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程瑀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程瑀,字伯寓,饶州浮梁人。其姑臧氏妇,养瑀为子,姑没,始复本姓。少有声太学,试为第一,累官至校书郎,除兵部员外郎。适高丽使回,充送伴使。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舡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瑀渡淮,见民丁挽舟如故,遂劾珣,珣反奏瑀违御笔。诏命淮南提举潘良贵核实,良贵奏珣言非是。高宗即位,召为太常少卿,迁给事中兼侍讲。权邦彦除签书枢密院,瑀言邦彦五罪,疏三上,不报。求罢,除兵部侍郎,不拜,以敷文阁待制知信州。侍御史江公跻、左司谏方公孟卿言瑀不可去,复以为给事中。久之,复命知信州。胡安国、刘一止言:“瑀忠信可以备献纳,正直可以司风宪,不宜去。”遂复留。颐浩荐席益,既得旨,以御批示后省官。瑀曰:“益为人公岂不知,何必用?”颐浩曰:“给事不见御批耶?”瑀日:“已见矣。公不能执奏,乃先示瑀辈,欲使不敢论驳耶?然益之来,非公福也。”颐浩赧然,即劾益。未几,以言者罢,提举亳州明道宫。俄召赴行在,除兵部侍郎兼侍读。因论:“金人入侵,未尝一大衄(注),有轻我心,岂可保其不背盟。宜省费抑末,常赋外一毫不取于民,民日益厚,兵日益强,使金人不敢窥为长计。”帝曰:“且作十年。”瑀再拜曰:“十年之说,愿陛下早夜毋忘。”除兵部尚书。桧既主和,瑀议论不专以和为是,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会大水,桧见瑀奏牍,谓同列曰:“尧之洪水,不至如是。”瑀遂称疾,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坐通书李光,降朝议大夫,卒,年六十六。
(选自《宋史·程瑀传》,有删改)
(注)衄(nǜ):损伤,挫败。
译文:
程瑀,字伯寓,是饶州浮梁人。他的姑姑是臧氏的媳妇,将程瑀收为养子,姑姑去世后,程瑀才恢复本姓。少年时在太学就有名声,考试为第一名,任官连续升至校书郎,后又被授予兵部员外郎。适逄高丽的使者要回国,(程瑀)充当送伴使。在此之前,高丽使者往返于江、浙之间,征调拉船的人,对百姓骚扰很严重,有诏令禁止(再征调民夫)。提举人船王珣录写另外的敕令,遇到风向不顺、水流不畅时允许征调民夫。程瑀渡淮河时,看见民夫还像原先一样拉船,于是就弹劾王珣,王珣反而上奏程瑀违反圣旨。皇帝下诏命令淮南提举潘良贵核查事实,潘良贵(调查以后)上奏说王珣所奏不实。高宗即位,召程瑀任太常少卿,又升任(他)为给事中兼侍讲。权邦彦被授予签书枢密院职务,程瑀指出了权邦彦的五条罪状,奏疏三次呈上,都没有得到答复。(程瑀)请求罢去自己的职务,却被授予兵部侍郎,(程瑀)不接受任命,(皇帝)就让他以敷文阁待制的身份去任信州知州。侍御史江跻、左司谏方孟卿(向皇帝)进言说程瑀不能离开(朝廷),(皇帝)就又让他担任给事中。过了很久,(皇帝)又任命他为信州知州。胡安国、刘一止上奏说:“程瑀忠贞诚信,可以充任进言以供采纳的官职,为人正直,可以掌管风纪法度,不应该离开(朝廷)。”(皇帝)于是就又把他留下来。吕颐浩推荐席益,得到圣旨后,拿御批给后省官看。程瑀说:“席益的为人您难道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任用他呢?”吕颐浩说:“给事没有看见御批吗?”程瑀说:“已经看见了。您不能坚持上奏,就先让我们看,想让我们不敢议论反驳吗?然而席益来了,不会对你有好处。”吕颐浩很羞赧,就立即弹劾席益。不久,(程瑀)因为言论被罢免,提举亳州明道宫。不久被召回行在,被授予兵部侍郎兼侍读。于是向皇帝谈自己的观点:“金人入侵,没受过一次大挫折,有轻视我朝的想法,怎能保证他们不背弃盟约。应该节省费用裁抑次要开支,除正常赋税外,不能向老百姓索取一毫,百姓一天比一天富裕,军队就一天比一天强大,使得金人不敢窥测是长久之计。”皇帝说:“暂且先做出十年的规划。”程瑀连拜两次说:“十年的计划,希望皇上早晨夜里都不要忘记。”被授予兵部尚书。秦桧既已主持和议,程瑀议论政事,认为不应该单把“和”作为重要议题,秦桧忌恨他,改任龙图阁学士、信州知州。适逄发大水,秦桧看到程瑀的奏章,对同僚说:“唐尧时的洪水,也不至如此。”程瑀于是称病,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因为与李光交通书信的过失,被降为朝议大夫,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相关练习: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瑀,字伯寓,饶州浮梁人。其姑臧氏妇,养瑀为子,姑没,始复本姓。少有声太学,试为第一,累官至校书郎,除兵部员外郎。适高丽使回,充送伴使。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舡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瑀渡淮,见民丁挽舟如故,遂劾珣,珣反奏瑀违御笔。诏命淮南提举潘良贵核实,良贵奏珣言非是。高宗即位,召为太常少卿,迁给事中兼侍讲。权邦彦除签书枢密院,瑀言邦彦五罪,疏三上,不报。求罢,除兵部侍郎,不拜,以敷文阁待制知信州。侍御史江公跻、左司谏方公孟卿言瑀不可去,复以为给事中。久之,复命知信州。胡安国、刘一止言:“瑀忠信可以备献纳,正直可以司风宪,不宜去。”遂复留。颐浩荐席益,既得旨,以御批示后省官。瑀曰:“益为人公岂不知,何必用?”颐浩曰:“给事不见御批耶?”瑀日:“已见矣。公不能执奏,乃先示瑀辈,欲使不敢论驳耶?然益之来,非公福也。”颐浩赧然,即劾益。未几,以言者罢,提举亳州明道宫。俄召赴行在,除兵部侍郎兼侍读。因论:“金人入侵,未尝一大衄(注),有轻我心,岂可保其不背盟。宜省费抑末,常赋外一毫不取于民,民日益厚,兵日益强,使金人不敢窥为长计。”帝曰:“且作十年。”瑀再拜曰:“十年之说,愿陛下早夜毋忘。”除兵部尚书。桧既主和,瑀议论不专以和为是,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会大水,桧见瑀奏牍,谓同列曰:“尧之洪水,不至如是。”瑀遂称疾,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坐通书李光,降朝议大夫,卒,年六十六。
(选自《宋史·程瑀传》,有删改)
(注)衄(nǜ):损伤,挫败。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舡/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
B.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舡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
C.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舡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
D.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舡/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始创于汉武帝时期,经魏晋至北朝末衰落,唐宋再度强盛。
B.“高丽”又称高丽王朝,继新罗之后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的国家。
C.“提举”本指“管理”,是宋代设置的主管专门事务的职官,其官署称“司”,元明以后沿用。
D.“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的文体,也称“奏疏”“奏议”或“表”。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程瑀是饶州人,少有学名。他曾经被姑姑收为养子,后又恢复本娃,少年时在太学读书,小有名气,考试成绩优异。
B.程瑀为官忠信正直,深受同僚认可。他经常弹劾权贵,揭露官员不法行为,他最初被外调信州时,同僚进言极力挽留了他。
C.程瑀熟知金人本性,反对苟安政策。他向皇帝进言,金人不可信,应积极备战,建议皇上先做出十年的计划。
D.程瑀得罪权贵,仕途受挫。他为国家前途着想,与秦桧政见不合,为秦桧所忌恨,时常受到诋毁,不得不称病外调。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计10分)
(1)瑀忠信可以备献纳,正直可以司风宪,不宜去。
(2)宜省费抑末,常赋外一毫不取于民,民日益厚,兵日益强。
答案: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3+3+3+5×2=19分)
12.C本题句子中“舟夫”是指拉船的人,即船夫,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风逆水涩”译为“风向不顺,水流不畅”,“风”与“逆”之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B、D两项。
13.D题D项“表”和“疏”不同,“表”是用来陈述自己的请求且具有言情成分的文体。
14.C C项张冠李戴,原文中说“帝曰:‘且作十年。’”,所以提出“先做出十年的计划”的是皇帝而不是程瑀。
15.(1)程瑀忠贞诚信,可以充任进言以供采纳的官职,为人正直,可以掌管风纪法度,不应该离开(朝廷)。(关键词:备,充任;献纳,献纳忠言的官职;司,掌管;厚,丰厚、富裕;风宪,风纪法度;去,离开。)
(2)应该节省费用裁抑次要开支,除正常赋税外,不能向老百姓索取一毫,百姓一天比一天富裕,军队就一天比一天强大。(关键词句:末,次要的开支;常赋,固定的赋税;常赋外一毫不取于民,状语后置句;厚,丰厚、富裕;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参考译文】
程瑀,字伯寓,是饶州浮梁人。他的姑姑是臧氏的媳妇,将程瑀收为养子,姑姑去世后,程瑀才恢复本姓。少年时在太学就有名声,考试为第一名,任官连续升至校书郎,后又被授予兵部员外郎。适逄高丽的使者要回国,(程瑀)充当送伴使。在此之前,高丽使者往返于江、浙之间,征调拉船的人,对百姓骚扰很严重,有诏令禁止(再征调民夫)。提举人船王珣录写另外的敕令,遇到风向不顺、水流不畅时允许征调民夫。程瑀渡淮河时,看见民夫还像原先一样拉船,于是就弹劾王珣,王珣反而上奏程瑀违反圣旨。皇帝下诏命令淮南提举潘良贵核查事实,潘良贵(调查以后)上奏说王珣所奏不实。高宗即位,召程瑀任太常少卿,又升任(他)为给事中兼侍讲。权邦彦被授予签书枢密院职务,程瑀指出了权邦彦的五条罪状,奏疏三次呈上,都没有得到答复。(程瑀)请求罢去自己的职务,却被授予兵部侍郎,(程瑀)不接受任命,(皇帝)就让他以敷文阁待制的身份去任信州知州。侍御史江跻、左司谏方孟卿(向皇帝)进言说程瑀不能离开(朝廷),(皇帝)就又让他担任给事中。过了很久,(皇帝)又任命他为信州知州。胡安国、刘一止上奏说:“程瑀忠贞诚信,可以充任进言以供采纳的官职,为人正直,可以掌管风纪法度,不应该离开(朝廷)。”(皇帝)于是就又把他留下来。吕颐浩推荐席益,得到圣旨后,拿御批给后省官看。程瑀说:“席益的为人您难道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任用他呢?”吕颐浩说:“给事没有看见御批吗?”程瑀说:“已经看见了。您不能坚持上奏,就先让我们看,想让我们不敢议论反驳吗?然而席益来了,不会对你有好处。”吕颐浩很羞赧,就立即弹劾席益。不久,(程瑀)因为言论被罢免,提举亳州明道宫。不久被召回行在,被授予兵部侍郎兼侍读。于是向皇帝谈自己的观点:“金人入侵,没受过一次大挫折,有轻视我朝的想法,怎能保证他们不背弃盟约。应该节省费用裁抑次要开支,除正常赋税外,不能向老百姓索取一毫,百姓一天比一天富裕,军队就一天比一天强大,使得金人不敢窥测是长久之计。”皇帝说:“暂且先做出十年的规划。”程瑀连拜两次说:“十年的计划,希望皇上早晨夜里都不要忘记。”被授予兵部尚书。秦桧既已主持和议,程瑀议论政事,认为不应该单把“和”作为重要议题,秦桧忌恨他,改任龙图阁学士、信州知州。适逄发大水,秦桧看到程瑀的奏章,对同僚说:“唐尧时的洪水,也不至如此。”程瑀于是称病,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因为与李光交通书信的过失,被降为朝议大夫,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
《南风歌》译文|注释|大意|赏析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①兮。南风之时②兮,可以阜③吾民之财兮。【注释】《南风歌》相传为舜帝所作。 "> 推陈出新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比喻排除老旧的,创造出崭新的事物或方法。 使用类别:用在「弃旧立新」的表述上。 推陈出新造句:01艺术表演也应该推陈出新,才能吸引观众。 02商品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 03
-
【原题】:顷岁如番禺与庆传十六兄遇上饶后五年胥会於霅时太学增置生试竟不遂志将别去理朱方棹因咏昔人风雨对床之语慨然有感作是诗
-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1],但悲不见九州同[2]。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 [题解] 诗人八十五岁临终前,写 "> 《王右丞集笺注》渭川田家·阅读理解
渭川田家【题解】本篇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三。王维(701?—761),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西 ">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是介于秦汉和隋唐两次长期大统一之间的一个动乱和分裂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文学也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反映了这个特定历史阶段复杂的社会状况,虽然曾有玄言诗、宫体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 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
-
203 於(yū)203 于(yū) 【寻根溯源】 于姓主要有四种来源。一是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的臣子于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黄帝大臣则发明鞋(履)而结束了人类赤足的历史,他因此而受封于于地(今河
-
放鹤亭记 作者: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
-
童年的阳光,安谧地在记忆里流淌。阳光下,屋瓦连片盘踞,鸟们在屋檐上闲聊絮语。屋与屋的拐角处,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在一路奔跑……那是我,一直气喘吁吁地跑到今天,带来很多旧光阴的味道。我看着那些安息在旧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