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01:05:55阅读:18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我们来了解一下。

  《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通过课文《与朱元思书》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不少的语文知识。今天小编还给大家准备了“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同学们可以动手写一写,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又快又准!)

  缥( )碧 无碍( )

  负势竞( )上 泠泠( )作响

  嘤嘤( )成韵 鸢( )飞戾( )天

  互相轩( )邈( )

  2、写出汉字

  经lún_____世务 kuī_____谷忘fǎn_____ 横kē_____上bì_____ 急tuān_____甚箭 在zhòu_____犹昏 风烟jù_____净

  3解词

  1夹岸高山 2负势竞上 3互相轩邈 4争高直指 5泉水激石

  6泠泠作响; 7好鸟相鸣 8千转不穷 9鸢飞戾天者 10望峰息心

  11经纶世务 12窥欲忘反 13横柯上蔽 14在昼犹昏 15疏条交映

  4.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

  5.下列句中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

  6、 通假字:窥谷忘反 通

  7、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8按要求填空:

  .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 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

  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10.对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B.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C.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

  D.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如诗一般押韵。

  11.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12.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填空)

  1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共色:__________________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绝: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__________________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_______________ 邈:________________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泠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出文中概括富春江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

  (2)在分写“异水”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3)在分写“奇山”时,通过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含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一句相照应。

  19.翻译句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句子:争高直指,干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翻译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翻译句子: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时期的 ,(人名)字__________。

  23.《与朱元思书》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____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反映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

  24.“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是从视觉和_________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26.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原文语句回答)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三峡》的哪些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答案

  4.B 5.C 9.B 10.D

  11.天下独绝;山;水

  1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3.清澈 湍急

  1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5.D

  16略

  17.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略

  18.(1)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2)千丈见底;(3)幽静(或:寂静、静等);(4)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5)皆生寒树。

  .略

  22.南朝梁;吴均;叔庠

  23.奇(高、险);异(清、急);厌弃世俗,寄情山水,向往自然;

  24“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25听(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6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7.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28.写出富春江水迅疾凶猛;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9.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以上就是语文网小编分享的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的全部内容,祝大家学习进步!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李清照《浣溪沙》全诗赏析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作品赏析【注释】①淡荡:形容春光疏淡骀荡。②沉水:沉香。③花钿:一种花形首饰。④斗草:

  • 什么动物身上全是路? 答案:斑马

    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动物身上全是路? 脑筋急转弯解析:城市街道人行横道上的一条条白线,又叫斑马线。它能引导行人安全地过马路。而斑马的头部、肩部和颈背有条纹,腿和尾白色,具深色背脊线。

  • 《水浒传》是如何影响中国社会文化的

    转型期中国向何处去,一直为世人瞩目。在有答案之前,必先对中国社会的隐性与显性的特点有所认识。为更好理解此一时期的时代特征,窥视未来前景,著名学者王学泰先生接受了访谈。 “小说教”里

  • 人面兽心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形容人凶狠残暴,如野兽一般。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凶狠毒辣」的表述上。 人面兽心造句:01怎会有人贩卖自己儿女?简直是人面兽心! 02对这种人面兽心的恶人,非得想法子惩治不可。 03那家伙

  • 2013年祝寿对联(男寿联) 海屋仙筹添鹤算,华堂春酒宴蟠桃

    【南山欣作颂——北海喜开樽】 【上苑梅花早——仙阶柏叶荣】 【筹添沧海日——嵩祝老人星】 【筵前倾菊酿——堂上祝椿龄】 【椿树千寻碧——蟠桃几度红】

  • 《陋室铭》原文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及赏析   《陋室铭》这篇文章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隐居生活态度是安贫乐道和人生观的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陋室铭》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 《将士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将士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 【清】吴奎 府君讳阙,字舜举,世著籍彭城之滕县。君少举进士,以父任太庙斋郎,不乐仕宦。学通古今,重意气然诺,西方之英才名士从之游。 君

  • 元谋人的资料介绍,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云南元谋县

    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云南元谋县。元谋人发现于1965年5月,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当时定名为“元谋直立人”。随元谋人出土的石器共七件,

  • 文言文蜀道难的翻译

    文言文蜀道难的翻译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下面就是文言文蜀道难的翻译,请看:  文言文蜀道难的翻译  原文:  噫

  • 梦见平原

    梦见平原是什么意思梦见平原,预示着你是一个气度不凡的人,生活安逸无快乐。梦见在平原上乌云涌起,表示自我主张太强烈的征候。小心不要因此而遭受朋友们的联合排斥,尤其要注意你的言行。梦见一马平川的平原,说明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