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宿府翻译、赏析、拼音版(杜甫)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08:44阅读:291

宿府全文: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全文翻译:

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

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

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

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宿府字词句解释:

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梧:一作“桐”。

炬:一作“烛”。

“永夜”句:意谓长夜中唯闻号角声像在自作悲语。永夜:整夜。自语:自言自语。

中天:半空之中。

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犹辗转,指时间推移。

关塞:边关;边塞。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伶俜(pīng):流离失所。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强移”句: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幕,原是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宿府全文拼音版注释:

qīng qiū mù fǔ jǐng wú hán , dú sù jiāng chéng là jù cán 。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yǒng yè jiǎo shēng bēi zì yǔ , zhōng tiān yuè sè hǎo shuí kàn 。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fēng chén rěn rǎn yīn shū jué , guān sài xiāo tiáo xíng lù nán 。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yǐ rěn líng pīng shí nián shì , qiáng yí qī xī yī zhī ān 。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赏析(鉴赏):

此诗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清代方东树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颖,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诗人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用两句诗无法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意蕴深远。

尾联照应首联。作为幕府的参谋而感到“幕府井梧寒”,诗人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那个鹪鹩鸟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他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那饱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过来了,如今却又要到这幕府里来忍受“井梧寒”。用“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而是严武拉来的。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诗人一夜徘徊徬徨、展转反侧,心中并不安宁。

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最后两句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他辗转流离苦闷。总之,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飘泊辗转,诗风沉郁。

杜甫宿府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https://www.wywzj.cn/gushici/201807/10122.html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高三语文重点文言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重点文言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  2、蒙: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

  • 高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1、《逍遥游》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发)而飞,其翼若垂(悬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

  • 魏禧大铁椎传文言文及翻译

    魏禧大铁椎传文言文及翻译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

  • 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话说,在南宋光宗时期的有一年除夕,江南下起了大雪,在两浙吴县到吴江的运河里,一条条载着年货的船匆匆驶过。听着两岸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船夫们都在拼命地划着船,为的是尽早赶回去,全家过

  • 欧·亨利

    【生卒】:1862—1910【介绍】: 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生于一个医生家庭。欧·亨利从十五岁就在叔父的药房当学徒,二十岁时到西部牧场放了两年牛,一八八四年起,先后做过会计员、售货

  • 石鼓歌全诗意思及解析_唐代韩愈

    全诗原文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文言词  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

  • 《汉魏六朝散文·刘勰·情采》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刘勰·情采》原文鉴赏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1,非采2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3,木体实而花萼振4,文附

  • 奴隶制的商王国

    商族,子姓,我国古老的东方部落,始祖名契。从契始商部落进入父系社会,到成汤灭夏止,历经十四世,曾八次迁徙。成汤时商族发展起来而西进,与夏族冲突。灭夏之前做了充分准备,先灭夏的属国,最后与夏战于鸣条,桀

  •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阅读答案解析及参考译文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