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02:50阅读:147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出自明代石茂华的《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参考翻译

注释

①这首诗选自《万历固原州志》。此诗是作者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长城关时所作。

②嘹呖:形容雁声响亮而曼长。《宣统固原州志》、《民国固原县志》作“嘹嘹”。

③省嵬城:西夏城名。据《朔方道志》载:“省嵬山,在郡(指宁夏城)东北一百四十里黄河东岸,旧有省嵬城,横枕河滨,为防御要地,今属套地内。”省嵬城在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省嵬村,东距黄河约10公里。

④香醪:醇酒。茱萸节: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因有佩戴或头插茱萸的习俗,故又称茱萸节。茱萸,植物名,有浓烈香味,可入药。

⑤骋望:极目远望。

⑥乡关:故乡。

作者介绍

石茂华

石茂华(1521—1583),字君采,号毅庵,明中期大臣,益都(今青州)人。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任浚县(今屑河南)知县,年仅23岁。处理诉讼案件,人称公正明断。黄河泛溢,他亲率民工筑堤防洪。任扬州(治今扬州市)知府时,倭寇侵扰江淮地区,他排除严嵩义子赵文华的干扰,打退了进犯扬州的倭寇。后又历任山西按察副使、河南副使、陕西参政、按察使。1567年(隆庆元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山西。1573年(万历元年)升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此间,他数次平息了内外的兵乱,受到朝廷褒奖。后升任兵部尚书,掌南京都察院事。在巡察陕西、甘肃地区时,正值这里大饥荒,他奏准朝廷,蠲免徭赋,开仓救灾,因操劳成疾,呕血身亡。赠太子少保,谥“恭襄”。...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朱子奢简介|生平

    朱子奢(?—641)字不详,苏州吴人。生年不详,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善文辞,通春秋。隋大业中,为直秘书学士。天下乱,辞疾还乡里。武德四年(621年)随杜伏威入唐,授国子助教。贞观时,累官谏议大夫,弘

  •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出处】唐·李白《日出入行》。【意思翻译】谢荣:因发荣滋生而感谢。怨:怨恨。此联的意思是:青草不因为生长茂盛而感谢春风,林木不 因为凋零枯萎而怨恨秋天。后用来说

  • 赵母训子文言文翻译 赵母训子文言文启示

    《赵母训子》选自《续世说》。【文言文】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翻译】赵武孟起初

  • 梦见码头

    梦见码头是什么意思梦见码头,象征人生的转折点。梦见码头,表示你在不久的日子里将有一次愉快的旅行。梦到在码头上看见来往的船只,预示理想和愿望的实现。梦见船即将在码头上停泊,意味做梦人未来的生活会顺心如意

  • 李平《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原文|鉴赏

    作者: 李平 "> 千家诗《徐 俯·春游湖》题解与鉴赏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1]。 春雨断桥人不渡[2],小舟撑出柳阴来。 [作者简介] 徐俯(1075—1141), ">

  • 中国文化要义

    【4348】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2.5万字,2018年10月第1版,65元)14章:[1]绪论;[2]从中国人的家说起;[3]集团生活的西方人;[4]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5]中

  • 鸡蛋摔跟头会变成什么? 答案:导弹(倒蛋)

    脑际急转弯题目:鸡蛋摔跟头会变成什么? 脑筋急转弯解析:会变成导弹(倒蛋) 脑筋急转弯答案:导弹(倒蛋)

  • 《未展芭蕉》赏析

      丰富而优美的联想,往往是诗歌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咏物诗,诗意的联想更显得重要。钱珝这首《未展芭蕉》就是运用联想的杰作。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由未展芭蕉的形状联想到蜡烛,这并不新

  • 《华阳国志·陈寿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博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 益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