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发表于:2023-05-28 00:03:16阅读:503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列传(节选)

汉朝 司马迁

标签: 高中文言文   古文观止 传记 写人

  《屈原列传(节选)》译文

  屈原痛心于楚怀王耳朵听不到正确的意见,眼睛也被谗言谄媚所遮蔽,邪恶之人侵害公道,正直之人不为小人所容,所以忧心忡忡,写下《离骚》这样一首诗。“离骚”,就是遭受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思根本,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呼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唤父母的。屈原为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与君主,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哪里能没有怨恨?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于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屈原列传(节选)》注释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关于诗题,后人有二说。一释“离”为“罹”的通假字,离骚就是遭受忧患。二是释“离”为离别,离骚就是离别的忧愁。

  反本:追思根本。反,通“返”。

  惨怛(dá):忧伤。

  盖:表推测性判断,大概。

  帝喾(kù):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名。相传是黄帝的曾孙,号高辛氏,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武:指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

  条贯:条理,道理。“见”同“现”。

  指:同“旨”。迩(ěr):近。“见”同“现”。

  称物芳:指《离骚》中多用兰、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

  疏:离开。

  濯淖(zhuó nào):污浊。

  蝉蜕(tuì):这里是摆脱的意思。

  获:玷污。

  滋:通“兹”,黑。

  皭(jiào)然:洁白的样子。

  泥(niè):通“涅”,动词,染黑。

  滓(zǐ子):污黑。

  《屈原列传(节选)》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通“罹”,遭遇)

  2、人穷则反本(通“返”,追念)

  3、靡不毕见、举类迩而见义远(通“现”,表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通“旨”,含义)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

  6、泥而不滓(通“涅”,染黑)

  7、不获世之滋垢(滋同“兹”,蒙受,沾染)

  二、词类活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动词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作名词,方正之人。容:被动,被容纳)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蝉蜕于浊秽:(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

  浊秽(形容词作名词,污浊环境。)

  泥而不滓(名词作状语,生活在污泥里。)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名词作状语—状语,从上(对远古)、从下(对近古)、从中(对中古)故死而不容:容:被动,被容纳)

  三、特殊句式

  1、“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3、故死而不容。(被动句)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4、明道德之广崇 ( 定语后置,一说,非定语后置 ) 

  5、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状后)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狐假虎威》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狐假虎威》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狐假虎威》文言文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

  • 恍惚人事改,冥寞委荒丘。

    出自唐代唐晅的《附:唐晅悼妻诗》 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台。独悲桃李节,不共夜泉开。魂兮若有感,仿佛梦中来。常时华堂静,笑语度更筹。恍惚人事改,冥寞委荒丘。阳原歌薤露,阴壑惜藏舟。清夜妆台月,空想画眉愁

  • 读书乐

    明-李贽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

  •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意思翻译、赏析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出自宋代《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毕竟年年用着来,何似休归去。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 鼠窃狗盗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shǔ qiè gǒu dà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成语出处: 《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

  • 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

    出自唐代刘得仁的《送车涛罢举归山》 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浮生只如此,强进欲何为。要路知无援,深山必遇师。怜君明此理,休去不迟疑。

  • 江村夕照图

    明-大冂江村水国幽,云树半含秋。落日晒渔网,凉风吹客舟。香粳黄早刈,硕果熟先收。官税供输外,民歌乐未休。形式: 五言律诗押[尤]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2)首大冂(明)成就不详经

  • 我哥哥和兄弟,不道的落在你那彀中哩

    我哥哥和兄弟,不道的落在你那彀中哩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 楔子(冲末曹操同张文远上,开云)幼小曾将武艺攻,驰驱四海结英雄。自从扫灭风尘息,身居宰相禄千钟。某乃曹操,字孟德,沛国

  • 东海捞针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dōng hǎi lāo zhē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元·柯丹丘《荆钗记·误讣

  •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出处】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翻译】戴着大红色头巾的宫廷报效卫士报过了五更,掌管皇上穿戴的官员才给皇上穿上龙袍。【全诗】《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