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近清明原文_《湘春夜月·近清明》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湘春夜月·近清明赏析_古词

《湘春夜月·近清明》正文拼音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湘春夜月·近清明》注释
者次第:这许多情况。者,同这。
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剪刀,当时以锋利著称。
《湘春夜月·近清明》译文
临近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凄婉动人。可惜这一片清歌,都付与寂寞的黄昏。想要对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轻薄,不懂得人的伤春之心。我独自漂泊在南国楚乡,满怀柔情别恨,有谁能给我一点儿温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为我哭泣,青山无语宛如在为我伤心,一缕残阳斜照着院门。在华丽的楼前,只有那一池悠悠的湘水,倒映着悠悠轻荡的湘云。无聊的白日是那样漫长,梦境却短得可怜。请问苍天,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和恋人见面?这情景真令人心酸。就算整个人间,也没有任何一个并州的刀剪,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万绪剪断。
《湘春夜月·近清明》赏析
赏析
黄孝迈的词流传很少,但他的词的确写得“风度婉秀,真佳词也。”(万树《词律》)
"清歌”与“黄昏”所含的情绪本是相反的,前者引人愉悦,后者使人忧伤,相反相成,其结果是益增忧伤之感,故此二句表现为极其沉痛的感叹口吻。接下来,作者进一步采用了拟人手法,将具有感知的品格赋予了柳花,想对它低声倾诉自己的心事,转而又:“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可见作者忧思之深重。“伤春”二字,点出了作品主旨之所在。再下面,是作者自己感叹当时旅行在湘水之滨,独自投宿在旅舍时的孤寂心情。明明要写冷落,却偏用“温存”的字眼,再用“谁与”来作反诘,这种写法突现了一种炽烈追求的意愿。写到此处,已近过片,须得由伤春向恨别过渡,故而“柔情别绪”四字的安排也就是相当巧妙而颇具匠心的了。
这首词的下片更为精采。前几句,作者紧紧抓住“湘春夜月”的景色特点,将深沉的离愁别恨熔铸进去,造成了动人的艺术效果:“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这个境界是由众多形象构筑起来的一个整体,七宝楼台固不应拆碎,然而,倘求观察得细致,却无妨从局部着眼。“空樽夜泣”,表示心情的极度忧伤,是一个凝炼警策的句子,其造语则显得老辣,与诗意,显得更加突出。从“翠玉楼”望去,月色下的湘江,一片朦胧迷茫,水面上只看到隐隐的波光,天空飘动着朵朵浮云,阵阵微风吹来,又将水天“摇荡”在一起了。然而这轻微的摇荡却不能打破“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的静寂,正像“蝉噪林逾静”那样,反倒更增强了这种静寂之感;同时,在静寂之中,“湘春夜月”的景色更显得空灵深邃,它启迪着人们对生活的沉思。
下片的后几句,像上片点出“伤春”一样,又将“恨别”的题旨点明了。“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天”是宇宙,“梦”是人生,“天长梦短”与吴文英在的“春宽梦窄”(《莺啼序》)构思相同,富有哲学意味。如梦的人生既然短暂,离别的愁苦就更使人难耐,于是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急切的希望尽快地“重见桃根”。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桃叶是他的妾名。后人经常用桃叶、桃根指代意中人。结句的“这次第”虽只是一个“点”,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愁绪扰人,自然产生剪除的意愿,这也是人们的共同心理。然而这首词中,合理的意愿却是用否定方式、喟叹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因为“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
展开《湘春夜月·近清明》繁体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雲。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這次第,算人間沒個並刀,剪斷心上愁痕。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雁门关存孝打虎》 楔子(殿头官上,云)只将忠义报皇朝。要竭身心不惮劳。但得举贤勤政事,同扶社稷辅神尧。小官乃殿头官是也。奉圣人的命,今因黄巢作乱,纵横天下,遣差陈敬思,直至沙陀国
-
出自五代花蕊夫人的《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 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 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 龙
-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注音版《 舟zhōu夜yè书shū所suǒ见jiàn 》 清qīng代dài · 查zhā慎shèn行xíng 月yuè黑hēi见jiàn渔yú灯dēng , 孤gū光guāng一yī
-
俺今夜倒下个空营,着悬羊击鼓,饿马提铃,将这十万军兵,四下里埋伏了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 楔子(冲末曹操同张文远上,开云)幼小曾将武艺攻,驰驱四海结英雄。自从扫灭风尘息,身居宰相禄千钟。某乃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也。幼年曾为典军校尉,因破黄巾贼有功
-
六十六 愤争损身,愤亦损财六十六 愤争损身,愤亦损财 应令君曰:“人心有所愤者,必有所争;有所争者,必有所损。愤而争斗损其身,愤而争讼损其财。此君子所以鉴《易》之《损》以惩愤也。” 【译文】 应
-
微子第十七微子第十七 【原文】 微子若[550]曰:“父师、少师[551]!殷其弗或乱正四方[552]。我祖厎遂陈于上[553],我用沈酗于酒[554],用乱败厥德于下[555]。殷罔不小大好草窃
-
少读王章传[1],涕泗被面,骤出对客不能饰,客讶问故,曰:“吾读王仲卿传故也。”既而读杨淑山自著年谱,惊曰:“此非仲卿乎?”仲卿学长安,独与妻居,疾病无卧被,入牛衣中[2],与椒山读书无卧被同。仲卿为
-
你煮他那海做甚么?老师父不知,小生前夜在于寺中操琴,有一女子前来窃听,他说是龙氏三娘,小字琼莲,亲许我中秋会约
你煮他那海做甚么?老师父不知,小生前夜在于寺中操琴,有一女子前来窃听,他说是龙氏三娘,小字琼莲,亲许我中秋会约 出自元代李好古的《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 第一折 (外扮东华仙上,诗云)海东一片晕
-
春小古文拼音版 春chūn 首shǒu四sì时shí 、 苏sū万wàn汇huì者zhě , 春chūn也yě 。 气qì暖nuǎn则zé襟jīn韵yùn舒shū , 日rì迟chí则zé烟yān气q
-
暗香①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②,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③,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④,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 独负千金价,应从买笑来。
- 湘春夜月·近清明原文_《湘春夜月·近清明》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湘春夜月·近清明赏析_古词
- 忽若琼林曙,俄同李径春。
-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原文_《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赏析_古词
- 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
-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原文_《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赏析_古词
- 轻啼湿红粉,微睇转横波。
- 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_《念奴娇·闹红一舸》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念奴娇·闹红一舸赏析_古词
- 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
-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原文_《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赏析_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