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李白)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30:33阅读:611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全文: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字词句解释:

(1)刘铄诗:"罗帐延秋月。"吕向注:"延,引也。"

(2)马融《广成颂》:"张云帆,施霓。"

(3)孟康《汉书注》:扁舟,特舟也。《唐书·地理志》:宣州宣城县有敬亭山。

(4)郭璞《江赋》:"觇五两之动静。"《韵会》:"綄,船上候风羽,楚人谓之五两。"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全文拼音版:

fàng gē yǐ dōng lóu , xíng zǐ qī xiǎo fā 。

qiū fēng dù jiāng lái , chuī luò shān shàng yuè 。

zhǔ rén chū měi jiǔ , miè zhú yán qīng guāng 。

èr cuī xiàng jīn líng , ān dé bù jìn shāng 。

shuǐ kè nòng guī zhào , yún fān juǎn qīng shuāng 。

piān zhōu jìng tíng xià , wǔ liǎng xiān piāo yáng 。

xiá shí rù shuǐ huā , bì liú rì gèng cháng 。

sī jūn wú suì yuè , xī xiào zǔ hé liáng 。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崔二》。诗以秋风、秋月、秋水、秋霜烘托别情,境界清凉。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云:“诗中称‘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当是送崔氏昆季者,非止送崔二一人也。诗又云:‘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则送别之地当在宣城,而崔氏昆季或即是崔司户文昆季也。”“崔二”或系“二崔”之误。此诗天宝十二载(753)秋作于宣城。诗中“五两”,据《韵会》:“綄,船上候风羽,楚人谓之五两。”

崔文 事迹不详。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谓天宝十二载(753)在南陵一带作。则崔文是年当在宣州司户参军任。李白又有《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崔二》,当是同年所作,诗云:“二崔向金陵,扁舟敬亭下。”则题当以《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为是,一作中的“崔二”当是“二崔”之误倒,送别之地当在宣城。

诗中人物与地名:

崔文:事迹不详。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谓天宝十二载(753)在南陵一带作。则崔文是年当在宣州司户参军任。李白又有《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崔二》,当是同年所作,诗云:“二崔向金陵,扁舟敬亭下。”则题当以《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为是,一作中的“崔二”当是“二崔”之误倒,送别之地当在宣城。

崔八丈:名不详。李白有《过崔八丈水亭》诗;又《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诗,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崔二》(“崔二”当为“二崔”之误倒)。

金陵:战国楚筑金陵邑于今江苏南京市石头山。后金陵便成为今江苏南京市的别称。李白《鼓吹入朝曲》有“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金陵歌送别范宣》有“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劳劳亭歌》有“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有“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永王东巡歌》(其四)有“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其十)有“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献从叔当涂宰阳冰》有“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宿白鹭洲寄杨江宁》有“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有“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有“渌水帝王州,金陵绕丹阳”。《留别金陵诸公》有“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金陵酒肆留别》有“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有“金陵遇太守,倒履欣逢迎”。《送萧二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有“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有“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脁望长安”。《金陵凤凰台置酒》有“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有“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金陵》(其一)有“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其二)有“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有“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金陵新亭》有“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示金陵子》有“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有“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其三)有“小妓金陵歌楚声,家僮丹砂学凤鸣”。《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有“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有“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登瓦官阁》有“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送友人游梅湖》有“暂行新林浦,定醉金陵月”。《月夜金陵怀古》有“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另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金陵白下亭留别》、《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登金陵城西北谢安墩》、《金陵望汉江》、《金陵白杨十字巷》、《题金陵王处士水亭》、《金陵听韩侍御吹笛》、《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序云:“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汉东紫阳先生碑铭》云:“闻金陵之墟”。《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云:“臣伏见金陵旧都”、“就金陵太山必安之成策”。《上安州裴长史书》云:“白本家金陵”、“便之金陵”。《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金陵名僧頵公粉图慈亲赞》。

敬亭:即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在今安徽宣州市西北郊。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有“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有“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赠宣州灵源寺冲浚公》有“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有“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寄崔侍御》有“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游敬亭寄崔侍御》有“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别韦少府》有:“洗心句溪月,清耳敬亭猿。”《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有“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观胡人吹笛》有“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宣城哭蒋征君华》有“敬亭埋玉树,知是蒋征君。”《过崔八丈水亭》有“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另有《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待御二首》、《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国学《六代乐舞》赏析

    六代乐舞 【点睛之笔】 六代乐舞亦称“六乐”或“六舞”,是中国奴隶制时期的宫廷乐舞。六部乐舞的大部分由周代以前各代的代表性乐舞整理增删而成,主要内容是为帝王歌功颂德。 【经典解读】 周初,武王

  • 韩愈《送董邵南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送董邵南序 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和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

  • 朱瑾洁《低保》

    朱散眼看着快七十的人了,头几年,村里建筑队活多,干个小工,他好歹还能找到,可现如今哪儿都控建,再加上他年岁已高,手脚不大灵便,到哪儿,人家也都不要他。没有法,朱散只能蜗居在家,地就那四五分地,打的粮食

  • 汉大赋的“见小”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论赋说“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显然是偏重汉代骋辞大赋而言,以彰显赋家的大胸襟与大书写。 "

  •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也。父自牧,举进士,能诗,至兵部员外郎。成务乾德中京府拔解,太宗素知其名,首荐之,遂中进士甲科,解褐陕州军事推官。改曹、单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太平兴国五

  • 耳边风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比喻对所听到的事毫不关心。 使用类别:用在「听而不闻」的表述上。 耳边风造句:01别把师长的劝告当成耳边风,不当一回事! 02我们劝过小明很多次,但他全当作耳边风,以致事态越来越严重。 03

  • 最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后知识点

    最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后知识点   一、《学弈》全文翻译: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

  • 晏几道《鹧鸪天》全诗赏析

    彩袖殷勤捧玉钟,[2]当年拚却醉颜红。[3]舞低杨柳楼心月,[4]歌尽桃花扇底风。[5]从别后,忆相逢,[6]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7]犹恐相逢是梦中。 作品赏析【注释】:[1]此调取名于

  • 鲁迅《《自选集》自序》散文全文

    《自选集》自序 我做小说,是开手于一九一八年,《新青年》上提倡“文学革命”的时候的。这一种运动,现在固然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陈迹了,但在那时,却无疑是一个革命的运动。 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调是

  • 吴文英《祝英台近 除夜立春》: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年代:宋作者:吴文英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旧尊俎。玉纤曾擘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