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清史稿·方苞传》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5:06:45阅读:27

清史稿

原文: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刻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①。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②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  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④,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⑤,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给旗人做奴仆。②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贮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④照顾和徇情。⑤州县长官和副职。 

译文:

  方苞,字灵皋,是江南桐城人。知识渊博,修身谨行,攻读古文,从他还是诸生时,就已经闻名于时了。康熙三十八年,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时,会试考中,准备参加殿试,听说母亲病了,就回家侍奉。康熙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弹劾戴名世所著的《南山集》、《孑遗录》里有大逆不道的话,弹劾的奏章里涉及到方苞的族祖父方孝标。戴名世和方苞是一个县的人,也擅长古文,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因此一并被逮捕入狱。康熙五十二年,案件审结,戴名世判斩首。方孝标已经在此之前死了,就把他的儿子方登峄等人远戍边疆。方苞以及那些和这个案子有牵连的,都免除死罪,判入旗藉。康熙向来就知道方苞的文采学识,大学士李光地也举荐方苞,康熙就把方苞调到南书房。不久,改任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等书。康熙六十一年,命令他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 

  方苞常常上书言事,曾说:“平常官仓的米谷按定例储存七成,卖出三成。南方各省地势低,多潮湿,存粮卖粮多少,应当因地制宜,不一定拘泥定例。年成不好,米价昂贵,有关部门请示上级,按既定价格卖米,没有上级命令,不敢擅自行动。从此之后,各州各县遇到粮价贵时,应当立即下令按既定价格卖米,然后再详细地汇报上级。粮食存在仓库里会因老鼠偷吃而消耗,数量会有减少,运送粮食要花运费,卖米买米看守粮仓要支付人工伙食费用。春天粮价高时卖粮,(多出来的钱)就留下来充当以上各种费用。廉洁有能力的官吏,在秋天买进的粮食价格低,得到的谷物多,应当让他们详细注明另外存放,以备荒年开仓赈灾。”皇上把方苞的意见交给有关部门商议实行。方苞又曾说老百姓生活日益匮乏,请求禁止酿酒,禁止种烟草,禁止粮食出洋,并且让州县的副职官员督促老百姓种植养殖,当地士绅帮忙疏浚河道。又请求改变积久的陋习,举荐人才,(上书)说:“皇上应当按时接见大臣,分辨忠奸好坏。那些忠诚无私的朝内九卿大臣,朝外封疆大吏,让他们各自举荐了解的人。先让那些人做事,破除照顾(亲近之人)和徇情之事,制裁贪赃枉法,对那些任职很久有好名声政绩的,赐给他黄金布帛,加官晋爵。尤其是因为六部各有职责,必须谨慎选用州县长官和副职,让他们能教导好下属,按时进退,那么普通官员都会努力勤奋的。” 

  乾隆初年,上书说:“救荒工作应该预先准备。夏末秋初之时,是发大水还是干旱,已经能看到十分之八九了。按照旧有惯例,上报灾情必须等到八九月之后,受灾百姓从早晨已经等不到晚上了,可官员上奏再得到救灾命令,动不动就要经历十天一个月。请求今后遇到水灾旱灾,五六月份就按实情上报。”皇上发到有关部门商议,因为五六月份报灾考虑到虚浮不真实,不能实行。 

相关练习:    


清史稿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刻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①。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②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  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④,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⑤,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给旗人做奴仆。②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贮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④照顾和徇情。⑤州县长官和副职。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狱成,名世坐斩          坐:判……罪

B. 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充:担任

C. 又言民生日匮              日:每天

D. 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      值:价格,价钱

5.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B. 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      路漫漫其修远兮

C. 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 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戴名世和方苞是同乡,也都擅长写作古文,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后来也因为替戴名世的书作序受到牵连。虽然免除死罪,但判给旗人做奴仆。

B. 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米,然后再上报。皇上把方苞的意见交给有关部门商议实行。

C. 圣祖康熙很欣赏方苞的学识,大臣李光地也举荐了方苞,方苞到蒙养斋后编校了一些乐律、算法类书籍。

D. 方苞的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也被采纳实行。

7. 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

(2)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 C    5. C    6. D 

7. (1)知识渊博,修身谨行,攻读古文,从他还是诸生时,就已经在当时很有名声了。

(2)南方各省地势低,多潮湿,存粮卖粮多少,应当因地制宜,不一定拘泥定例。

(3)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从这里产生吧?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C项,“日”在此处是名词作状语,解释为:一天天地。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C。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C项,均为连词,和。A项,前一个是介词,在;后一个是表被动,被 。B项,前一个是代词,他们的;后一个是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D项,前一个是介词,按照;后一个“以”作语助词,表示时间。故选C。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对比。D项,“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也被采纳实行”错误,原文为“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可知五月报水旱之灾的建议,未被采纳。故选D。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首先浏览句子,看有无特殊句式,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通假之类的词语,然后将句子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翻译时一定注意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

(1)要点:“笃学”,专心好学;“治”,研究,攻读;“声于时”,状语后置。

(2)要点:“粜”,卖粮食;“因”,依据,按照;“囿”,拘泥。

(3)要点:“是故”,因此;“圣”“愚”,形容词做名词,圣人,愚人;“所以”,······的原因;“其”,大概。

参考译文:

方苞,字灵皋,是江南桐城人。知识渊博,修身谨行,攻读古文,从他还是诸生时,就已经闻名于时了。康熙三十八年,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时,会试考中,准备参加殿试,听说母亲病了,就回家侍奉。康熙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弹劾戴名世所著的《南山集》、《孑遗录》里有大逆不道的话,弹劾的奏章里涉及到方苞的族祖父方孝标。戴名世和方苞是一个县的人,也擅长古文,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因此一并被逮捕入狱。康熙五十二年,案件审结,戴名世判斩首。方孝标已经在此之前死了,就把他的儿子方登峄等人远戍边疆。方苞以及那些和这个案子有牵连的,都免除死罪,判入旗藉。康熙向来就知道方苞的文采学识,大学士李光地也举荐方苞,康熙就把方苞调到南书房。不久,改任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等书。康熙六十一年,命令他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

  方苞常常上书言事,曾说:“平常官仓的米谷按定例储存七成,卖出三成。南方各省地势低,多潮湿,存粮卖粮多少,应当因地制宜,不一定拘泥定例。年成不好,米价昂贵,有关部门请示上级,按既定价格卖米,没有上级命令,不敢擅自行动。从此之后,各州各县遇到粮价贵时,应当立即下令按既定价格卖米,然后再详细地汇报上级。粮食存在仓库里会因老鼠偷吃而消耗,数量会有减少,运送粮食要花运费,卖米买米看守粮仓要支付人工伙食费用。春天粮价高时卖粮,(多出来的钱)就留下来充当以上各种费用。廉洁有能力的官吏,在秋天买进的粮食价格低,得到的谷物多,应当让他们详细注明另外存放,以备荒年开仓赈灾。”皇上把方苞的意见交给有关部门商议实行。方苞又曾说老百姓生活日益匮乏,请求禁止酿酒,禁止种烟草,禁止粮食出洋,并且让州县的副职官员督促老百姓种植养殖,当地士绅帮忙疏浚河道。又请求改变积久的陋习,举荐人才,(上书)说:“皇上应当按时接见大臣,分辨忠奸好坏。那些忠诚无私的朝内九卿大臣,朝外封疆大吏,让他们各自举荐了解的人。先让那些人做事,破除照顾(亲近之人)和徇情之事,制裁贪赃枉法,对那些任职很久有好名声政绩的,赐给他黄金布帛,加官晋爵。尤其是因为六部各有职责,必须谨慎选用州县长官和副职,让他们能教导好下属,按时进退,那么普通官员都会努力勤奋的。”

  乾隆初年,上书说:“救荒工作应该预先准备。夏末秋初之时,是发大水还是干旱,已经能看到十分之八九了。按照旧有惯例,上报灾情必须等到八九月之后,受灾百姓从早晨已经等不到晚上了,可官员上奏再得到救灾命令,动不动就要经历十天一个月。请求今后遇到水灾旱灾,五六月份就按实情上报。”皇上发到有关部门商议,因为五六月份报灾考虑到虚浮不真实,不能实行。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作者: 徐枫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 “博陵赵元淑,父世模,初事高宝宁”阅读答案解析

    博陵赵元淑,父世模,初事高宝宁,后以众归周,授上开府,寓居京兆之云阳。高祖践阼,恒典宿卫。后从晋王伐陈,先锋遇贼,力战而死。朝廷以其身死王事,以元淑袭父本官,赐物二千段。元淑性疏诞

  • 《容斋随笔·李林甫秦桧》译文与赏析

    李林甫秦桧李林甫 秦桧 【原文】 李林甫[1]为宰相,妒贤嫉能,以裴耀卿、张九龄在己上,以李适之争权,设诡计去之。若其所引用,如牛仙客至终于位,陈希烈及见其死,皆共政六七年。虽两人伴食谄事,所以能

  • 陈宝琛《感春四首(选二)》抒写时事感想

    是“鸦片战争”之后最大的战争失败和最大的丧权辱国事件,引起了举国的愤慨和惊哗。这时,陈宝琛免职家居已多年,闻讯之后,作了《感春》七律四首。"> “杨于陵,字达夫”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杨于陵,字达夫。十八擢进士,调句容主簿。节度使韩滉刚严少许可,独奇于陵,谓妻柳曰:“吾求佳婿,无如于陵贤。”因以妻之。辟鄂岳、江西使府。滉居宰相领财赋权震中外于陵

  • 千家诗《周紫芝·雨 过》题解与鉴赏

    雨过 周紫芝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 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1]。 素月自有约[2],绿瓜初可尝。 鸬鹚莫飞去[3],留此伴 "> 梦见别人生小孩,代表什么意思?

    每个人都会做梦,梦的类型有非常多种。有玄幻的、梦幻的、甜蜜的、恐怖的、害怕的、久久不能忘怀的、提心吊胆的、还有一些希望发生的,或者一些不希望看到的情景等,都可能会在梦里出现。有的人喜欢做梦,有的人不喜

  • 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赵普传这篇文言文应该如何翻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

  • 州官放火文言文翻译 州官放火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翻译】田登作郡守时,自己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误犯了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抒发爱国情怀诗词

    这首诗反映了由于金兵南侵,祖国南北分裂,广大人民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也反映了作者始终坚持抗金立场,并为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愿望而感到无限痛苦的心情。"> 查看更多

相关栏目: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