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春怨》刘方平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59:46阅读:453

作品简介《春怨》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抒发宫殡失宠的幽怨。一二句写出宫人的寂寞和内心的愁怨,住着金屋,可见曾经宠幸,如今君王不再眷顾,因此终日以泪洗面。三四句的暮春的残败景象和环境的寂寥,渲染宫人心境的凄楚。

原文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⑴,金屋无人见泪痕⑵。

寂寞空庭春欲晚⑶,梨花满地不开门。

词句注释

⑴纱窗:蒙纱的窗户。

⑵金屋:汉武帝幼时,曾对长公主(武帝姑母)说:“若得阿娇(长公主的女儿)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里指妃缤所住的华丽宫室。

⑶空庭:幽寂的庭院。欲:一作“又”。

白话译文

纱窗上的日影已经落下,黄昏正渐渐来临,华丽的宫室她一人独在,只见她满面挂着泪痕。寂寞幽深庭院里春天将尽,梨花满地,紧闭着院门。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为了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都是加重分量的写法,使为托出宫人的怨情而着意刻画的那样一个凄凉寂寞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此外,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英汉对照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SPRING HEART-BREAK

Liu Fangping

With twilight passing her silken window,

She weeps alone in her chamber of gold

For spring is departing from a desolate garden,

And a drift of pear-petals is closing a door.

作者简介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一作夜月)》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归有光《东园翁家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东园翁家传 (明)归有光 东园翁马勖者,字文远,长洲甫里人。翁蚤孤,事其母甚谨,出入必告。初好内典,有卖饧者劝令读儒书,遂通诗、易、史传。洪武中,凉国公①得罪,尸于市。翁时游京

  • 王珪《七律·上元应制》千家诗鉴赏

    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

  • 《燕歌行·秋风萧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燕歌行·秋风萧瑟曹丕【原文】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1]。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2]?贱妾茕茕[3]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

  • 抗战前期的戏剧运动与创作

    “七七”事变后,上海戏剧界成立了“中国剧作者协会”,并决定由协会在沪的会员中推举崔嵬、宋之的、陈白尘、阿英、夏衍、郑伯奇等十六人集体创作《保卫芦沟桥》。“八一三”抗战爆发后,戏剧界又组织了“上海戏剧界

  • 崔立《风儿吹过》

    楼 我是在散步的时候,认识老刘的。 一大早,在一条并不很宽的水泥路上,我从一边过来,一个中年男人从另一边过来。我往一侧让开,中年男人也往一侧让开;我往另一侧让开,中年男人也往另一侧让开。然后我俩都

  • 《废墟上的春天》鉴赏

    作者: 赵福生 胡风“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昔日,也曾象煞有介事地欣赏过。现在是

  • 钟叔河《赛金花在柏林》随笔

    赛金花在柏林赛金花一八八七至一八九一年在柏林住过两年,关于她这一段生活的情形,世人知之甚少。张德彝《五述奇》记述了带赛金花出洋的“状元星使”洪钧出使德国的经历,十二卷三十万字中,有不少赛金花的资料。本

  • 文艺美学研究·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

    文艺美学研究·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 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基本的文艺批评标准。他说: “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

  • 时今《魔幻光影》

    魔幻光影 去陕西省甘泉县“雨岔峡谷”前,犹豫再三。因为,凭多年的科学知识及经历,预知那是“砒砂岩”特有景致,有如遍地生长的夹竹桃花,展示“带毒”的美丽。可是,抵不住想象中色彩斑斓绚丽的红岩地貌诱惑,最

  • 曹刿论战节选文言文及答案

    曹刿论战节选文言文及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