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萧渊藻传》原文及翻译
梁书
原文:
萧渊藻,字靖艺,少立名行,志操清洁。齐永元初,释褐著作佐郎。天监元年,封西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出为益州刺史。时天下草创,边徼未安,州民焦僧护聚众数万,据郫、繁作乱。藻年未弱冠,集僚佐议,欲自击之。或陈不可,藻大怒,斩于阶侧。乃乘平肩舆,巡行贼垒。贼弓乱射,矢下如雨,从者举楯御箭,又命除之,由是人心大安。贼乃夜遁,藻命骑追之,斩首数千级,遂平之。进号信威将军,征为太子中庶子。藻性谦退,不求闻达。善属文辞,尤好古体,自非公宴,未尝妄有所为,纵有小文,成辄弃本。六年,为军师将军,与西丰侯正德北伐涡阳,辄班师,为有司所奏,免官削爵土。大通元年,迁侍中、中护军。时涡阳始降,乃以藻为使持节、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镇于涡阳。高祖每叹曰:“子弟并如迦叶,吾复何忧。”迦叶,藻小名也。入为安左将军、尚书左仆射,藻固辞不就,诏不许。藻独处一室,床有膝痕,宗室衣冠,莫不楷则。常以爵禄太过,每思屏退,门庭闲寂,宾客罕通,太宗尤敬爱之。恒布衣蒲席,不食鲜禽,非在公庭,不听音乐。高祖每以此称之。侯景乱,藻遣长子或率兵入援。据京口,藻因感气疾,不自疗。或劝奔江北,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因不食累日。太清三年,薨,时年六十七。
《梁书•列传卷二十三》
译文:
萧渊藻字靖艺,年少时树立了好的名声和形象,志向操守清雅高洁。齐永元初年,他入仕任著作佐郎。天监元年,萧渊藻被封为西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出任益州刺史。当时国家刚刚建立,边境还不安定,益州人焦僧护聚集了几万人,占据郫、繁二县后叛乱。萧渊藻此时还不到二十岁,他召集幕僚佐史商议,想要亲自出击焦僧护。有人认为不可以这样,萧渊藻大怒,将那个人杀死在台阶旁边。于是萧渊藻乘坐平肩车,到乱贼占据的营垒外巡视。乱贼弓箭乱射,箭矢如雨般射向萧渊藻,跟随的士兵举起盾牌挡住射来的箭矢,萧渊藻又命令除去,因此,人心大安。乱贼就在夜裹悄悄溜走了,萧渊藻命令骑兵追杀乱贼,斩杀了数千人,于是平定了乱军。萧渊藻进封号为信威将军,被召入任太子中庶子。性格谦逊退让,不求闻达。他擅长作文赋,尤其喜好古体诗,但除非是在公宴上作诗文,平时不曾妄有所为,即使有了小文章。一旦作成,就扔掉底稿。六年,任军师将军,与西丰侯正德一起北伐涡阳,很快就班师回京,被有关官员奏本,免去了他的官职,削减他的爵土。大通元年,迁任侍中、中护军。当时涡阳刚刚投降,就任命萧渊藻为使持节、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在涡阳镇守。高祖经常赞叹说:“子弟们如果都能像迦叶一样,我还有什么忧虑呢。” 迦叶是萧渊藻的小名。萧渊藻又被召入任安左将军、尚书左仆射,萧渊藻坚决辞让,不肯接受任命,皇帝命令不许他辞让。萧渊藻独自一人住一间屋子,他的坐具上有膝盖磨出的痕迹,宗室子弟、官绅士大夫,没有一人不把他当作楷模。他经常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爵位太高、俸禄太多,就想隐退,因此门内庭中空闲寂寞,与宾客们也很少来往,太宗(萧纲)因此特别敬重喜爱萧渊藻。萧渊藻常年穿布衣、垫蒲席,不吃鲜鱼活禽,如果不是在公众场所,就不听音乐。高祖常因此而称赞他。侯景之乱发生后,萧渊藻派自己的长子萧彧率领兵士进入京城增援,城门打开后,萧渊藻被加任散骑常侍、大将军。占据京口时,萧渊藻染上流行病,他自己不作治疗。有人劝他投奔江北,萧渊藻说:“我是国家的重臣,地位特别重要,既然不能诛杀剪除逆贼,那么应当与朝廷同死生,怎么能卖身投靠异族人,而求保全自己的性命呢。”于是,他好几天不吃东西。萧渊藻去世,终年六十七岁。
相关练习:
梁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渊藻,字靖艺,少立名行,志操清洁。齐永元初,释褐著作佐郎。天监元年,封西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出为益州刺史。时天下草创,边徼未安,州民焦僧护聚众数万,据郫、繁作乱。藻年未弱冠,集僚佐议,欲自击之。或陈不可,藻大怒,斩于阶侧。乃乘平肩舆,巡行贼垒。贼弓乱射,矢下如雨,从者举楯御箭,又命除之,由是人心大安。贼乃夜遁,藻命骑追之,斩首数千级,遂平之。进号信威将军,征为太子中庶子。藻性谦退,不求闻达。善属文辞,尤好古体,自非公宴,未尝妄有所为,纵有小文,成辄弃本。六年,为军师将军,与西丰侯正德北伐涡阳,辄班师,为有司所奏,免官削爵土。大通元年,迁侍中、中护军。时涡阳始降,乃以藻为使持节、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镇于涡阳。高祖每叹曰:“子弟并如迦叶,吾复何忧。”迦叶,藻小名也。入为安左将军、尚书左仆射,藻固辞不就,诏不许。藻独处一室,床有膝痕,宗室衣冠,莫不楷则。常以爵禄太过,每思屏退,门庭闲寂,宾客罕通,太宗尤敬爱之。恒布衣蒲席,不食鲜禽,非在公庭,不听音乐。高祖每以此称之。侯景乱,藻遣长子或率兵入援。据京口,藻因感气疾,不自疗。或劝奔江北,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因不食累日。太清三年,薨,时年六十七。
《梁书•列传卷二十三》
10.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藻日/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
B.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
C.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
D.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褐:亦称“解褐”,始任官职,意思是脱去平民衣服开始做官。
B.食邑:又称采邑、封地。古代国君、士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
C.平肩舆:古代的一种轿子起初作为山行的工具,后走平路也以之为代步工具。
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渊藻智勇双全,置安危于不顾。焦僧护发动叛乱,他力排众议,到自己军营里巡视督战,最终稳定军心,平定了叛乱。
B.萧渊藻谦逊退让,不求闻达显名。他擅长作文赋,尤其爱好古体诗,平时不曾妄有所为,即使有小文章,一旦写成就会扔掉底稿。
C.萧渊藻身居高位经赏自我反省。他经常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爵位太高俸禄太多,就想隐退,与宾客们也少有往来。此举深得太宗敬重喜爱。
D.萧渊藻尽忠报国,誓言掷地有声。“侯景之乱”发生后,他镇守京口染疾,也不去治疔,有人劝他投降,为此,他几天没有吃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天下草创,边徼末安,州民焦僧护聚众数万,据郫、繁作乱。(5分)
(2)藻独处一室,床有膝痕,宗室衣冠,莫不楷则。(5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D(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剪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余生。”)
11.(3分)B(“古代国君、士大夫”错,应为“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
12.(3分)A(到乱贼占据的营垒外巡视)
13.(10分)(1)当时国家刚刚建立,边境还不安定,益州人焦僧护聚集了几万人,占据郫、繁二县后叛乱。(“草创”“边徼”“据”,“作乱”大意1分)
(2)萧渊藻独自一人住一间屋子,他的坐具上有膝盖磨出的痕迹,宗室子弟、官绅士大夫,没有一人不把他当作楷模。(得分点:“床”“膝痕”“衣冠”“楷则”各1分,大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萧渊藻字靖艺,年少时树立了好的名声和形象,志向操守清雅高洁。齐永元初年,他入仕任著作佐郎。天监元年,萧渊藻被封为西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出任益州刺史。当时国家刚刚建立,边境还不安定,益州人焦僧护聚集了几万人,占据郫、繁二县后叛乱。萧渊藻此时还不到二十岁,他召集幕僚佐史商议,想要亲自出击焦僧护。有人认为不可以这样,萧渊藻大怒,将那个人杀死在台阶旁边。于是萧渊藻乘坐平肩车,到乱贼占据的营垒外巡视。乱贼弓箭乱射,箭矢如雨般射向萧渊藻,跟随的士兵举起盾牌挡住射来的箭矢,萧渊藻又命令除去,因此,人心大安。乱贼就在夜裹悄悄溜走了,萧渊藻命令骑兵追杀乱贼,斩杀了数千人,于是平定了乱军。萧渊藻进封号为信威将军,被召入任太子中庶子。性格谦逊退让,不求闻达。他擅长作文赋,尤其喜好古体诗,但除非是在公宴上作诗文,平时不曾妄有所为,即使有了小文章。一旦作成,就扔掉底稿。六年,任军师将军,与西丰侯正德一起北伐涡阳,很快就班师回京,被有关官员奏本,免去了他的官职,削减他的爵土。大通元年,迁任侍中、中护军。当时涡阳刚刚投降,就任命萧渊藻为使持节、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在涡阳镇守。高祖经常赞叹说:“子弟们如果都能像迦叶一样,我还有什么忧虑呢。” 迦叶是萧渊藻的小名。萧渊藻又被召入任安左将军、尚书左仆射,萧渊藻坚决辞让,不肯接受任命,皇帝命令不许他辞让。萧渊藻独自一人住一间屋子,他的坐具上有膝盖磨出的痕迹,宗室子弟、官绅士大夫,没有一人不把他当作楷模。他经常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爵位太高、俸禄太多,就想隐退,因此门内庭中空闲寂寞,与宾客们也很少来往,太宗(萧纲)因此特别敬重喜爱萧渊藻。萧渊藻常年穿布衣、垫蒲席,不吃鲜鱼活禽,如果不是在公众场所,就不听音乐。高祖常因此而称赞他。侯景之乱发生后,萧渊藻派自己的长子萧彧率领兵士进入京城增援,城门打开后,萧渊藻被加任散骑常侍、大将军。占据京口时,萧渊藻染上流行病,他自己不作治疗。有人劝他投奔江北,萧渊藻说:“我是国家的重臣,地位特别重要,既然不能诛杀剪除逆贼,那么应当与朝廷同死生,怎么能卖身投靠异族人,而求保全自己的性命呢。”于是,他好几天不吃东西。萧渊藻去世,终年六十七岁。
-
梦见笋子,得此梦,五行主木,乃是乙木之象,事业多有好运,情感之事,与异性间以诚相待,得此梦希望,未来,好运之象征,凡事应脚踏实地,多可有所收获,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六节【原文】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译文】孟子说:“舜啃干粮吃野草的时候,好象要这样过一辈子;等到他成为天子,穿华贵
-
说琴 明·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其游者戴仲鹖,取而绳以弦,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观
-
【4287】沂蒙精神(费聿辉、陈东升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7万字,2018年1月第1版,45元)6章:[1]红色沂蒙的精神家园;[2]爱党爱军的政治立场;[3]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4]艰苦创业的精
-
【 原文】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③,及其有事④,不足以取天下。〔注释〕 ①学:河上公注:“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河上公注:“日益者,情欲文
-
原文: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
-
宋史原文: 郑穆字闳中,福州候官人。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沐,进退容止必以礼。门人千数,与陈襄、陈烈、周希孟友,号“四先生”。举进士,四冠乡书,遂登第,为寿安主簿。召为国子监直讲,除编校集贤院书籍。
-
过秦论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外连衡而斗诸侯( ) 2. 合从缔交( ) 3. 赢粮而景从( ) 4. 锄
-
顶针“顶针”是六十年代畅销的物品。一个十公分宽的圆形铁环,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窝窝,做针线活时戴在右手的中指上,针穿不过去时,用“顶针”顶一下,针便从布的这边穿到那边。在童年的记忆里,无论是母亲抚摸
-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出自清代查慎行的《三闾祠》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参考赏析鉴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