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陶穀,字秀实,邠州新平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1:09:29阅读:101

陶穀,字秀实,邠州新平人。本姓唐,避晋祖讳改焉。十余岁,能属文,起家校书郎、单州军事判官。

穀性急率,尝与兖帅安审信集会,杯酒相失,为审信所奏。时方姑息武臣,穀坐责授太常少卿。尝上言:“顷莅西台,每见台司详断刑狱,少有即时决者。至于闾阎夫妇小有争讼,淹滞积时,坊市死亡丧葬,必俟台司判状,奴婢病亡,亦须检验。吏因缘为奸,而邀求不已,经旬不获埋瘗。望申条约以革其弊。”从之。俄拜中书舍人。尝请教习乐工,及禁民伐桑枣为薪,并从其请。开运三年,赐金紫。

契丹主北归,胁穀令从行。穀逃匿僧舍中,衣布褐,阳为行者状。军士意其诈,持刃陵胁者日数四。穀颇工历数,谓同辈曰:“西南五星连珠,汉地当有王者出。契丹主必不得归国。”及耶律德光死,有孛①光芒指北,穀曰:“自此契丹自相鱼肉,永不乱华矣。”遂归汉,为给事中。

世宗尝谓宰相曰:“朕观历代君臣治平之道,诚为不易。又念唐、晋失德之后,乱臣黠将,僣窃者多。今中原甫定,吴、蜀、幽、并尚未平附,声教未能远被,宜令近臣各为论策,宣导经济之略。”乃命承旨徐台符以下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以进。其策率以修文德、来远人为意,惟穀与窦仪、杨昭俭、王朴以封疆密迩江、淮,当用师取之。世宗自克高平,常训兵讲武,思混一天下。及览其策,忻然听纳,由是平南之意益坚矣。

显德三年,迁兵部侍郎,加承旨。世宗留心稼穑,命工刻木为耕夫、织妇、蚕女之状,置于禁中,思广劝课之道,穀为赞辞以进。显德六年,加吏部侍郎。

初,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榖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已成矣。”太祖甚薄之。尝自曰:“吾头骨法相非常,当戴貂蝉冠尔。”盖有意大用也,人多笑之。

选自《宋史•陶榖传》

【注】①孛:彗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穀坐责授太常少卿 坐:因……获罪

B.必俟台司判状 俟:等待

C.其策率以修文德、来远人为意 率:大都

D.世宗自克高平 克:克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陶穀敢于谏言的一组是()(3分)

①望申条约以革其弊

②尝请教习乐工,及禁民伐桑枣为薪

③其策率以修文德、来远人为意

④当用师取之

⑤自此契丹自相鱼肉,永不乱华矣

⑥盖有意大用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榖性格急躁坦率,曾经与兖帅安审信聚集在一起,杯酒间失言,被审信上奏给了皇帝。

B.陶榖精于历数,他看到西南五星连珠,看到彗星光芒直指北面时,就预言契丹会有事情发生,结果两次预言都很准确。

C.世宗经常训练军队,讲习武道,想着统一天下。当看到陶榖等提出的应当用军队来攻取的策略时,世宗欣然听从了他的意见。

D.当初,太祖将要受禅时却没有受禅的文章,在旁边的陶榖等就从怀中拿出了一篇文章,说自己已经写成了,太祖十分看不起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契丹主北归,胁穀令从行。穀逃匿僧舍中,衣布褐,阳为行者状。(5分)

(2)今中原甫定,吴、蜀、幽、并尚未平附,声教未能远被,宜令近臣各为论策,宣导经济之略。(5分)

参考答案:

4.D克:攻克

5.C ③说的是其他人对皇上的建议,不是陶榖的行为;⑤是说陶榖的预言;⑥是说陶榖认为自己有大用。

6.B 原文讲了陶榖两次观天象预测未来之事,但是第二次预测没有说结果是否符合他的预测。

7(1)契丹主向北回归时,胁迫陶榖,令他随行。陶榖逃走隐匿在寺院中,穿着粗布衣,假装成僧人的样子。(胁、阳、状各1分,大意2分)

(2)现在中原刚刚安定,吴、蜀、幽、并还没有平定归附,声威教化还没能散布到远方,应令近臣各自写论策,宣扬倡导经世济民的策略。(平附、被、经济各1分,大意2分)

译文

陶穀字秀实,是邠州新平人。他本性唐,为了避晋祖的讳而改姓陶。十多岁时,就能写一手好文章,从家中被征召,担任校书郎、单州军事判官之职。

陶穀性子急躁坦率,曾经与兖帅安审信聚集在一起,杯酒间失言,被审信上奏给了皇帝。当时正宽待武臣,陶榖因为这获罪,被降级授予太常少卿之职。他曾经上奏说:“近来去西台,每次都见到台司审察案子,很少有立即决断的。甚至坊间夫妇间有小的争吵,也要拖延好长时间,街市中的死亡丧葬之事,也一定要等台司的判决书,奴婢们病死了,也必须经官府检验。官吏们趁此机会做坏事,要求不停止,结果有时会过了十几天都不能够埋葬。希望重新申明条令来革除这些弊端。”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不久拜为中书舍人。曾经请求训练乐工,以及禁止百姓伐桑树、枣树做柴火,皇上同意了他的全部请奏。开运三年时,朝廷赐他金鱼袋及紫衣。

契丹主向北回归时,胁迫陶穀,令他随行。陶穀逃走隐匿在寺院中,穿着粗布衣,假装成僧人的样子。军士们发现他是假装的,持刀一天威胁他好几次。陶穀很精通天道,对同行的人说:“西南五星连成一串,汉地应当有能够称王的人出现。契丹主一定不能回到他的国家。”等到耶律德光死后,有光芒强盛的彗星光芒直指北面,陶穀说:“从此契丹会自相残害,永远也不会扰乱华夏了。”于是就回到了汉,做给事中。

世宗曾经对宰相说:“我看历代君臣治理太平之世的方法,确实都不容易。我又考虑到唐、晋有过错之后,作乱的臣子及狡猾的将领们,越礼偷窥社稷的人很多。现在中原刚刚安定,吴、蜀、幽、并没有平定归附,声威教化还没能散布到远方,应令近臣各自写论策,宣扬倡导经世济民的策略。”于是就命承旨徐台符以下二十多人,各自撰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进献。这些论策大都以修文德、使远方的人归顺为主要意图,只有陶穀与窦仪、杨昭俭、王朴认为疆界十分接近江、淮,应当用军队采攻取这些地方。世宗自从攻克高平后,经常训练军队讲习武道,想着统一天下。等到看到陶穀等的策略后,愉快地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因此平定南方的想法更加坚定了。

显德三年,被升为兵部侍郎,加授承旨。世宗关心农业,命工匠在木头上雕刻耕夫、织妇、蚕女的样子,将其放在宫中,思考大力鼓励农桑的方法,陶穀写赞辞采进献。显德六年,朝廷加封他为吏部侍郎。

当初,太祖将要受禅,没有受禅的文章,陶穀在旁边,从怀中拿出一篇文章进献说:“已经写成了。”太祖十分看不起他。他曾经自言自语道:“我的头骨外形不同寻常,应当戴貂蝉冠。”大意是他应被委以重任,人们大多耻笑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

  • 王士禛《蜀道记行(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王士禛:蜀道记行(节选) 王士禛初五日,枕上闻急雨淙淙,四山草木有声,如甲马驰骤,冒雨即行,诸山出云,缕缕石上。过古陈仓道,即两当道也。度柴关岭,岭上下二十里,石齿廉利如剑锷。下岭沿青羊河行,河流挟雨

  • 花心唱慈元宫殿五云开

    出自宋代王义山的《乐语》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颂声交作,协气横流。与天同心,为民立命。以圣子承承继继,九州番臣;奉太后怡怡愉愉,亿载永久。宝册加徽称于

  •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我们来了解一下。  《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

  • 范小青《《乡间野趣》之古街漫步》经典散文全集

    《乡间野趣》之古街漫步 东山位于太湖东南部,是一个以花果丛林和明清古建筑群为特色的山水风景名胜区。我很喜欢东山,去东山的机会也多,去的次数也多,我喜欢东山的紫金庵彩塑罗汉,我喜欢东山的启园,我喜欢东

  • 匪烦匪扰

    出自两汉石勋的《费凤别碑诗》 君讳凤。字伯萧。 梁相之元子。九江太守之长兄也。 世德袭爵。银艾相亚。 恢遐祖之鸿轨。拓前代之休踨。 邈逸越而难继。非群愚之所颂。 仁义本于心。慈孝着于性。 不失典术。行

  • 谈笑自若典故故事|谈笑自若释义

    谈笑自若【释义】谈笑自如,和往常一样。形容在突发事件或已经发生的事情面前,表现平静,有说有笑,镇定自如。【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南朝·宋·范晔《后汉

  • 杜牧《题乌江亭》全诗赏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作品赏析【注释】:兵家:一作由来。事不:一作不可。才俊:一作豪浚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

  • 好一会弱一会,连麻头,续麻尾,空着我念八阳金经啕到有一车气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瘸李岳诗酒玩江亭》 第一折(冲末扮东华仙领八仙同仙童上)(东华云)万缕金光灿碧霞,三山海岛映仙家。片片彩云风散尽,融融丽日照东华。贫道乃东华紫府少阳帝君是也。吾传太清之道,隐于昆

  • 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

    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 出自两汉班固的《东都赋》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