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宋史·曹光实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58:15阅读:382

宋史

原文:

  曹光实,雅州百丈人。光实少武勇,有胆气,轻财好施,不事细行,意豁如也。乾德中,太祖命王全斌等平蜀。俄而盗贼群起,夷人张忠乐者,尝群行攻劫,且憾光实杀其徒党,率众数千,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光实诣全斌具以事白,誓雪冤愤。时蜀中诸郡未下,乃图雅州地形要害,兼陈用兵攻取之策,请官军先下之。全斌壮其志,令率兵先导,果克其城,获忠乐而甘心焉。遂以光实知黎、雅二州兼都巡检使,安集劳来,蛮族怀之。六年秋,全斌遣入贡京师,遂言境内安乂,乞罢义军归农。太祖喜,谓左右曰:“此蜀中杰俊也。”及平交、广,群盗未息,以光实为岭南诸州都巡检使。既至,捕逐群盗,海隅以宁。车驾征河东,以光实知威胜军事,令调军食。大军北征,与潘美分道出雁门。光实为前锋,遇敌迎击,败之,斩首数千级,优诏嘉奖。李继捧之入朝也,以光实为银、夏、绥、麟、府、丰、宥州都巡检使。继捧弟继迁逃入蕃落,为边患,光实乘间掩袭至地斤泽,俘斩甚众,破其族帐,获继迁母妻及牛羊万计。继迁仅免,使人绐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不能自存矣,公许我降乎?”因致情款,陈甥舅之礼,期某日降于葭芦川。光实信之,且欲专其功,不与人谋。及期,继迁先设伏兵,令十数人近城迎致光实,光实从数百骑往赴之。继迁前导北行,将至其地,举手麾鞭而伏兵应之,光实遂遇害,卒,年五十五。帝闻之惊悼,赗赙加等。

(节选自《宋史·曹光实传》)

译文:

  曹光实,雅州百丈人。曹光实年轻时威武勇猛,有胆量和勇气,轻视钱财,喜爱施舍,不拘小节,心胸豁达。乾德年间,宋太祖命令王全斌等人平定了蜀地。不久盗贼们聚集起来闹事,夷人张忠乐,曾聚集他们进行攻击劫掠,并且怨恨曹光实杀害了他的同伙,(于是他)率领几千个盗贼,半夜突然来到曹光实处,包围了他的住处,喧嚷着一起攻进去。曹光实背着他的母亲,挥舞着兵器突围出去,盗贼们躲避他不敢靠近,(后)盗贼杀了曹光实家族的三百多口人。(盗贼)又挖开他的祖坟,破坏祖坟里的棺材。曹光实拜见了王全斌并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了他,发誓要报仇雪恨。当时蜀地各处都没有攻克下来,(曹光实)于是绘制了雅州地形关键图,并陈述用兵攻取的策略,请求官军先攻克雅州。王全斌认为曹光实的志向雄壮,命令他率领军队在前引路,果然攻克了雅州城。俘获了张忠乐而满足了他报仇雪恨的愿望。于是朝廷任命曹光实为黎、雅二州的知州,兼任都巡检使,曹光实安定当地百姓,慰问、劝勉前来的人,南方各族的人都依附他。乾德六年秋。王全斌派遣曹光实到京城向朝廷进贡,曹光实于是上奏说蜀地内安定太平,请求取消义军让义军回乡务农。宋太祖很高兴,对身边的人说:“这个人是蜀地才智出众的人。”等到平定交、广以后,盗贼们还没有被平息,朝廷任命曹光实为岭南诸州都巡检使。曹光实上任后,捉拿追逐盗贼们,沿海地区得以安宁。皇帝亲征河东。任命曹光实主管威胜军的事务,命令他征调军粮。大军北征的时候,曹光实与潘美分道出击雁门。曹光实担任前锋,遇到敌人就迎头痛击。打败了敌人,斩杀了几千人。朝廷特颁诏书嘉奖他。李继捧入朝拜见天子时,朝廷任命曹光实为银州、夏州、餒州、麟州、府州、丰州、宥州都巡检使。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逃入外族部落,成为边境的祸害,曹光实利用机会乘其不备袭击到地斤泽,擒获和斩杀了很多人,攻破了李继迁聚族而居的帐幕,俘获了李继迁的母亲和妻子及几万只牛羊。只有李继迁得以幸免,(他)派人欺骗曹光实说:“我屡次败逃,形势窘迫不能保存自己了,您答应我投降吗?”于是李继迁向曹光实表达诚挚的情意,行甥舅之礼,约定某天在葭芦川投降。曹光实相信了李继迁的话,并且想独占招降李继迁的功劳,就不与别人谋划。到了约定的日子,李继迁事先埋下伏兵,命令十几个人到城里迎接曹光实,曹光实让几百名骑兵跟从自己赴约。李继迁走在前面引导曹光实一行人向北走去,将要到达那个地方的时候,(李继迁)举起手挥动马鞭,伏兵马上响应,曾光实于是遇害,去世时,享年五十五岁。皇帝听说曹光实遇害的消息后感到震惊、悲伤,赏赐助办丧事的财物,增加了一个等级。

相关练习: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曹光实,雅州百丈人。光实少武勇,有胆气,轻财好施,不事细行,意豁如也。乾德中,太祖命王全斌等平蜀。俄而盗贼群起,夷人张忠乐者,尝群行攻劫,且憾光实杀其徒党,率众数千,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光实诣全斌具以事白,誓雪冤愤。时蜀中诸郡未下,乃图雅州地形要害,兼陈用兵攻取之策,请官军先下之。全斌壮其志,令率兵先导,果克其城,获忠乐而甘心焉。遂以光实知黎、雅二州兼都巡检使,安集劳来,蛮族怀之。六年秋,全斌遣入贡京师,遂言境内安乂,乞罢义军归农。太祖喜,谓左右曰:“此蜀中杰俊也。”及平交、广,群盗未息,以光实为岭南诸州都巡检使。既至,捕逐群盗,海隅以宁。车驾征河东,以光实知威胜军事,令调军食。大军北征,与潘美分道出雁门。光实为前锋,遇敌迎击,败之,斩首数千级,优诏嘉奖。李继捧之入朝也,以光实为银、夏、绥、麟、府、丰、宥州都巡检使。继捧弟继迁逃入蕃落,为边患,光实乘间掩袭至地斤泽,俘斩甚众,破其族帐,获继迁母妻及牛羊万计。继迁仅免,使人绐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不能自存矣,公许我降乎?”因致情款,陈甥舅之礼,期某日降于葭芦川。光实信之,且欲专其功,不与人谋。及期,继迁先设伏兵,令十数人近城迎致光实,光实从数百骑往赴之。继迁前导北行,将至其地,举手麾鞭而伏兵应之,光实遂遇害,卒,年五十五。帝闻之惊悼,赗赙加等。

(节选自《宋史·曹光实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B.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C.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择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D.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乾德,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后世一般用年号称呼皇帝。

B.贡,即进贡,是指古代臣下或属国向君主或朝廷进献物品,也可以引申为进献的物品。

C.车驾,原指马车,后来成为天子的代称,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巡行天下。

D.赗赙,送给丧家用以办丧事的财物,赗是送给丧家助葬的车马等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光实开朗豁达,自小威武勇猛。他年轻时就以有胆量和勇气闻名,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不追求细节的完美,心胸豁达。

B.曹光实惨遭报复,发誓报仇雪恨。他因参与追杀盗贼,遭其首领张忠乐的报复;面对杀害族人的血海深仇,他最终攻克雅州如愿抓获张忠乐。

C.曹光实善于安抚,赢得各族民心。雅州被平定后他被授予黎州、雅州的知州,能够安定当地百姓,慰问、劝勉前来归附的人,后被王全斌举荐入朝。

D.曹光实贪功冒进,付出生命代价,他轻信李继迁的假意投诚,想独占招降李继迁的功劳,不与其他人谋划,仅率几百骑兵前往,结果被李继迁的伏兵杀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图雅州地形要害,兼陈用兵攻取之策,请官军先下之。

(2)使人绐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不能自存矣,公许我降乎?”

答案:

二、10.B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分析画线部分的语句可以发现,“中夜“是“奄至”的状语,“奄至”是动词,且主语都是张忠乐等人,故“环”前应断开,此可排除C、D。“不敢近”的主语是“贼众”,故“贼杀”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故答案为B项。)

11.A (“后世一般用年号称呼皇帝”错。明清以前,一般用庙号称呼皇帝。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明清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12.C (“后被王全斌举荐入朝”理解有误。原文中说的是“全斌遣入贡京师”,是说王全斌派遣曹光实入朝进贡。)

13.(1)(曹光实)于是绘制了雅州地形关键图,并陈述用兵攻取的策略,请求官军先攻克雅州。(关键词“图(绘制地图)”、“陈(陈述)”、“下(攻克)”各1分,句子大意2分。)(2)(他)派人欺骗曹光实说:“我屡次败逃,形势窘迫不能保存自己了,您答应我投降吗?”(关键词“绐(欺骗)”、“奔北(败逃)”、“许(答应)”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曹光实,雅州百丈人。曹光实年轻时威武勇猛,有胆量和勇气,轻视钱财,喜爱施舍,不拘小节,心胸豁达。乾德年间,宋太祖命令王全斌等人平定了蜀地。不久盗贼们聚集起来闹事,夷人张忠乐,曾聚集他们进行攻击劫掠,并且怨恨曹光实杀害了他的同伙,(于是他)率领几千个盗贼,半夜突然来到曹光实处,包围了他的住处,喧嚷着一起攻进去。曹光实背着他的母亲,挥舞着兵器突围出去,盗贼们躲避他不敢靠近,(后)盗贼杀了曹光实家族的三百多口人。(盗贼)又挖开他的祖坟,破坏祖坟里的棺材。曹光实拜见了王全斌并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了他,发誓要报仇雪恨。当时蜀地各处都没有攻克下来,(曹光实)于是绘制了雅州地形关键图,并陈述用兵攻取的策略,请求官军先攻克雅州。王全斌认为曹光实的志向雄壮,命令他率领军队在前引路,果然攻克了雅州城。俘获了张忠乐而满足了他报仇雪恨的愿望。于是朝廷任命曹光实为黎、雅二州的知州,兼任都巡检使,曹光实安定当地百姓,慰问、劝勉前来的人,南方各族的人都依附他。乾德六年秋。王全斌派遣曹光实到京城向朝廷进贡,曹光实于是上奏说蜀地内安定太平,请求取消义军让义军回乡务农。宋太祖很高兴,对身边的人说:“这个人是蜀地才智出众的人。”等到平定交、广以后,盗贼们还没有被平息,朝廷任命曹光实为岭南诸州都巡检使。曹光实上任后,捉拿追逐盗贼们,沿海地区得以安宁。皇帝亲征河东。任命曹光实主管威胜军的事务,命令他征调军粮。大军北征的时候,曹光实与潘美分道出击雁门。曹光实担任前锋,遇到敌人就迎头痛击。打败了敌人,斩杀了几千人。朝廷特颁诏书嘉奖他。李继捧入朝拜见天子时,朝廷任命曹光实为银州、夏州、餒州、麟州、府州、丰州、宥州都巡检使。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逃入外族部落,成为边境的祸害,曹光实利用机会乘其不备袭击到地斤泽,擒获和斩杀了很多人,攻破了李继迁聚族而居的帐幕,俘获了李继迁的母亲和妻子及几万只牛羊。只有李继迁得以幸免,(他)派人欺骗曹光实说:“我屡次败逃,形势窘迫不能保存自己了,您答应我投降吗?”于是李继迁向曹光实表达诚挚的情意,行甥舅之礼,约定某天在葭芦川投降。曹光实相信了李继迁的话,并且想独占招降李继迁的功劳,就不与别人谋划。到了约定的日子,李继迁事先埋下伏兵,命令十几个人到城里迎接曹光实,曹光实让几百名骑兵跟从自己赴约。李继迁走在前面引导曹光实一行人向北走去,将要到达那个地方的时候,(李继迁)举起手挥动马鞭,伏兵马上响应,曾光实于是遇害,去世时,享年五十五岁。皇帝听说曹光实遇害的消息后感到震惊、悲伤,赏赐助办丧事的财物,增加了一个等级。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词句注释⑴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⑵白水:清澈的水。⑶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⑷

  • 《〔双调〕大德歌·冬》原文注释与赏析

    〔双调〕大德歌·冬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①,瘦损江梅韵②,那里是清江江上村③。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④。注释①断魂:形容人极度悲伤。②瘦损江梅韵:瘦损了如梅妃那样的风韵。江梅,唐玄

  • 杜甫《八阵图》战争诗词赏析

    这是一处特别的文化遗存。据《东坡志要》记载:“诸葛造八阵图于鱼复(今四川奉节县东)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相去二丈,自山上俯视百余丈,凡八行,为六十四蕞,蕞正圈,不见凹凸处,如日中盖影,及就视,皆卵石,

  • 白朴《摸鱼子 真定城南异尘堂同诸公晚眺》全诗赏析

    敞青红、水边窗外,登临元有佳趣。薰风荡漾昆明锦,一片藕花无数。才欲语。香暗度。红尘不到苍烟渚。多情鸥鹭。尽翠盖摇残,红衣落尽,相与伴风雨。横塘路。好在吴儿越女。扁舟几度来去。采菱歌断三湘远,寂寞岸花汀

  • 《尊经阁记》文言文赏析

    《尊经阁记》文言文赏析   【作品介绍】  《尊经阁记》详细阐述了对儒家经典“六经”的见解。文章层次井然,而且逐层推进;用通俗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明白易懂。本文名为尊

  • 倚马千言

    倚马千言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倚马千言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倚马千言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全诗赏析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

  • 世说新语巧蓺第二十一拼音版注音版

    世说新语巧蓺第二十一注音版《 世shì说shuō新xīn语yǔ · 巧qiǎo蓺yì 》 弹dàn棋qí始shǐ自zì魏wèi宫gōng内nèi , 用yòng妆zhuāng奁lián戏xì 。 文w

  •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意思翻译、赏析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出自宋代陆游的《谢池春·壮岁从戎》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

  •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 怨情[唐] 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