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晋书·戴若思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5:06:52阅读:169

晋书

原文:

  戴若思,广陵人也。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据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机察见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剑就之。机与言,深加赏异,遂与定交焉。

  若思后举孝廉,入洛,机荐之于赵王伦曰:“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年三十,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安穷乐志,无风尘之慕,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伦乃辟之,除沁水令,不就,遂往武陵省父。时同郡人潘京素有理鉴,名知人,其父遣若思就京与语,既而称若思有公辅之才。以讨贼有功,赐爵秣陵侯。帝为晋王,以为尚书。中兴建,为中护军,转护军将军、尚书仆射,皆辞不拜。发投刺王官千人为军吏,调扬州百姓家奴万人为兵配之,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寿阳,与刘隗同出。帝亲幸其营,劳勉将士,临发祖饯,置酒赋诗。

  若思至合肥,而王敦举兵,诏追若思还镇京都,进骠骑将军,与右卫将军郭逸夹道筑垒于大桁之北。寻而石头失守,若思与诸军攻石头,王师败绩。若思率麾下百余人赴宫受诏,与公卿百官于石头见敦。敦问若思曰:“前日之战有余力乎?”若思不谢而答曰:“岂敢有余,但力不足耳。”又曰:“吾此举动,天下以为如何?”若思曰:“见形者谓之逆,体诚者谓之忠。”敦笑曰:“卿可谓能言。”敦参军吕猗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至是,乃说敦曰:“周顗、戴若思皆有高名,足以惑众,近者之言曾无愧色。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敦以为然,又素忌之,俄而遣邓岳、缪坦收若思而害之。若思素有重望,四海之士莫不痛惜焉。贼平,册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简。

(选自《晋书•戴若思传》,有删改)

译文:

  戴若思是广陵人。戴若思有风度仪表,性情闲适爽朗,年少时喜欢游士侠客,不拘节操行止。适逢陆机前去洛阳,船上装载的货物很多,戴若思就和他的同伙劫持了船只。戴若思登上岸后,坐在可以折叠的胡床上,指挥同伙,都各得其所。陆机观察他的举止,知道他不是平常人,在船舱(甲板)上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却还做抢劫的事!”戴若思感动醒悟,就流下泪来,扔下宝剑走向陆机。陆机和他交谈,对他非常赏识,便与他结下友谊。

  后来戴若思被举荐为孝廉,到了洛阳,陆机向赵王司马伦举荐说:“我看广陵的处士戴若思,三十岁年纪,思想足以研究深邃的事理,才识足以识别人才;安贫乐道,不追慕世俗之风,砥砺操守树立德行,犹如清洁的井水;他实在是东南一带的遗宝,朝廷的奇异的美玉。希望您留意考察,不使忠诚公允的话因人而废。”司马伦就起用了他,任命他担任沁水县令,(但他)没有就任,接着就去武陵探望父亲。当时同郡人潘京平素有鉴别力,以知人而出名,戴若思的父亲让他找潘京交谈,交谈不多时潘京就称赞他有公辅的才能。因为讨贼有功,被赐予秣陵侯。元帝为晋王时,让戴若思担任尚书。中兴建国后,让他担任中护军,转任护军将军、尚书仆射,戴若思都拒绝任职。征发投递名帖求官的千人为军吏,调扬州百姓家奴一万人作士兵分配给他,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守寿阳,与刘隗同出京城。元帝亲临他的军营,慰劳勉励将士,临出发时祭祀路神饯行,摆酒宴写诗(送行)。

  戴若思到合肥时,王敦兴兵作乱,朝廷颁发诏令让戴若思回兵镇守京都,进封骠骑将军,和右卫将军郭逸在大桁的北面夹道修筑营垒。不久南京失守,戴若思和各路军队进攻南京,朝廷军队失败。戴若思带领百余名部下赴朝廷接受诏命,和公卿百官在南京见到王敦。王敦问戴若思说:“前面的战斗你还有余力吗?”戴若思不道歉回答说:“怎敢有余力,只是力量不足罢了。”王敦又说:“我的这一举动,天下人认为怎样?”戴若思说:“看到的人认为是叛逆,体谅你的人认为是忠诚。”王敦笑着说:“你真称得上是会说话。”王敦的参军吕猗担任台郎,有写文章的才能,性情尤为奸邪谄谀,戴若思任尚书时,厌恶吕猗的为人,吕猗也因此十分恨他。到了这时,吕猗劝说王敦:“周顗、戴若思都有很高的声望,足以迷惑众人,近来他们的言语竟然没有愧色。您如果不除掉他们,恐怕有再次举兵的灾患,这是将来的忧患啊。”王敦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加上平素忌恨他们,不久派邓岳、缪坦拘捕了戴若思并杀害了他。戴若思平素有很高的威望,天下的有识之士无不为之痛惜。平息叛贼后,皇帝下诏追赠他为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为曰简。

相关练习:    


晋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戴若思,广陵人也。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据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机察见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剑就之。机与言,深加赏异,遂与定交焉。

若思后举孝廉,入洛,机荐之于赵王伦曰:“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年三十,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安穷乐志,无风尘之慕,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伦乃辟之,除沁水令,不就,遂往武陵省父。时同郡人潘京素有理鉴,名知人,其父遣若思就京与语,既而称若思有公辅之才。以讨贼有功,赐爵秣陵侯。帝为晋王,以为尚书。中兴建,为中护军,转护军将军、尚书仆射,皆辞不拜。发投刺王官千人为军吏,调扬州百姓家奴万人为兵配之,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寿阳,与刘隗同出。帝亲幸其营,劳勉将士,临发祖饯,置酒赋诗。

若思至合肥,而王敦举兵,诏追若思还镇京都,进骠骑将军,与右卫将军郭逸夹道筑垒于大桁之北。寻而石头失守,若思与诸军攻石头,王师败绩。若思率麾下百余人赴宫受诏,与公卿百官于石头见敦。敦问若思曰:“前日之战有余力乎?”若思不谢而答曰:“岂敢有余,但力不足耳。”又曰:“吾此举动,天下以为如何?”若思曰:“见形者谓之逆,体诚者谓之忠。”敦笑曰:“卿可谓能言。”敦参军吕猗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至是,乃说敦曰:“周顗、戴若思皆有高名,足以惑众,近者之言曾无愧色。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敦以为然,又素忌之,俄而遣邓岳、缪坦收若思而害之。若思素有重望,四海之士莫不痛惜焉。贼平,册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简。

(选自《晋书•戴若思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敦参军吕猗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

B.敦参军吕猗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

C.敦参军吕猗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

D.敦参军吕猗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

B.爵,即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C.祖饯,古代出行时举行祭祀祖宗的仪式以求平安,称“祖”,摆酒宴送行称“饯”,即现在所说的饯行。《史记•荆轲》中有“既祖,取道”。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杰出的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进行评定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戴若思知错就改。他年轻时不拘节操行为,与他的同伙劫持了陆机的船只,在陆机的劝说下,幡然醒悟,痛改前非。

B.戴若思才华横溢。陆机把他比作清洁的井水、东南之遗宝、奇异的美玉;同郡人潘京找到他交谈,称赞其公辅之才。

C.戴若思深受器重。元帝征发千人担任军吏,调集万名士兵,委派他与散骑常侍王遐等人镇守寿阳,并亲自为他送行。

D.戴若思刚正不阿。面对叛臣王敦的质问,他不卑不亢;对奸臣吕猗,他厌恶有加,最终因此被害,深受有识之士敬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机察见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5分)

(2)敦以为然,又素忌之,俄而遣邓岳、缪坦收若思而害之。(5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0.D

11.C(应为“祭祀路神”)

12.B(应为“戴若思的父亲让他找潘京交谈”)

13.(1)陆机观察他的举止,知道他不是平常人,在船舱(甲板)上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却还做抢劫的事!”(“非常”“舫屋”“遥”“乃”各1分,句意1分)

(2)王敦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加上平素忌恨他们,不久派邓岳、缪坦拘捕了戴若思并杀害了他。(“以为”“然”“素”“俄而”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戴若思是广陵人。戴若思有风度仪表,性情闲适爽朗,年少时喜欢游士侠客,不拘节操行止。适逢陆机前去洛阳,船上装载的货物很多,戴若思就和他的同伙劫持了船只。戴若思登上岸后,坐在可以折叠的胡床上,指挥同伙,都各得其所。陆机观察他的举止,知道他不是平常人,在船舱(甲板)上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却还做抢劫的事!”戴若思感动醒悟,就流下泪来,扔下宝剑走向陆机。陆机和他交谈,对他非常赏识,便与他结下友谊。

后来戴若思被举荐为孝廉,到了洛阳,陆机向赵王司马伦举荐说:“我看广陵的处士戴若思,三十岁年纪,思想足以研究深邃的事理,才识足以识别人才;安贫乐道,不追慕世俗之风,砥砺操守树立德行,犹如清洁的井水;他实在是东南一带的遗宝,朝廷的奇异的美玉。希望您留意考察,不使忠诚公允的话因人而废。”司马伦就起用了他,任命他担任沁水县令,(但他)没有就任,接着就去武陵探望父亲。当时同郡人潘京平素有鉴别力,以知人而出名,戴若思的父亲让他找潘京交谈,交谈不多时潘京就称赞他有公辅的才能。因为讨贼有功,被赐予秣陵侯。元帝为晋王时,让戴若思担任尚书。中兴建国后,让他担任中护军,转任护军将军、尚书仆射,戴若思都拒绝任职。征发投递名帖求官的千人为军吏,调扬州百姓家奴一万人作士兵分配给他,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守寿阳,与刘隗同出京城。元帝亲临他的军营,慰劳勉励将士,临出发时祭祀路神饯行,摆酒宴写诗(送行)。

戴若思到合肥时,王敦兴兵作乱,朝廷颁发诏令让戴若思回兵镇守京都,进封骠骑将军,和右卫将军郭逸在大桁的北面夹道修筑营垒。不久南京失守,戴若思和各路军队进攻南京,朝廷军队失败。戴若思带领百余名部下赴朝廷接受诏命,和公卿百官在南京见到王敦。王敦问戴若思说:“前面的战斗你还有余力吗?”戴若思不道歉回答说:“怎敢有余力,只是力量不足罢了。”王敦又说:“我的这一举动,天下人认为怎样?”戴若思说:“看到的人认为是叛逆,体谅你的人认为是忠诚。”王敦笑着说:“你真称得上是会说话。”王敦的参军吕猗担任台郎,有写文章的才能,性情尤为奸邪谄谀,戴若思任尚书时,厌恶吕猗的为人,吕猗也因此十分恨他。到了这时,吕猗劝说王敦:“周顗、戴若思都有很高的声望,足以迷惑众人,近来他们的言语竟然没有愧色。您如果不除掉他们,恐怕有再次举兵的灾患,这是将来的忧患啊。”王敦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加上平素忌恨他们,不久派邓岳、缪坦拘捕了戴若思并杀害了他。戴若思平素有很高的威望,天下的有识之士无不为之痛惜。平息叛贼后,皇帝下诏追赠他为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为曰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韩非子十过原文及译文

    原文十过:一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二曰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三曰行僻自用,无礼诸候,则亡身之至也。四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五曰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六曰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

  •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析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

  • 学习毛泽东诗词的豪放艺术风格

    学习毛泽东诗词的豪放艺术风格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而作 一、镰刀斧刀暴动神 ——学习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有感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实行

  • 高尔斯华绥,约

    【生卒】:1867—1933【介绍】: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一八六七年八月十四日生于伦敦,父亲是收入丰厚的律师。高尔斯华绥早年在牛津大学攻读法律,获职业许可证,后并未赴任,而用了两年时间漫游世界,旅途

  • 五帝本纪赞

    五帝本纪赞 作者:司马迁 太史公曰①: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②,而百家言黄帝③,其文不雅驯④,荐绅先生难言之⑤。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⑥,儒者或不传。余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重要的语句翻译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重要的语句翻译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

  • 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介绍

    寒食节 时间: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 来源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

  •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累世二千石。父协,武功郡守。 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筭术,仆射周惠达见而异之。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太祖饯于东都门外。临别,谓让曰:&rdq

  • 最难得到的果子是什么?

    最难得到的果子是什么? 答案:如果。

  • “杨信民,名诚,以字行,浙江新昌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乡举入国学。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母忧归。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服阕,改刑科。寻以王直荐,擢广东左参议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