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明史·廖纪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59:35阅读:107

明史

原文: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弘治三年进士。授考功主事,屡迁文选郎中。正德中,历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羡金无所私。世宗立,拜南京吏部尚书。调兵部,参赞机务。被论解职。嘉靖三年,“大礼”议既定,吏部尚书杨旦赴召,道劾张璁、桂萼。璁、萼之党陈洸遂劾旦而荐纪。帝罢旦,以纪代之。纪疏辞,言:“臣年已七十,精力不如乔宇,聪明不如杨旦。”时宇、旦方为帝所恶,不许。光禄署丞何渊请建世室,祀兴献帝,下廷议。纪等执不可,帝弗从。纪力争曰:“渊所言,干君臣之分,乱昭穆之伦,蔑祖宗之制,臣谨昧死请罢勿议。”不纳。会廷臣多诤者,议竟寝。 

  已,条奏三事。其末言人材当惜,谓:“正德之季,宗社几危。议者但知平定逆藩之功,而不知保护京师之力。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伏望陛下于昔年致仕大臣念其保护之勋量行召用” 帝但纳其正士风、重守令二事而已。三边总督杨一清召还内阁,璁等欲起王琼,纪推彭泽、王守仁,帝不允。复以邓璋、王宪名上,竞用宪。五年正月,御史张衮等以世庙礼成,请宥议礼得罪诸臣,璁、萼亦以为请,章俱下吏部。纪等列上四十七人,卒报罢。御史魏有本以劾郭勋、救马永谪官,给事中沈汉等论救,帝不听。纪从容为言,且荐永及杨锐。帝纳之,有本得无谪。纪在南都,持议与璁合,坐是劾罢。璁辈欲引助己,遂首六卿。而纪顾数与抵牾,璁辈亦不喜。年老称病乞归,许之去。初,《献皇实录》成,加太子太保。至是进少保,赐敕乘传,夫廪视故事有加。卒,赠少傅,谥僖靖。(选自《明史•廖纪传》,有删改) 

译文: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弘治三年中进士。(他)被任命为考功主事,屡经升迁官至文选郎中。正德年间,曾任工部右侍郎。任易州山厂提督时,盈余的钱从不私占。世宗即位,(他)被授予南京吏部尚书一职。调到兵部,协助谋划机要事务。(后因事)被论罪而免职。嘉靖三年,有关“大礼”的争议已定,吏部尚书杨旦应朝廷征召(赴京),在途中弹劾张璁、桂萼。张璁、桂萼的同党陈洸便弹劾杨旦而推荐廖纪。皇帝罢免了杨旦,命廖纪代替他。廖纪上疏推辞,说:“我年纪已经七十了,精力不如乔宇,才智不如杨旦。”当时,乔宇、杨旦正被皇帝所厌恶,皇帝没有批准廖纪的奏疏。光禄署丞何渊请求建立宗庙,祭祀兴献帝,此事交与朝廷商议。廖纪等人坚持认为不可以,皇帝不肯听从。廖纪极力争辩说:“何渊所请之事,破坏了君臣的名分,扰乱了昭穆的顺序,蔑视祖宗的法制,我谨冒死请求将此事作罢,不再讨论。”皇帝不接受他的意见。朝廷中许多大臣同时规谏,争议终于平息下去。 

  不久,(廖纪)分条上奏三件事。最后一条讲对人才应当爱惜,(廖纪)说:“正德末年,国家几乎败亡。论事的人只知道平定谋反藩王的功绩,而不知道保护国都的功劳。从陛下继承帝统以来,年高德重之臣接连离去,新进之士连连被录用,以超越本分、喜欢多事为贤德,以逾越本分、触犯礼义为可贵。希望陛下对于往年辞官退休的大臣,顾念他们保护(国家)的功劳,根据他们的实际才能起用。”皇帝只接受廖纪奏疏中正士风、重守令这二条建议罢了。三边总督杨一清被召回内阁,张璁等人想起用王琼,廖纪推荐彭泽、王守仁,皇帝不答应。(廖纪)又推荐邓璋、王宪,皇帝最终任用了王宪。嘉靖五年正月,御史张衮等人因世庙礼成,请求宽恕因议论此礼而获罪的各位大臣,张璁、桂萼也为他们请求,奏章都被送到吏部审批。廖纪等人(又在名单上)列上四十七人,最终所言之事并未获准。御史魏有本因为弹劾郭勋、营救马永而被贬官,给事中沈汉等人进言营救,皇帝不听从他们的意见。廖纪从容进言,并且推荐马永和杨锐。皇帝接受了廖纪的意见,魏有本得以免遭贬官。廖纪在南京时,所持的观点与张璁投合,因此被弹劾罢官。张璁之流想将廖纪引来帮助自己,于是廖纪成为六卿之首。但是廖纪屡次与他们见解矛盾,张璁之流也不喜欢他。廖纪年老称病,请求辞职回乡,皇帝准许他离去。当初,《献皇实录》写成,(廖纪)被加封为大子太保。至此升为少保,皇帝赐他可乘驿车回乡,夫役和禄米比先例有所增加。(廖纪)去世后,赠封少傅,谥号“僖靖”。 

相关练习:    


明史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弘治三年进士。授考功主事,屡迁文选郎中。正德中,历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羡金无所私。世宗立,拜南京吏部尚书。调兵部,参赞机务。被论解职。嘉靖三年,“大礼”议既定,吏部尚书杨旦赴召,道劾张璁、桂萼。璁、萼之党陈洸遂劾旦而荐纪。帝罢旦,以纪代之。纪疏辞,言:“臣年已七十,精力不如乔宇,聪明不如杨旦。”时宇、旦方为帝所恶,不许。光禄署丞何渊请建世室,祀兴献帝,下廷议。纪等执不可,帝弗从。纪力争曰:“渊所言,干君臣之分,乱昭穆之伦,蔑祖宗之制,臣谨昧死请罢勿议。”不纳。会廷臣多诤者,议竟寝。

已,条奏三事。其末言人材当惜,谓:“正德之季,宗社几危。议者但知平定逆藩之功,而不知保护京师之力。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伏望陛下于昔年致仕大臣念其保护之勋量行召用” 帝但纳其正士风、重守令二事而已。三边总督杨一清召还内阁,璁等欲起王琼,纪推彭泽、王守仁,帝不允。复以邓璋、王宪名上,竞用宪。五年正月,御史张衮等以世庙礼成,请宥议礼得罪诸臣,璁、萼亦以为请,章俱下吏部。纪等列上四十七人,卒报罢。御史魏有本以劾郭勋、救马永谪官,给事中沈汉等论救,帝不听。纪从容为言,且荐永及杨锐。帝纳之,有本得无谪。纪在南都,持议与璁合,坐是劾罢。璁辈欲引助己,遂首六卿。而纪顾数与抵牾,璁辈亦不喜。年老称病乞归,许之去。初,《献皇实录》成,加太子太保。至是进少保,赐敕乘传,夫廪视故事有加。卒,赠少傅,谥僖靖。(选自《明史•廖纪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伏望陛下于昔年致仕大臣/念其保护之勋/量行召用/

B.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伏望陛下于昔年致仕大臣/念其保护之勋/量行召用/

C.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伏望陛下于昔年致仕/大臣念其保护之勋/量行召用/

D.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伏望陛下于昔年致仕/大臣念其保护之勋/量行召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功主事”为我国明清时期吏部考功清吏司主事的省称。考功,就是按一定的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

B.“昭穆”是古代宗庙或墓地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右为昭,左为穆。

C.“实录”是编年史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私人记载祖先事迹的文字,有的也叫实录。

D.“传”在这里指古代驿站上所备的车马,文中的“乘传”并不表示奉命出使,而是乘坐驿车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廖纪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他任易州山厂提督时,从来没有私占过盈余;他虽然是由张璁、桂萼的同党陈洸推荐而任吏部尚书的,但是并未一味迎合张璁等人。

B.廖纪才干突出,深受倚重。他在吏部、工部、兵部等多个官署任过职,曾协助谋划机要事务;他年已七十,上疏推辞吏部尚书的任命,皇帝却不批准他的奏疏。

C.廖纪重视人才,积极推荐。他向皇帝上奏的三条建议中,其中一条就是爱惜人才,希望皇帝量才起用老臣;他多次为朝廷举荐人才,如彭泽、王阳明、王宪等。

D.廖纪敢于谏诤,犯颜规劝。何渊请求建祭祀兴献帝的宗庙,皇帝不听廖纪等人的意见,廖纪还是力陈其害;沈汉等人营救马永未成,廖纪从容进言,意见被采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议者但知平定逆藩之功,而不知保护京师之力。

(2)而纪顾数与抵牾,璁辈亦不喜。年老称病乞归,许之去。

[答案]

10.B(解析)“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可从对偶句式的角度入手分析,“老成”对“新进”,“接踵”对“连茹”,“去”对“登”,故应在“去”后断开,排除A、C两项。“伏望陛下于昔年致仕大臣念其保护之勋”中,“念”的主语是“陛下”,而非“大臣”,“昔年致仕”为“大臣”的定语,故应在“念”前断开,排除D项。故选B。

11.B(解析)B项,“右为昭,左为穆”错,应为“左为昭,右为穆”。

12.D(解析)D项,张冠李戴,“沈汉等人营救马永未成”错,由文中“御史魏有本以劾郭勋、救马永谪官,给事中沈汉等论救”可知,魏有本因营救马永被贬,沈汉等人“论救”的是“魏有本”,而不是“马永”。

13.(1)论事的人只知道平定谋反藩王的功绩,而不知道保护国都的功劳。(译出大意给2分;“但”“逆藩”“京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但是廖纪屡次与他们见解矛盾,张璁之流也不喜欢他。廖纪年老称病,请求辞职回乡,皇帝准许他离去。(译出大意给2分;“数”“抵牾”“乞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3.(解析)(1)但:只。逆藩:谋反的藩王。京师:国都。

(2)数:屡次。抵牾:矛盾,抵触。乞归:请求辞职回乡。

[参考译文]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弘治三年中进士。(他)被任命为考功主事,屡经升迁官至文选郎中。正德年间,曾任工部右侍郎。任易州山厂提督时,盈余的钱从不私占。世宗即位,(他)被授予南京吏部尚书一职。调到兵部,协助谋划机要事务。(后因事)被论罪而免职。嘉靖三年,有关“大礼”的争议已定,吏部尚书杨旦应朝廷征召(赴京),在途中弹劾张璁、桂萼。张璁、桂萼的同党陈洸便弹劾杨旦而推荐廖纪。皇帝罢免了杨旦,命廖纪代替他。廖纪上疏推辞,说:“我年纪已经七十了,精力不如乔宇,才智不如杨旦。”当时,乔宇、杨旦正被皇帝所厌恶,皇帝没有批准廖纪的奏疏。光禄署丞何渊请求建立宗庙,祭祀兴献帝,此事交与朝廷商议。廖纪等人坚持认为不可以,皇帝不肯听从。廖纪极力争辩说:“何渊所请之事,破坏了君臣的名分,扰乱了昭穆的顺序,蔑视祖宗的法制,我谨冒死请求将此事作罢,不再讨论。”皇帝不接受他的意见。朝廷中许多大臣同时规谏,争议终于平息下去。

不久,(廖纪)分条上奏三件事。最后一条讲对人才应当爱惜,(廖纪)说:“正德末年,国家几乎败亡。论事的人只知道平定谋反藩王的功绩,而不知道保护国都的功劳。从陛下继承帝统以来,年高德重之臣接连离去,新进之士连连被录用,以超越本分、喜欢多事为贤德,以逾越本分、触犯礼义为可贵。希望陛下对于往年辞官退休的大臣,顾念他们保护(国家)的功劳,根据他们的实际才能起用。”皇帝只接受廖纪奏疏中正士风、重守令这二条建议罢了。三边总督杨一清被召回内阁,张璁等人想起用王琼,廖纪推荐彭泽、王守仁,皇帝不答应。(廖纪)又推荐邓璋、王宪,皇帝最终任用了王宪。嘉靖五年正月,御史张衮等人因世庙礼成,请求宽恕因议论此礼而获罪的各位大臣,张璁、桂萼也为他们请求,奏章都被送到吏部审批。廖纪等人(又在名单上)列上四十七人,最终所言之事并未获准。御史魏有本因为弹劾郭勋、营救马永而被贬官,给事中沈汉等人进言营救,皇帝不听从他们的意见。廖纪从容进言,并且推荐马永和杨锐。皇帝接受了廖纪的意见,魏有本得以免遭贬官。廖纪在南京时,所持的观点与张璁投合,因此被弹劾罢官。张璁之流想将廖纪引来帮助自己,于是廖纪成为六卿之首。但是廖纪屡次与他们见解矛盾,张璁之流也不喜欢他。廖纪年老称病,请求辞职回乡,皇帝准许他离去。当初,《献皇实录》写成,(廖纪)被加封为大子太保。至此升为少保,皇帝赐他可乘驿车回乡,夫役和禄米比先例有所增加。(廖纪)去世后,赠封少傅,谥号“僖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孙昕晨《谣言》诗词原文及赏析

    谣言孙昕晨这是全世界最简单的工艺,只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名字,就能产生味精。作坊开在舌尖上,多少人被嚼成了渣滓。叫人深信不疑的是 "> 涓沥的解释?涓沥是什么意思?描写水的词语

    涓沥是关于描写水的词语.涓沥涓沥的拼音:juan li 泉流滴沥。清·李卫《西湖志

  • 梦见暗恋

    梦见暗恋是什么意思梦见暗恋,反映出你对性的渴望和与他亲密接触的强烈愿望。梦见自己暗恋的人,而且不止一次,说明你在心理上已经过份的压抑自己,同时情绪低落,建议你应该振作起来,最好找朋友聊聊才能解开心结。

  •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琵琶行白居易(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 《北方有佳人》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北方有佳人李延年【原文】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1]。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2]。宁不知[3],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注释】[1]绝世:冠绝当时,举世无双。[2]倾城、倾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

  • 战国策·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拼音版、注音版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战国策·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拼音版、注音版,欢迎阅读。战国策·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注音版《 苏sū秦qín为wéi楚chǔ合hé从cóng说shuō韩hán王wáng 》 苏sū秦qín

  • 顾炎武《与人书》全文注释赏析

    本文为顾炎武与友人的书信之一,为辞谢对方的文字之求而作的复信。这类文字之求,主要是指有关个人的墓志、碑状之类,其中大多与研究学问,国计民生毫无关系。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全文】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

  • 雀鼠之争

    雀鼠之争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雀鼠之争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雀鼠之争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全诗翻译注释及鉴赏

    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