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李绛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也。拜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迁本司郎中、知制诰。皆不离内职,孜孜以匡谏为已任。宪宗即位,叛臣李锜胆兵于浙右。锜既诛,朝廷将辇其所没家财。绛上言曰:“李锜凶狡叛戾,僭侈诛求,刻剥六州之人,积成一道之苦。今辇运钱帛,非所谓式遏乱略,惠绥困穷。伏望天慈,并赐本道,代贫下户今年租税。”宪宗嘉之。绛后因浴堂北廊奏对,极论中官纵恣、方镇进献之事。宪宗怒,绛前论不已曰:“中官威福太盛,上损圣朝,臣所以不敢不论耳。”宪宗见其诚切,改容慰喻之曰:“真忠正诚节之臣也。他日南面,亦须如此。”乃授中书舍人。帝亲为绛择良笏赐之。前后朝臣裴武、白居易等,或为奸人所排陷,特加贬黜;降每以密疏申论,皆获宽宥。其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其子怀谏幼弱,军中立其大将田兴,使主军事,兴卒以六州之地归命。其经始营创,皆绛之谋也。宝历初,入为尚书左仆射。昭议节度使刘悟卒,遗表请以子从谏嗣袭将吏诣阙论请绛密奏请速除近泽潞四面将帅一人以充节度令倍程赴镇使从谏未及拒命新使已到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时宰相李逢吉已受从谏赂,请以从谏留后,不能用绛言。绛以直道进退,闻望倾于一时。然刚肠嫉恶,贤不肖太分,以此为非正之徒所忌。出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三年冬,南蛮寇西蜀,诏征赴援。绛于本道募兵千人赴蜀;及中路,蛮军已退,所募皆还。四年二月十日,绛晨兴视事,召募卒,以诏旨喻而遣之,仍给以廪麦,皆怏怏而退。监军使杨叔元贪财怙宠,怨绛不奉己,乃因募卒赏薄,众辞之际,以言激之。募卒因监军之言,怒气益甚,乃噪聚趋府,劫库兵以入使衙。绛方与宾僚会宴,不及设备。闻乱北走登陴,衙将王景延力战以御之。兵折矢穷,景延死。绛乃为乱兵所害,时年六十七。绛初登陴,左右请绛缒城,可以避免,绛不从。
(节选自《旧唐书·李绛传》)
译文:
李降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拜监察御史,以本官充任翰林学士,升本司郎中、知制诰。均未离朝任职,勤勉不息以匡救劝谏为己任。宪宗即位时,叛臣李锜聚兵于浙右。李锜被诛后,朝廷将发车运取其被没收的家财,李降上言道:“李锜凶顽狡诈背叛朝廷,僭越放纵勒索百姓,剥夺六州之人,积成一道之苦。现在辇运钱帛,就不是什么制叛乱、安抚困穷了。伏望圣慈,将没收之钱帛一并赐予本道,顶替贫苦民户今年租税。”宪宗嘉许他。后来李绛因在浴堂北廊奏对,极力抨击中官放纵恣肆、方镇奉迎进献之事,宪宗恼怒,李绛上前辩说不已,道:“他们作威作福太甚,上损盛朝,所以臣不敢不论奏。宪宗见他十分诚挚,缓和了脸色抚慰他道:“真正是忠诚守节之臣哪。他日为众官之长,亦须如此。”于是授以中书舍人。皇上亲自为李绛择一良笏赐给他。前后朝臣裴武、白居易等,往往被奸人排斥陷害,朝廷特意加以贬黜。李绛每每以秘密奏疏为之辩诉,皆获宽故。那年秋天,魏博节度使回季安死,其子田怀谏年幼力弱,军中立其大将田兴,让他主持军事,田兴最终以六州之地归顺朝廷。此事经营策划,皆出于李绛之计谋。宝历初,入朝任尚书右仆射。二年九月,昭义节度使划悟去世,临终留表请求让其子刘从谏承袭官职,将吏们抵宫门奏请。李绛秘密奏请立即任命靠近泽路四方的将帅一人,充任节度使,令其兼程赴镇,使刘从谏来不及抵拒诏命,新使已到,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但此时字相李逢言已受刘从谏贿略,皆奏请让刘从谏为节度使留后,故皇上不能采纳李绛之主张。李绛进退仕途均奉行正道,一时名望颇大。然而内心刚直痛恨邪恶,对待贤能的人与不贤能的人态度太分明,因此被恶的人忌恨。出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三年冬,南蛮进犯西蜀,李绛奉诏赴西蜀救援。李绛在本道招募兵卒千人赴蜀,行至中途,蛮军已退,所募兵卒皆返回,大和四年二月十日,李绛晨起理事,召集募卒,说根据诏令遣返他们,依例发给粮饷,募卒一个个快快而退。监军使杨叔元贪财恃宠,怨恨李绛不奉敬自已,于是趁募卒嫌赏赐微薄,众口喧壤之际,用言辞刺激他们。招募的士兵因为监军的话,怒气更加旺盛,于是喧嗓聚集涌向府库,抢夺府库中兵器冲进节度使衙门。李绛正与暮僚会宴,来不及防备。听说叛乱立即朝北奔逃登上女墙,衙将三景延力战以抵御乱兵。兵刃折断箭支用尽,王景延战死,李绛亦遭乱兵杀害,时年六十七。李绛刚登上女墙时,左右将校请他缒城出走,可以避免凶祸,李绛不从。
相关练习: 《旧唐书·李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擢进士、宏辞,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授翰林学士,俄知制诰。皆不离内职,孜孜以匡谏为己任。六年,拜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帝尝称太宗、玄宗之盛。绛曰:“陛下诚能正身励己,尊道德,远邪佞,进忠直;与大臣言,敬而信,无使小人参焉;与贤者游,亲而礼,无使不肖与焉。去官无益于治者则材能出斥宫女之希御者则怨旷销将帅择士卒勇矣官师公吏治辑矣。法令行而下不违,教化笃而俗必迁。如是,可与祖宗合德,号称中兴,夫何远之有?言之不行,无益也;行之不至,无益也。”帝曰:“美哉斯言,朕将书诸绅。”即诏绛与崔群、白居易等搜次君臣成败五十种,为连屏,张便坐。帝每阅视,顾左右曰:“而等宜作意,勿为如此事。”
绛见浴堂殿,帝曰:“比谏官多朋党,论奏不实,皆陷谤讪,欲黜其尤者,若何?”绛曰:“自古纳谏昌,拒谏亡。夫人臣进言于上,岂易哉?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昼度夜思,始欲陈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将以闻,则又惮而削其半,故上达者财十二。何哉?干不测之祸,顾身无利耳。虽开纳奖励,尚恐不至。今乃欲谴诃之,使直士杜口,非社稷利也。”帝曰:“非卿言,我不知谏之益。”
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绛虽去位,犹怀不能已。十年,出为华州刺史。宝历初,拜尚书左仆射。绛以直道进退,望冠一时,贤不肖太分,屡为谗邪所中。文宗立,召为太常卿。四年,南蛮寇蜀道,诏绛募兵千人往赴,不半道,蛮已去,兵还。监军使杨叔元者,素疾绛,遣人迎说军曰:“将收募直而还为民。”士皆怒,乃噪而入,劫库兵。绛方宴,不设备,遂握节登陴。或言缒城可以免,绛不从,遂遇害,年六十七。谥曰贞。
(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七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去官无益于治者 / 则材能出 / 斥宫女之希御者 / 则怨旷销 / 将帅择士卒 / 勇矣 / 官师公吏治 /辑矣
B.去官无益于治者 / 则材能出 / 斥宫女之希御者 / 则怨旷销 / 将帅择 / 士卒勇矣 / 官师公 / 吏治辑矣
C.去官无益 / 于治者则材能出 / 斥宫女之希 / 御者则怨旷销 / 将帅择 / 士卒勇矣 / 官师公 / 吏治辑矣
D.去官无益于 / 治者则材能出 / 斥宫女之希 / 御者则怨旷销 / 将帅择士卒 / 勇矣 / 官师公吏治 /辑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监察御史:是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的官员,隋朝时开始设立。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C.卿:唐代以后,“卿”成为皇帝、国君对臣下的专有称呼。这个称呼,既有上对下、尊对卑的亲切感,又有官场味、宫廷味。
D.谥:谥号是对死去的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绛在元和二年授任翰林学士,不久加官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终身在朝廷内任职,勤勉不息以匡救劝谏为己任。
B.李绛对皇帝说,谏官们也很不容易,他们进言时常常昼思夜想,担惊受怕,开始想陈述十件事,反复增减,最后下情达于君上的有十二件。
C.监军使杨叔元率领士卒冲进府库,劫持了府库守卫的兵士,李绛最后逃走,但还是被乱兵所杀。
D.李绛一生时值中唐,国势渐衰,他潜心匡时济世,屡屡上疏,勇于犯颜直谏,多次受到皇帝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诚能正身励己,尊道德,远邪佞,进忠直。(5分)
▲
(2)绛以直道进退,望冠一时,贤不肖太分,屡为谗邪所中。(5分)
▲
答案:
文言文阅读。
10. B
11. D
12. D
13.(1)陛下若能端正并磨砺自己的言行,敬重有道德之人,远离奸邪小人,进用忠诚正直之人。(“诚”“尊”“道德”各1分,大意2分。)
(2)李绛凭奉行正道进退仕途,一时名望颇大。然而对待贤者与不肖之人态度判然有别,因此被邪恶之辈所忌恨。(“以”“望”“太分”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李绛应举进士,登博学宏辞科,任满,补渭南县尉,拜任监察御史。元和二年,授任翰林学士,不久加官知制诰起草诏令。均未离朝任职,勤勉不息以匡救劝谏为己任。元和六年,授李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皇帝曾称赞太宗、玄宗时的兴盛。李绛说:“陛下若能端正磨砺自己的言行,敬重有道德之人,远离奸邪小人,进用忠诚正直之人;与大臣谈论国事,端肃而诚信,不让小人参与其间;与贤才游乐,亲和而有礼,不让无才之人参与其间;驱除对治理国家无益的官僚,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会显露出来;斥去那些盼望你驾临宠幸的宫女,那么女子无夫的怨旷就会消散。将帅经过挑选,士卒作战就会勇敢;百官之长(鲁迅解释“官师”为“考试官”,亦可。)公道正派,吏治就会和睦。法令得到施行,百姓就不敢违反。扎实地施行教化,风俗必定转化。如此,可以跟祖宗齐名,号称中兴,这会有多远呢?言而不行,无益;行而不达到最终目的,无益。”皇帝回答说:“这话说得好啊!我将把这话写在腰带上。”就下诏让李绛与崔群、白居易等人搜集编次君臣成败五十种,做成连屏,张挂在别室里。皇帝每次阅读到,都看着两旁的人说:“你们应该下定决心,不要做这些事。”
李绛在浴堂殿见皇帝,皇帝说:“你们谏官有很多集团派别,上奏论述自己意见不实,都陷入毁谤讥刺之中,想要罢黜其中最严重的人,怎么样?”李绛说:“自古以来,纳谏昌盛,拒谏灭亡。臣子向皇上进谏,难道容易吗?君王尊贵如天,臣子低微如地,加之君王的雷霆之威,那些谏官们昼思夜想,开始想陈述十件事,马上又去掉五六件,到将要把事情讲给君王听的时候,就又害怕而削减一半,所以下情达于君上仅其中的十分之二。为什么呢?担心遭遇无法揣测的祸患,顾虑对自身没有好处。即使广泛采纳谏言,给予嘉奖鼓励,还是担心谏言不会自然到来。如今竟然想要谴责呵叱他们,让耿直之士闭口,对国家没有好处。”皇帝说:“不是你说,我还不知道谏言的好处。”
李绛因为脚病请求免官,免为礼部尚书。李绛虽然离开了宰相的位置,仍然从内心深处不能停止谏言。十年(815),出任华州刺史。李绛进退仕途均奉行正道,一时名望颇大。然而对待贤者与不肖之人态度判然有别,因此被邪恶之辈所忌恨。文宗即位,召李绛为太常卿。大和四年,南蛮进犯西蜀,下诏让李绛招募兵卒千人赴蜀救援。李绛军行路不到一半,蛮军已退,所募兵卒皆返回。监军使杨叔元素来怨恨李绛,派人迎接并劝兵卒说:“将让勇敢前进的士卒回到原籍做老百姓。”兵士们都愤怒了,便喧噪聚集涌向府署,劫夺库中兵器。李绛正与幕僚会宴,来不及防备,就握持符节登上女墙。有人请他缒城出走可以避免凶祸,李绛不从,遭乱兵杀害,时年六十七岁。追封谥号“贞”。
旧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也。拜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迁本司郎中、知制诰。皆不离内职,孜孜以匡谏为已任。宪宗即位,叛臣李锜胆兵于浙右。锜既诛,朝廷将辇其所没家财。绛上言曰:“李锜凶狡叛戾,僭侈诛求,刻剥六州之人,积成一道之苦。今辇运钱帛,非所谓式遏乱略,惠绥困穷。伏望天慈,并赐本道,代贫下户今年租税。”宪宗嘉之。绛后因浴堂北廊奏对,极论中官纵恣、方镇进献之事。宪宗怒,绛前论不已曰:“中官威福太盛,上损圣朝,臣所以不敢不论耳。”宪宗见其诚切,改容慰喻之曰:“真忠正诚节之臣也。他日南面,亦须如此。”乃授中书舍人。帝亲为绛择良笏赐之。前后朝臣裴武、白居易等,或为奸人所排陷,特加贬黜;降每以密疏申论,皆获宽宥。其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其子怀谏幼弱,军中立其大将田兴,使主军事,兴卒以六州之地归命。其经始营创,皆绛之谋也。宝历初,入为尚书左仆射。昭议节度使刘悟卒,遗表请以子从谏嗣袭将吏诣阙论请绛密奏请速除近泽潞四面将帅一人以充节度令倍程赴镇使从谏未及拒命新使已到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时宰相李逢吉已受从谏赂,请以从谏留后,不能用绛言。绛以直道进退,闻望倾于一时。然刚肠嫉恶,贤不肖太分,以此为非正之徒所忌。出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三年冬,南蛮寇西蜀,诏征赴援。绛于本道募兵千人赴蜀;及中路,蛮军已退,所募皆还。四年二月十日,绛晨兴视事,召募卒,以诏旨喻而遣之,仍给以廪麦,皆怏怏而退。监军使杨叔元贪财怙宠,怨绛不奉己,乃因募卒赏薄,众辞之际,以言激之。募卒因监军之言,怒气益甚,乃噪聚趋府,劫库兵以入使衙。绛方与宾僚会宴,不及设备。闻乱北走登陴,衙将王景延力战以御之。兵折矢穷,景延死。绛乃为乱兵所害,时年六十七。绛初登陴,左右请绛缒城,可以避免,绛不从。
(节选自《旧唐书·李绛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遗表请以子从谏嗣袭/将吏诣阙论请/绛密奏请速除近泽潞四面将帅一人/以充节度令倍程赴镇使/从谏未及拒命/新使已到/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B. 遗表请以子从谏嗣袭/将吏诣阙论请/绛密奏请速除近泽潞四面将帅一人/以充节度/令倍程赴镇/使从谏未及拒命/新使已到/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C. 遗表请以子从谏嗣袭/将吏诣阙论请绛密奏/请速除近泽潞四面将帅一人/以充节度/令倍程赴镇/使从谏未及拒命/新使已到/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D. 遗表请以子从谏嗣袭/将吏诣阙论请绛密奏/请速除近泽潞四面将帅一人/以充节度/令倍程赴镇使/从谏未及拒命/新使已到/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制诰,官名,掌管草拟诏令;诰,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或帝王任命、封赠的文书。
B. 南面,古代朝堂上君王坐北朝南,大臣位于南面跪拜奏事,故用“南面”指大臣上朝。
C. 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按品级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D. 道,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的道初为监察区,后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绛尽心国事,关注民生。李锜被诛后,朝廷打算运走其被没收的家财;李绛认为这不是遏制叛乱、安抚困穷的做法,主张将钱帛留下,代替贫苦民户的租税。
B. 李绛忠诚刚直,尽心匡谏。他曾极力抨击中官放纵恣肆、方镇奉迎进献之事;有朝臣被奸人排挤、陷害而贬黜时,他每每秘密奏疏为之辩诉,都使其得到宽恕对待。
C. 李绛善于谋略,颇有才干。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后,军中立大将田兴掌管军事,田兴最终以六州之地归顺朝廷而没有叛乱,这与李绛的经营谋划密不可分。
D. 李绛遭遇兵变,以身殉职。西蜀遭南蛮入侵,他募兵前往增援,后蛮军退却,他奉诏遣散募兵,监军使杨叔元趁机挑动募兵作乱,他拒不答应乱兵要求而遇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刚肠嫉恶,贤不肖太分,以此为非正之徒所忌。
(2)募卒因监军之言,怒气益甚,乃噪聚趋府,劫库兵以入使衙。
【答案】10. B 11. B 12. D
13. (1)然而内心刚直痛恨邪恶,对待贤能的人与不贤能的人态度太分明,因此被邪恶的人忌恨。
(2)招募的士兵因为监军的话,怒气更加旺盛,于是喧噪聚集涌向府库,抢夺府库中兵器冲进节度使衙门。
参考译文:
李降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拜监察御史,以本官充任翰林学士,升本司郎中、知制诰。均未离朝任职,勤勉不息以匡救劝谏为己任。宪宗即位时,叛臣李锜聚兵于浙右。李锜被诛后,朝廷将发车运取其被没收的家财,李降上言道:“李锜凶顽狡诈背叛朝廷,僭越放纵勒索百姓,剥夺六州之人,积成一道之苦。现在辇运钱帛,就不是什么制叛乱、安抚困穷了。伏望圣慈,将没收之钱帛一并赐予本道,顶替贫苦民户今年租税。”宪宗嘉许他。后来李绛因在浴堂北廊奏对,极力抨击中官放纵恣肆、方镇奉迎进献之事,宪宗恼怒,李绛上前辩说不已,道:“他们作威作福太甚,上损盛朝,所以臣不敢不论奏。宪宗见他十分诚挚,缓和了脸色抚慰他道:“真正是忠诚守节之臣哪。他日为众官之长,亦须如此。”于是授以中书舍人。皇上亲自为李绛择一良笏赐给他。前后朝臣裴武、白居易等,往往被奸人排斥陷害,朝廷特意加以贬黜。李绛每每以秘密奏疏为之辩诉,皆获宽故。那年秋天,魏博节度使回季安死,其子田怀谏年幼力弱,军中立其大将田兴,让他主持军事,田兴最终以六州之地归顺朝廷。此事经营策划,皆出于李绛之计谋。宝历初,入朝任尚书右仆射。二年九月,昭义节度使划悟去世,临终留表请求让其子刘从谏承袭官职,将吏们抵宫门奏请。李绛秘密奏请立即任命靠近泽路四方的将帅一人,充任节度使,令其兼程赴镇,使刘从谏来不及抵拒诏命,新使已到,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但此时字相李逢言已受刘从谏贿略,皆奏请让刘从谏为节度使留后,故皇上不能采纳李绛之主张。李绛进退仕途均奉行正道,一时名望颇大。然而内心刚直痛恨邪恶,对待贤能的人与不贤能的人态度太分明,因此被恶的人忌恨。出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三年冬,南蛮进犯西蜀,李绛奉诏赴西蜀救援。李绛在本道招募兵卒千人赴蜀,行至中途,蛮军已退,所募兵卒皆返回,大和四年二月十日,李绛晨起理事,召集募卒,说根据诏令遣返他们,依例发给粮饷,募卒一个个快快而退。监军使杨叔元贪财恃宠,怨恨李绛不奉敬自已,于是趁募卒嫌赏赐微薄,众口喧壤之际,用言辞刺激他们。招募的士兵因为监军的话,怒气更加旺盛,于是喧嗓聚集涌向府库,抢夺府库中兵器冲进节度使衙门。李绛正与暮僚会宴,来不及防备。听说叛乱立即朝北奔逃登上女墙,衙将三景延力战以抵御乱兵。兵刃折断箭支用尽,王景延战死,李绛亦遭乱兵杀害,时年六十七。李绛刚登上女墙时,左右将校请他缒城出走,可以避免凶祸,李绛不从。
-
【原题】:寄题叶路分与君楼如今若肯从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太宗赐陈希夷诗也
-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出处】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注释】①五花连钱:五花与连钱都是指马斑驳的毛色,一说,五花连钱都是 指名贵的马。②草檄:起草讨伐
-
客事 庄稼人之间的客事不过两种,嫁娶,丧事,而不管是婚丧嫁娶这四个字,还是红白喜事这四个字,都把丧事轻轻的藏匿在喜事中间,仿佛某种刻意的避开和不想表达,可是它又确确实实是客事当中很大的一件事,除过这两
-
谒老君庙全文: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谒老君庙全文翻译:老祖宗李耳心怀慈悲,怜悯百姓,留下一部《道德经》。如今,当我步入他的寺庙
-
乔吉《元曲作品选》题解|注释|鉴赏乔吉乔吉(1280—1345),元代后期著名曲家。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原籍太原(今属山西)人,后流寓杭州,终生不仕,流落江湖,而寄情诗酒,自称
-
有创意的A到Y之间的英语谚语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
1.Amother‘sloveneverchanges. 母爱永恒。 2.Beautyliesinthelove‘seyes. 情人眼里出西施。 3.Confidenceinyourselfisthe
-
原文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
-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在秦统一中国的刀光剑影中先后烟消云散,最后灭亡的应是公元前221年的齐国。最近,偶尔查阅史料,方才发现这个人所共知的常识其实是个错误,因为还有一个诸侯国即使在秦始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平坦的草地尽头是青山,而你的远行人,更比青山远,你想看上一眼,可怎么会看得见。 [出典]北宋欧阳修《踏莎行》 注: 1、《踏莎行》欧阳修
-
蓦山溪·梅洗妆真态,不假铅华御。竹外一枝斜①,想佳人、天寒日暮②。黄昏院落,无处着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月边疏影,梦到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