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马说的主旨是什么 马说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0:25:45阅读:342

马说的主旨是什么?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韩愈的散文特点是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马说

韩愈 〔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 同: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马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主旨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思想感情(中心主旨)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鉴赏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信赖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不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与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揭示了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这一句描述了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本文主要讲述了有关于马说的主旨是什么和马说原文及翻译的相关知识点整理及文章赏析,供大家参考阅读。想要学习了解更多文言文知识的同学们,欢迎多多关注和支持学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和淮上遇便风》赏析

      这是一首唱和之作。原诗题意不过是在淮河上航行遇到了顺风,和作好在能另辟新境,立意高远。首二句意境阔大,感情奔放,“浩荡”写水势盛大,“清淮”写水色澄碧,“天共流”写水天相接,因天色清明,故水天一色

  • 无影无踪

    无影无踪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无影无踪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无影无踪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我不做官呵,有甚么没发付您那襕袍靴笏?我则知十年前共饮的旧知交,谁认的甚么中兴汉光武!第三折自从与刘文叔酌别之后,又经十年光景

    我不做官呵,有甚么没发付您那襕袍靴笏?我则知十年前共饮的旧知交,谁认的甚么中兴汉光武!第三折自从与刘文叔酌别之后,又经十年光景 出自元代宫天挺的《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第一折某姓严名光,字子

  • 《青春万岁》作品解读

    第三部分 《青春万岁》小马哥:作家王蒙的创作贯穿了整个新中国70年。自1953年开始创作《青春万岁》至今,王蒙先生的文学生涯已经跨越了70个春秋。1979年,当时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力主出版王蒙的作品

  •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意思翻译、赏析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出自宋代毛滂的《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

  • 梦见人死了代表什么?

    死亡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在某些时刻当中死亡也代表着永恒,这是事物的两面性,是人们无法探寻的秘密。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未知的事物,人们也赋予其很多隐晦的含义,那梦中出现死亡代表了什么?对我们自身会有影响吗

  •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 趟组词|趟的组词

    【赶趟】赶得上;来得及 【顶趟】犹顶班,顶岗 【一趟平】形容一望无际,广阔平坦 【走一趟】去某处一次 【赶趟儿】赶得上 【两趟地】两个城市或两个地方 【趟土牛】方

  • 河海静谧,车书混同。

    出自唐代郭子仪的《享太庙乐章。广运舞》 於赫皇祖,昭明有融。惟文之德,惟武之功。河海静谧,车书混同。虔恭孝飨,穆穆玄风。

  •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系统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系统梳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