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新唐书·李大亮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52:06阅读:132

新唐书

原文:

  李大亮,京兆泾阳人。有文武才略,性忠谨,外若不能言,而内刚烈。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李密寇东都,玉战败,大亮被禽。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遂定交。 

  高祖入关,走亮自归,授土门令。方岁饥,境多盗贼。大亮招亡散,抚贫瘠,卖所乘马,稍稍资业之,劝垦田,岁大热。间出击盗,所至辄平。贞观初,出凉州都督。时突厥亡,帝进欲怀四夷,诸部降者,人赐袍一领、帛五匹,首领拜将军、中郎将,列五品者赢百员。又置降胡河南。诏火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使以绥大度设、拓设、泥熟特勒及七姓种落之未附者,峙粮碛口赈其饥。大亮上言:“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中国,天下本根,四夷犹枝叶也。残本根,厚枝叶,而曰求安,未之有也。臣以为诸藩请附者,宜羁縻受之,使居塞外,畏威怀德,永为籓臣。河西积困夷狄,州县萧条,加因隋乱,残耗已甚。臣愚愿停招慰,省劳役,使边人得就农畮,此中国利也。”帝纳其计。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会讨吐谷浑,为河东道行军总管,与李靖俱出北道,与虏遇蜀浑山,太战,破之,俘其名王,获杂畜数万。拜右卫大将军。 

  晋王为皇太子,帝诏大亮兼右卫率,又兼工部尚书,身三职,宿卫两宫。每番直,常假寐。帝劳曰:“公在,我得酣卧。”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弼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乃言于帝曰:“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愿悉臣官爵授之。”帝为迁弼中郎将、代州都督。世皆贤大亮能报,而多弼不自伐也。十八年,卒,年五十九。将敛,家无珠玉为含。惟贮米五斛、布三十端。帝哭为恸,谥曰懿,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 

注:古代丧葬之礼俗:以米及具填死者口中,谓之“含饭”。天子、贵族可含珠玉等。

译文:

  李大亮是京兆泾阳人。有文武才干和谋略,个性忠厚谨慎,从外表上看好像不善言辞,但内心刚正忠烈。隋朝末年,暂任庞玉军中行军兵曹一职。李密(叛乱)进攻东都,庞玉战败,大亮被擒。叛将张弼认为他与众不同,被抓的一百多人都被杀了,唯独释放了大亮。请进府里与他交谈,就决定与他结交。 

  唐高祖入关,大亮主动归附,被授予土门令。当时正好遇上年成歉收,境内盗贼大起。大亮召集逃亡流散的人,安抚贫穷的人,卖掉自己所骑的马,随即资助他们,鼓励百姓开垦农田,那年粮食丰收了。有时出兵打击盗贼,所到之处都平息了贼患。贞观初年,出任凉州都督。当时突厥被消灭,唐太宗就想安抚各地的少数民族,投降的各部,每人赐一领袍、五匹帛,首领授予将军、中郎将官职,位列五品官职的有百人。又把投降的胡人安置在黄河以南。太宗下令任命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出使安抚大度设、拓设、泥熟特勒及七姓种落未归附的部族,在碛口准备好粮食救济他们度过饥荒。大亮上书说:“我听说想安抚远方的人一定要从安抚近旁的人开始。中原是天下这棵大树的根,各地的少数民族是枝叶。损害根本,优待枝叶,来求得国家安定,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我认为那些自愿请求归附的部族,应该牵制利用他们,让他们留守塞外,敬畏您的威望,感怀您的恩德,永远做守卫国家的边臣。黄河以西的大片地区,多年来被少数民族困扰,州县萧条,加上因为隋末的动乱,财力损耗得厉害。臣的愚见是停下安抚未归附的部族的工作,减少劳役,使边地的百姓能从事农业生产,这(才)是有利于国家的事。”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议。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恰逢讨伐吐谷浑,任河东道行军总管,与李靖一起从北路出兵,与敌兵在蜀浑山相遇,双方展开激战,大败敌兵,俘虏了名王,缴获数万头牲畜。大亮被提拔为右卫大将军。 

  晋王被立为太子,太宗诏令大亮兼任右卫率,又兼工部尚书,身兼三职,在宫中值宿警卫。每次轮到他值班,常常不脱衣帽只是坐着打盹。太宗慰劳他时说:“有你在,我能睡个安稳觉。”因为张弼曾经让他免去一死,到他显贵时,总想着如何报答张弼。当时张弼担任将作丞,躲避不见大亮,大亮找不到张弼。有一天,大亮在路上认出了张弼,就拉着张弼哭起来。把自家的财产全都推让给张弼,张弼拒不接受。大亮就对太宗说:“我能够侍奉陛下您,全是张弼的力量啊,我愿意把自己的官职爵位全让给张弼。”唐太宗因此升任张弼为中郎将、代州都督。世人都称赞大亮能知恩图报,而且赞扬张弼能够不夸耀自己。贞观十八年,大亮去世,时年五十九岁。为他穿衣入棺时,家里拿不出珠玉给他含在嘴里,只能在棺中放了五斛米、三十端布。太宗悲痛大哭,赐予他谥号懿,并赐他在昭陵陪葬。

相关练习:    《新唐书·李大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岁因大稔 稔:庄稼成熟。

B. 讽大亮献之 讽:嘲讽。

C. 深乖昔旨 乖:违背。

D. 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3分)

① 以惠政闻 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 ④ 我便通夜安卧

⑤ 而居处卑陋 ⑥ 哭之甚恸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 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 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2)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4.(3分)【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析】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5.(3分)【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①表现李大亮的行政能力;⑤表现李大亮生活俭朴不求奢华;⑥太宗的“哭之甚恸”不能简单认定是因为李大亮的“忠谨”。

6.(3分)【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李大亮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之前的事。

7.(10分)【参考答案】(1)(5分)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多”、“衣冠”、“破亡”、“以……为”,每译对一处给1分,语意完整给1分)

(2)(5分)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

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诸”、“持”、“推”、“遗”,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语意完整给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参考译文】

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帅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国朝,担任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属县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用开垦土地劝勉人们,当年就获大丰收。他亲自搜捕盗贼,所攻打之处总能平定。当时太宗位居藩镇,巡视安抚北部地区,听说他的事迹而赞叹。那以后,胡人侵犯边境,李大亮部众少不能抵挡,就单人匹马到敌人军营,叫来敌人的主帅,把祸福向他讲明,胡人感动悔悟,互相带着前前后后投降的有一千多人,属县境内因此太平。高祖非常高兴,按照功劳赏赐他奴婢一百人。李大亮对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全都放走了。

贞观元年,他离开都城担任凉州都督,凭借仁爱宽厚的治理闻名。曾经有宫里来的使者到了凉州,见到凉州有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陛下很久就不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他自己擅自做主,这说明派遣的不该是这样的人。”

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贞观十七年,晋王成为皇太子,东宫太子的属官,都大规模从重臣里选拔。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值宿保卫两宫,特别被亲近和信任。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一定整宿不脱衣服小睡。太宗曾经慰劳他说:“到了你夜里值班,我就整晚上都能安睡。”他就像这样被信任。李大亮虽地位名望显赫,但住处地势低洼狭小简陋,衣服俭朴随意。至于本性忠诚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他常常想起张弼的恩惠,却一直不能报答。张弼当时担任将作丞,自己隐藏不说。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李大亮对太宗说:“我有今天的荣耀,是张弼的帮助啊。”太宗于是就提拔张弼担任中郎将,不久担任代州都督。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他去世时五十九岁。

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为他在另外的临时住处表达哀思,为他哭得特别悲痛,停止处理朝政三天。追封他为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叫懿,陪葬在昭陵。


新唐书

李大亮,京兆泾阳人。祖琰,为魏度支尚书。大亮有文武才略,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高祖入关,大亮自归,授土门令。秦王行北境,下书奖劳,赐马五乘,帛五十段。顷之,胡贼大至,大亮度不能拒,乃单马诣营说豪帅,为分别祸福,贼众感服,遂相率降。大亮杀所乘马与之食,至步而返。帝闻之悦,擢金州总管府司马。王弘烈据襄阳,诏大亮安抚樊、邓, 因图之,进击,下十余城。迁安州刺史。复使徇广州,至九江,会辅公祏反,以计禽其将张善安。公祏方围猷州,刺史左难当固守,大亮率兵击走之。迁越州都督。贞观初,徙交州,封武阳县男.。召授太府卿,复出凉州都督。尝有台使见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绝 畋猎久矣,而使者求鹰。信陛下意邪,乃乖昔旨;如其擅求,是使非其才。”太宗报书曰:“ 有臣如此,朕何忧!古人以一言之重订千金,今赐胡瓶一,虽亡千镒,乃朕所自御。”又赐荀 悦《汉纪》,曰:“悦论议深博,极为政之体,公宜绎味之。”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会 讨吐谷浑,与李靖俱出北道,与虏遇蜀浑山,大战,破之,进爵为公。十八年,幸洛阳,诏副 房玄龄居守。玄龄称“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俄寝疾,帝亲和药,驿.赐之。临终,叹 曰:“吾闻男子不死妇人手!”命屏左右,言终卒,年五十九。将敛,家无珠玉为含.,惟贮米五斛、布三十端。帝哭为恸。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初破公祏以功赐奴婢百口谓曰而曹皆衣冠子女不幸破亡吾何忍录而为隶乎纵遣之。后破吐谷浑,复赐奴婢百 五十口,悉以遗亲戚。殁后,所育孤姓为大亮行服如所亲者十余人。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初/破公祏以功/赐奴婢百口/谓曰/而曹皆衣冠子女/不幸破亡/吾何忍录/而为隶乎/ 纵遣之 

B. 初破公祏以功/赐奴婢百口/谓曰/而曹皆衣冠/子女不幸破亡/吾何忍录而为隶乎/纵遣之 

C. 初/破公祏/以功赐奴婢百口/谓曰/而曹皆衣冠子女/不幸破亡/吾何忍录而为隶乎/纵遣之 

D. 初破公祏/以功赐奴婢百口/谓曰/而曹皆衣冠/子女不幸破亡/吾何忍录而为隶乎/纵遣之 

11.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署,古代官员代理或暂任、试任某一官职。 

B. 男,即男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中的一个等级。 

C. 驿,指专供传递公文中途休息、换马地方,也指供官府或朝廷传递公文的马。 

D. 含,古代丧葬时只能用珍珠或金钱放在死人口里,也叫“含口”或“含殓”。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李大亮智勇双全,面对敌众我寡的险境,他独闯敌营面见敌帅,晓谕祸福,并以真诚之举感化敌人归顺。 

B. 李大亮忠君爱国,他对朝廷使者求鹰一事上表进谏,受到了太宗的赞扬,并得到了太 宗的赏赐与勉励。 

C. 李大亮忠诚尽责,无论是独当一面率军征战,还是协助同僚开展工作,都能竭尽全力, 成绩斐然,深受赞誉。 

D. 李大亮位高权重却仁爱清廉。他释放了朝廷赏赐的所有奴婢,亲自抚养亲族的孤儿, 去世后可谓家无余财。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复使徇广州,至九江,会辅公祏反,以计禽其将张善安。 

(2) 古人以一言之重订千金,今赐胡瓶一,虽亡千镒,乃朕所自御。 

参考答案 

10、C 

11、D 

12、D 

13.(1)高祖又命令李大亮去攻取广州,军队进入了九江,遇到了辅公祏叛乱,李大亮 用计活捉了他的部将张善安。 

(“使”“以”“禽”各 1 分;“徇广州”“会辅公祏反”大意各 1 分。) 

(2)古人认为语言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字千金来形容。现在我赏赐你一个胡瓶,它虽然没有千金那么贵重,却是我自己使用的爱物。 

(“以”“虽”“亡”各 1 分,“一言之重订千金”“乃朕所自御”大意各 1 分。) 


新唐书

李大亮,京兆泾阳人。有文武才略,性忠谨,外若不能言,而内刚烈。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李密寇东都,玉战败,大亮被禽。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遂定交。 

高祖入关,走亮自归,授土门令。方岁饥,境多盗贼。大亮招亡散,抚贫瘠,卖所乘马,稍稍资业之,劝垦田,岁大热。间出击盗,所至辄平。贞观初,出凉州都督。时突厥亡,帝进欲怀四夷,诸部降者,人赐袍一领、帛五匹,首领拜将军、中郎将,列五品者赢百员。又置降胡河南。诏火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使以绥大度设、拓设、泥熟特勒及七姓种落之未附者,峙粮碛口赈其饥。大亮上言:“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中国,天下本根,四夷犹枝叶也。残本根,厚枝叶,而曰求安,未之有也。臣以为诸藩请附者,宜羁縻受之,使居塞外,畏威怀德,永为籓臣。河西积困夷狄,州县萧条,加因隋乱,残耗已甚。臣愚愿停招慰,省劳役,使边人得就农畮,此中国利也。”帝纳其计。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会讨吐谷浑,为河东道行军总管,与李靖俱出北道,与虏遇蜀浑山,太战,破之,俘其名王,获杂畜数万。拜右卫大将军。 

晋王为皇太子,帝诏大亮兼右卫率,又兼工部尚书,身三职,宿卫两宫。每番直,常假寐。帝劳曰:“公在,我得酣卧。”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弼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乃言于帝曰:“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愿悉臣官爵授之。”帝为迁弼中郎将、代州都督。世皆贤大亮能报,而多弼不自伐也。十八年,卒,年五十九。将敛,家无珠玉为含。惟贮米五斛、布三十端。帝哭为恸,谥曰懿,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 

注:古代丧葬之礼俗:以米及具填死者口中,谓之“含饭”。天子、贵族可含珠玉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劝垦田,岁大熟 劝:鼓励 

B.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 绥:占领 

C.臣愚愿停招慰,省劳役 省:减轻 

D.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 

5.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李大亮“文武才略”的一组是(3分) 

①间出击盗,所至辄平 ②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 ③为剑南道巡省大使 

④每番直,常假寐 ⑤与虏遇蜀浑山,大战,破之⑥家无珠玉为含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丹) 

A.大亮有文武才略。他曾上书皇上停下安抚未归附的部族的工作,使边地的百姓能从事农业生产,皇上接受了他的建议。 

B.大亮忠心奉主。每次轮到他值班,只是坐着打盹,太宗慰劳他时说:“有你在,我能睡个安稳觉。” 

C.大亮知恩图报。显贵时,总想着如何报答曾免他一死的张弼,甚至想把自已的官职爵位全让给张弼,受到皇上的称赞。 

D.大亮为官清廉。去世后,为他穿衣入棺时,家里拿不出珠玉给他含在嘴里,太宗因此悲痛大哭。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5分) 

(2)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5分) 

参考答案: 

4.B 5.C 6.C 

7、(1)(5分)译文:叛将张弼认为他与众不同,被抓的一百多人都被杀了,唯独释放了大亮,请进府里与他交谈。(“异之”1分;“就执”1分;“引”1分。大意2分) 

(2)(5分)译文:有一天,大亮在路上认出了张弼,就拉着张弼哭起来。把自家的财产全都推让给张弼,张弼拒不接受(“诸”1分;“涂”1分;“持”1分。大意2分) 

二: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岁因大稔稔:庄稼成熟。 

B. 讽大亮献之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C. 深乖昔旨乖:违背。 

D.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鞠:亲自。 

1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3分) 

① 以惠政闻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④ 我便通夜安卧 

⑤ 而居处卑陋⑥ 哭之甚恸 

A. ①④⑤B. ①③⑥C. ②③④D. ②⑤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C. 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D. 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13. 把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4分) 

(2)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4分) 

(3)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4分) 

参考答案 

10.(3分)D 鞠:养育,抚育 

11.(3分)C 【解析】①表现李大亮的行政能力;⑤表现李大亮生活俭朴不求奢华;⑥太宗的“哭之甚恸”不能简单认定是因为李大亮的“忠谨”。 

12.(3分)B 【解析】李大亮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之前的事。 

13.(12分)(1)(4分)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衣冠”、“破亡”、“以……为” “何”,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他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诸”、“持”、“推”、“遗”,每译对一处给1分,] 

(3)(4分)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贤” (意动用法)、 “多” (称赞,赞美) 、“自伐” (伐,夸耀,提宾句)、“寻”,各1分,〕 

参考译文 

李大亮是京兆泾阳人。有文武才干和谋略,个性忠厚谨慎,从外表上看好像不善言辞,但内心刚正忠烈。隋朝末年,暂任庞玉军中行军兵曹一职。李密(叛乱)进攻东都,庞玉战败,大亮被擒。叛将张弼认为他与众不同,被抓的一百多人都被杀了,唯独释放了大亮。请进府里与他交谈,就决定与他结交。 

唐高祖入关,大亮主动归附,被授予土门令。当时正好遇上年成歉收,境内盗贼大起。大亮召集逃亡流散的人,安抚贫穷的人,卖掉自己所骑的马,随即资助他们,鼓励百姓开垦农田,那年粮食丰收了。有时出兵打击盗贼,所到之处都平息了贼患。贞观初年,出任凉州都督。当时突厥被消灭,唐太宗就想安抚各地的少数民族,投降的各部,每人赐一领袍、五匹帛,首领授予将军、中郎将官职,位列五品官职的有百人。又把投降的胡人安置在黄河以南。太宗下令任命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出使安抚大度设、拓设、泥熟特勒及七姓种落未归附的部族,在碛口准备好粮食救济他们度过饥荒。大亮上书说:“我听说想安抚远方的人一定要从安抚近旁的人开始。中原是天下这棵大树的根,各地的少数民族是枝叶。损害根本,优待枝叶,来求得国家安定,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我认为那些自愿请求归附的部族,应该牵制利用他们,让他们留守塞外,敬畏您的威望,感怀您的恩德,永远做守卫国家的边臣。黄河以西的大片地区,多年来被少数民族困扰,州县萧条,加上因为隋末的动乱,财力损耗得厉害。臣的愚见是停下安抚未归附的部族的工作,减少劳役,使边地的百姓能从事农业生产,这(才)是有利于国家的事。”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议。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恰逢讨伐吐谷浑,任河东道行军总管,与李靖一起从北路出兵,与敌兵在蜀浑山相遇,双方展开激战,大败敌兵,俘虏了名王,缴获数万头牲畜。大亮被提拔为右卫大将军。 

晋王被立为太子,太宗诏令大亮兼任右卫率,又兼工部尚书,身兼三职,在宫中值宿警卫。每次轮到他值班,常常不脱衣帽只是坐着打盹。太宗慰劳他时说:“有你在,我能睡个安稳觉。”因为张弼曾经让他免去一死,到他显贵时,总想着如何报答张弼。当时张弼担任将作丞,躲避不见大亮,大亮找不到张弼。有一天,大亮在路上认出了张弼,就拉着张弼哭起来。把自家的财产全都推让给张弼,张弼拒不接受。大亮就对太宗说:“我能够侍奉陛下您,全是张弼的力量啊,我愿意把自己的官职爵位全让给张弼。”唐太宗因此升任张弼为中郎将、代州都督。世人都称赞大亮能知恩图报,而且赞扬张弼能够不夸耀自己。贞观十八年,大亮去世,时年五十九岁。为他穿衣入棺时,家里拿不出珠玉给他含在嘴里,只能在棺中放了五斛米、三十端布。太宗悲痛大哭,赐予他谥号懿,并赐他在昭陵陪葬。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张中丞传后序 (韩愈)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

  • 贾岛文言文诠释

    贾岛文言文诠释   篇一:贾岛推敲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贾),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 推 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

  • 高一语文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高一语文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高一文言文学习比初中不一样,除了背诵,积累语言材料外,还要引导学生积累文言字词和语句的相关知识。为此,下面我们看看应该怎样可以更好的学习文

  •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七节原文及译文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七节【原文】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译文】孟子说:“懂得中庸的教导不懂得中庸的,有本事的教导

  • 卢象升《渔家傲·搔首问天摩巨阙》忧国之情词作

    崇祯九年清兵入侵,他总督宣大山西。这首词作于清兵退后他督师还镇途中。此词慷慨悲壮,抒发满腔的忧国之情与报国之志,诚是饱蘸血泪、壮怀激烈的英雄之歌。">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一节原文及译文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一节【原文】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夭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

  •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阅读答案及翻译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①,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郎②,寻谪监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意思翻译】望前看,看不到古代的明君、贤士和英才;望后看,见不着事业上的有志者开往继来。想到这永恒的天地、

  •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阔与言长》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阔与言长》经典解读 境阔与言长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诗、词这两种文体,由于受到唐宋朝代的影响,一个端庄,一个

  •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长干行二首 其二李白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