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中都明府兄全文翻译及赏析(李白)
别中都明府兄全文: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别中都明府兄全文翻译:
你继承陶渊明的遗风,诗酒治理县政,管理中都的业绩天下传闻。
你在东楼喜开连枝兄弟的送别酒宴,我马上就要在南陌发愁,为我们的分别而悲哀。
江城的渌水在秋日的照耀下更加明媚,海上青山却遮隔着暮云。
咱们今夜大醉一场,留下夜月的明媚月光,明天再放手,可惜的是,我这只孤雁不得不离开雁群分飞了。
别中都明府兄全文拼音版注释:
wú xiōng shī jiǔ jì táo jun1 ,shì zǎi zhōng dū tiān xià wén 。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dōng lóu xǐ fèng lián zhī huì ,nán mò chóu wéi luò yè fèn 。
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chéng yú lù shuǐ míng qiū rì ,hǎi shàng qīng shān gé mù yún 。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qǔ zuì bú cí liú yè yuè ,yàn xíng zhōng duàn xī lí qún 。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别中都明府兄赏析(鉴赏):
《别中都明府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八句五十六字,表达了朋友间的别情和友谊。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隋书刘行本传文言文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丰。每以疯读为事,精力忘疲,虽衣食乏绝,晏如也。 性刚烈,有不
-
作品:《列子》 简介《列子》,又名《列子新书》,唐宋后又名《冲虚真经》、《冲虚至德真经》,相传为列御寇著,共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看,可能是晋朝的著
-
【生卒】:1320—1389【介绍】: 中古波斯诗人。父亲是伊斯法罕的商人,因破产迁家设拉子。哈菲兹自幼聪慧过人,能背诵《古兰经》,其名字的含义即为“熟背古兰经的人”。他早年丧父,靠谋生求学,研读过神
-
旧书店[英国]格·格林/著 邹海仑/译作者简介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作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在牛津大学历史系学习,当过记者,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过军情六处的官员,战后他创
-
狐鸣狗盗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狐鸣狗盗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狐鸣狗盗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生卒】:1155?—1221?【介绍】: 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早岁孤贫,一生未仕。往来于长江中下游及江淮之间,交游词客,与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都有交往。卒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
-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述而篇》 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
-
杨烈妇传 作者: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将盗[2]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3]其男女,以会[4]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
-
作者: 崔曙庭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也是官修史书,参加编撰的人很多,而主要负责人,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