤其是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刻,这一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清初士人以顾炎武、黄宗羲、...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1) 评论(0)
-
学术新刊中的唐研究 荣新江 学术新刊中的唐研究简介(之一) 九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新气象,就是一些高校的系所、学术团体甚至一些志同道合的学人,创办了一批学术专刊。因为有期刊号的限制,...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1) 评论(0)
-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与文人笔记中,有六种毒物常被提及,它们是断肠草、鸩酒、鹤顶红(砒霜)、夹竹桃、见血封喉、曼陀罗。 断肠草 断肠草又名钩吻,还称胡蔓藤、大茶药、山砒霜、烂肠草等。它全...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32) 评论(0)
-
妲己(世称“苏妲己”,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而苏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苏庄。商纣王子辛的爱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30) 评论(0)
-
王文正公笔录 王曾 据《百川学海》本。巴斯光年校。 范鲁公(质)早辅周室,及太祖受禅,不改其任。两朝翊戴,嘉谋伟量,时称明相。自云:「执政之地,生杀舒惨所系,苟不早夜兢畏,悉心精...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51) 评论(0)
-
作文诗歌除外的原因。 私以为,阅卷这一特定场景中,相较其他文体而言,诗歌传达的信息太过容易缺失。 分点论述。 一、音乐性 从诗歌名称中的“歌”字便不难知道,诗歌与...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41) 评论(0)
-
柳如是《初夏感怀四首》其四注释 邓小军 柳如是《初夏感怀四首》其四: 荒荒慷慨自知名,百尺楼头倚暮筝。 勾注谈兵谁最险,崤函说剑几时平。 长空鹤羽风烟直,碧水鲸文澹冶...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08) 评论(0)
-
20世纪中国道教学研究 朱越利 国内开始把道教研究称为学,是比较晚的事。20世纪初年,国学的名称渐起,道教研究包括在国学之内,但也是偶有人略涉及。“五四”运动之后,近现代研究方法...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68) 评论(0)
-
漂泊的诗圣 楚天舒 俗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唐诗在中国人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之举足轻重。就算受传统文化熏陶不深的我辈,大约也能体会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04) 评论(0)
-
余英时:为儒学的21世纪前景忧心 盛邦和 “我只是一个学历史的人,又曾幸运地参与了儒学文化的最后阶段”.余英时作为当代海外卓有建树的历史学家,以丰富的史料,对中国文化演进历史、...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69) 评论(0)
-
诗的沉郁与畅晓--读《听涛阁诗词稿》有感 曾凡华 在我看来,今人所写旧体诗,能入格的颇少,绍楹算是这“颇少”中的一位。清人沈德潜认为要写出有格调的诗,须得有“第一等襟抱,第...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24) 评论(0)
-
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有“三尺”这个数量词,含义却各不相同。最有名的是“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三尺”好理解,就是指距离。而平民出身的天子刘邦总喜欢吹嘘自己凭“三尺...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93) 评论(0)
-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被世人视为爱情的象征。这也成为了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关于牵牛织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
传统文化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28) 评论(0)
-
近来重读沈天鸿先生《中国新时期散文沉疴初探》、《散文文体非文学成分研究》两文,见于其重要理论著作《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昆仑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附录”部分,...
经典文摘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95) 评论(0)
-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40) 评论(0)
-
李少平参赞致辞。(图片来源:本文照片均由欧洲时报记者孔帆摄) 马克·毕栋称赞活动富有特殊意义 【欧洲时报记者孔帆报道】1月27日,庆祝中法建交五十周年闭幕系列活动之一,东方智慧国学论...
国学资讯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29) 评论(0)
-
从历史的边角料中,找到当时满清朝廷如何毁灭强大的蒙古族,主要的手段便是阻止蒙古族的正常繁衍,类似计划生育。 自建国起,满清以史为鉴,大喊满蒙一家口号分化汉族和蒙古族。实行满蒙结盟,乃是整个清...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26) 评论(0)
-
内容提要屈原作《湘夫人》抒发约黄昏而不见之哀怨,托二妃神话以寄犹冀一遇之意。杜甫步尘屈原,作《湘夫人祠》抒发湘妃祠破败荒凉之慨,借苍梧遗恨以寓眷恋不忘之意。时代变迁,湘夫人祠庙貌沧桑冷寂,杜甫落魄...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49) 评论(0)
-
张孝祥词鉴赏:念奴娇(洞庭青草) 张双柱 念奴娇 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9) 评论(0)
-
“游思天人际,幸留高文垂千古;管领绝续间,又伤学苑弱一人。”1月9日20时49分,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儒学泰斗、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庞朴先生走完了他87年的人生旅程。 谦和君子,大家风度,这...
风云人物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67) 评论(0)
-
文/易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曾经一度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曾经我们也很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但随着历史的前进,我们仿佛是变聪明了,我们不再对它表示起码的尊重与敬畏,它变成了...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91) 评论(0)
-
著名民俗专家、北京市民俗协会主席赵书介绍说,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饼”不同,小小月饼其实有很多讲究。 赵书说,月饼虽小,却承载了十分厚重的历史。月饼最早是用来祭奉...
传统文化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08) 评论(0)
-
读诗词笔记五则 顾农 岑参还有细写娱乐的有趣诗 提起盛唐大诗人岑参(715?-770),人们总是想到他那些脍炙人口的边塞诗。然而一个作家的最强项并不就是他的全部,岑参还有不少有趣的作品,...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32) 评论(0)
-
春风和煦,柳枝飘遥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曰:“漏泄春光是柳条”,说的是柳是报春的使者。自古以来,柳树以其婀娜多姿的风采,深受人们的喜爱,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风俗和逸闻趣事。 插柳游春之...
传统文化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42) 评论(0)
-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4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