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明史·杨最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47:38阅读:555

明史

原文: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主事。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尚书李鐩劾之,有诏复往。最乃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徵。从之。

  历郎中,治水淮、扬。值世宗即位,上言:“宝应汜光湖西南高,东北下。而东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霪风厉,辄冲决,阴阻运舟,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其次于缘河树杙数重,稍障风波,而增旧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数年。若但窒隙补阙,苟冀无事,一遇霪潦,荡为巨浸,是为无策。”部议用其中策焉。出为宁波知府。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

  世宗好神仙。给事中顾存仁等皆以直谏得罪。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帝立召与语,大悦。朝用言:“帝深居无与外人接,则黄金可成,不死药可得。”帝益悦,谕廷臣令太子监国,“朕少假一二年,亲政如初。”举朝愕不敢言。最抗疏谏曰:“陛下春秋方壮,乃圣谕及此,不过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栖澡练者所为,岂有高居黄屋紫闼,靡衣玉食,而能白日翀举者?臣虽至愚,不敢奉诏。”帝大怒,立下诏狱,重杖之,杖未毕而死。

最既死,监国议亦罢。明年,勋以罪瘐死。朝用诈伪觉,亦伏诛。隆庆元年,赠最右副都御史,谥忠节。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

译文: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主事。到山西督促交纳拖欠的租税,对老百姓的贫困非常同情,没有奏请皇上就返回了。尚书李鐩弹劾他,皇上诏令他再去。杨最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力陈奏年成不好老百姓的贫困情况,请求延缓征收赋税。皇上应允了他的请求。

  历任郎中。曾治理淮河和扬子江水患。正赶上明世宗即位,向皇上进言说:“宝应汜光湖西南高,东北低。东北的堤岸高出水面不过三尺,到了雨大风急的时候,就会决口,影响船只运输,良田都会遭受灾害。应该像当年白圭修筑高邮的康济湖大堤一样,专门任命大臣修筑内河,加高旧堤作为外层的屏障,可以确保一百年没有水患,这是上等的对策。其次是在沿河边钉多重木桩,能稍微阻碍风波,增加旧堤厚度,不要过于低矮,也可以支撑多年。如果只是堵塞缝隙和弥补缺口,希望暂时无事,一旦久雨成涝,积成大水,这就没有对策了”。工部分析研究后,决定采纳他的第二条建议。后来出任宁波知府。请示皇上允许浙东的老百姓停止交纳财物.下令全部以银子来代替,老百姓觉得非常方便。

  明世宗喜好神仙,给事中顾存仁等都因直言进谏而获罪。正巧有个叫段朝用的方士,把自己炼造的白金器具百余件通过郭勋向皇上进献,说用这盛饮食物品,供奉祭品,就可以请来神仙。皇上立即召来与他交谈,十分高兴。段朝用说:皇上住在深宫里不要与外人接触,就会炼成黄金,得到长生不老的药。皇上更加高兴,下令朝内的大臣让太子监理朝政,“我暂时退隐一两年,然后和当初一样管理朝政。”整个朝廷上下都十分惊愕,不敢说话。杨最向皇上直言进谏说:“陛下正值壮年,却下诏令谈及这样的事,只不过见到一个方士,就想服药成为神仙。神仙是住在山中修炼的人所做的,哪里有居住在豪华的宫殿里,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精美的食物,却能在白天飞上天的呢?我即使十分愚蠢,也不敢照旨行事。”皇上大怒,立即下诏将杨最关进监狱,重施杖刑,杖刑还没有结束,杨最就死了。

  杨最死后,太子监国的提议也没有实行。第二年,郭勋因罪在狱中病死,段朝用的骗术也被识破,后被处死。隆庆元年,封杨最为右副都御史,谥号忠节。

相关练习: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主事。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尚书李鐩劾之,有诏复往。最乃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徵。从之。

历郎中,治水淮、扬。值世宗即位,上言:“宝应汜光湖西南高,东北下。而东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霪风厉,辄冲决,阴阻运舟,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其次于缘河树杙数重,稍障风波,而增旧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数年。若但窒隙补阙,苟冀无事,一遇霪潦,荡为巨浸,是为无策。”部议用其中策焉。出为宁波知府。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

世宗好神仙。给事中顾存仁等皆以直谏得罪。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帝立召与语,大悦。朝用言:“帝深居无与外人接,则黄金可成,不死药可得。”帝益悦,谕廷臣令太子监国,“朕少假一二年,亲政如初。”举朝愕不敢言。最抗疏谏曰:“陛下春秋方壮,乃圣谕及此,不过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栖澡练者所为,岂有高居黄屋紫闼,靡衣玉食,而能白日翀举者?臣虽至愚,不敢奉诏。”帝大怒,立下诏狱,重杖之,杖未毕而死。

最既死,监国议亦罢。明年,勋以罪瘐死。朝用诈伪觉,亦伏诛。隆庆元年,赠最右副都御史,谥忠节。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

B.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

C.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

D.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徵”,在古代是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徵”和“征”是两个字,但都有“征收赋税”的意思。在本文中指“征收赋税”。

B.“部议”,旧时指中央各部内的决定。在文中指的是户部部内的决定。

C.“方士”,即方术之士,古代称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在周朝被赐予同名官职。后来泛指从事医、卜、星、相类职业的人。

D.“监国”,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最体恤百姓。他到山西催缴租税,看到百姓的贫困状况,于心不忍,没有向皇上请示就返回了。他请求皇上改变浙东百姓交纳财物的方式,以适应百姓的需要。

B.杨最颇有见识。他曾负责治理淮水、扬子江的水患,提出了三条治理宝应汜光湖的对策,最后中策被采纳。

C.杨最忠君直谏。明世宗喜好神仙之术,许多大臣都因直言进谏而获罪,但杨最仍不顾自身安危提出反对意见,最后遭受杖刑重罚致死。

D.杨最终得昭雪。在他死后,太子监国没有实行,郭勋畏罪自杀,而蛊惑皇上的奸臣方士也得到了惩罚。隆庆元年,杨最受到了朝廷的追封。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但窒隙补阙,苟冀无事,一遇霪潦,荡为巨浸,是为无策。(5分)

(2)陛下春秋方壮,乃圣谕及此,不过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5分)

答案:

10.选D。

11.选B。在文中指的是工部,因为前文所议之事属于水利工程。

12.选D。“郭勋畏罪自杀”错,郭勋是因罪在狱中病死。

13.(1)如果只是堵塞缝隙和弥补缺口,希望暂时无事,一旦久雨成涝,积成大水,这就没有对策了。(“但”“补阙”“霪潦”“是”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陛下正值壮年,却下诏令谈及这样的事,只不过见到一个方士,就想服药成为神仙。

(“春秋”“乃”“圣谕”“及”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主事。到山西督促交纳拖欠的租税,对老百姓的贫困非常同情,没有奏请皇上就返回了。尚书李鐩弹劾他,皇上诏令他再去。杨最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力陈奏年成不好老百姓的贫困情况,请求延缓征收赋税。皇上应允了他的请求。

历任郎中。曾治理淮河和扬子江水患。正赶上明世宗即位,向皇上进言说:“宝应汜光湖西南高,东北低。东北的堤岸高出水面不过三尺,到了雨大风急的时候,就会决口,影响船只运输,良田都会遭受灾害。应该像当年白圭修筑高邮的康济湖大堤一样,专门任命大臣修筑内河,加高旧堤作为外层的屏障,可以确保一百年没有水患,这是上等的对策。其次是在沿河边钉多重木桩,能稍微阻碍风波,增加旧堤厚度,不要过于低矮,也可以支撑多年。如果只是堵塞缝隙和弥补缺口,希望暂时无事,一旦久雨成涝,积成大水,这就没有对策了”。工部分析研究后,决定采纳他的第二条建议。后来出任宁波知府。请示皇上允许浙东的老百姓停止交纳财物.下令全部以银子来代替,老百姓觉得非常方便。

明世宗喜好神仙,给事中顾存仁等都因直言进谏而获罪。正巧有个叫段朝用的方士,把自己炼造的白金器具百余件通过郭勋向皇上进献,说用这盛饮食物品,供奉祭品,就可以请来神仙。皇上立即召来与他交谈,十分高兴。段朝用说:皇上住在深宫里不要与外人接触,就会炼成黄金,得到长生不老的药。皇上更加高兴,下令朝内的大臣让太子监理朝政,“我暂时退隐一两年,然后和当初一样管理朝政。”整个朝廷上下都十分惊愕,不敢说话。杨最向皇上直言进谏说:“陛下正值壮年,却下诏令谈及这样的事,只不过见到一个方士,就想服药成为神仙。神仙是住在山中修炼的人所做的,哪里有居住在豪华的宫殿里,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精美的食物,却能在白天飞上天的呢?我即使十分愚蠢,也不敢照旨行事。”皇上大怒,立即下诏将杨最关进监狱,重施杖刑,杖刑还没有结束,杨最就死了。

杨最死后,太子监国的提议也没有实行。第二年,郭勋因罪在狱中病死,段朝用的骗术也被识破,后被处死。隆庆元年,封杨最为右副都御史,谥号忠节。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 敞 传 【东汉】班固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

  • 虿祝文言文及译文

    虿祝文言文及译文   【原文】  虿祝  司马光  迂夫夜立于庭,拊树而虿蛰其手,捧手呤呼,痛彻于心。家人呼祝师祝之。祝师曰:“子姑勿以虿为惨烈,以为凡而藐之曰‘是恶(何)能

  • 战战惶惶

    战战惶惶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战战惶惶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战战惶惶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意思翻译、赏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

  • 送李中丞之襄州翻译注释及赏析_刘长卿古诗

    原文翻译注释⑴李中丞:生平不详。中丞:官职名,御史中丞的简称,唐时为宰相以下的要职。⑵流落:漂泊失所。征南将:指李中丞。⑶师:军队。⑷旧业:在家乡的产业。⑸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⑹三边:指汉代幽、并

  • 狱中题壁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⑴,忍死须臾待杜根⑵。我自横刀向天笑⑶,去留肝胆两昆仑⑷。注释⑴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琵琶行白居易(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 李忠元《最后一座泥草房》

    一开春,泥草房改造工程就开始了。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村民纷纷扒掉原有的泥草房,只需掏一半工程款,就可新建统一模式的砖瓦房。经过一番紧张运作,房舍很快建好了,一座座新房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可村子西头还剩

  • 司空太子太师文言文阅读题

    司空太子太师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6分)  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勣寝疾,上悉召其子弟在外者,使归侍疾。上及太子所赐药,勣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

  • 《观书有感》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