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废墟上的春天》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05:02阅读:457

作者: 赵福生

胡风

“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昔日,也曾象煞有介事地欣赏过。

现在是所谓“春天”了,在这幽幽而肃肃的湖边,我还是低徊地默念着这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实,感不到古人底欢喜,也感不到古人底悲辛,只是不自觉地默念着而已。

望着渐渐高上去高上去了的长空而静肃着的事是有过的,望着漠漠长空里孤飞的鸟而静肃着的事也是有过的,但从没有独立山头向遥空虚抱的雄伟之感。所以,一切英雄梦在这里当然寻不着足迹。

这里有古老的街灯,街之上有浑浑的长天在漫漫地四垂……

春天来了么?真地来了么?然而唧唧的呢?息息的呢?

春天真地来了么?这悠悠地,如死蛇一样摊卧着的倦长的困人天气使我们呆呆的又昏昏的。

昏昏的又呆呆的,长天下是寻不出寒剑似的使人悚悚刺刺的秋水……。

一九二八,三月。

春天果然来了!在《冬之三部曲》后的两个月、胡风写出了《虚墟上的春天》。这难道就是人们(包括作者)所冀盼的“春天”么?这悠悠的,如死蛇一样摊卧着的倦长的困人天气,使人呆呆的,又昏昏的,哪里有什么莺飞草长、百卉争艳?哪里有什么春意盎然,令人神迷?远不是春天,更不是作者(包括他人)在严冬冰天中所呼唤和向往的春天!

尽管,它有渐渐高上去了的长空,有漠漠长空里孤飞的鸟,但是,它却没有雄伟之感,没有英雄气概,一切英雄梦在这里当然寻不着足迹,没有雄伟,没有英雄,甚至没有英雄梦,当然就不会有春天,不会有春天的气息,春天的色彩,春天的情绪,春天的美梦!

于是,作者想到了秋天,“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幽幽而肃肃的湖边,既感不到古人的欢喜,也感不到古人的悲辛,只是不自觉地默念着而已。

在冬天里盼望春天,在春天来到时又怀念秋天,这种心理的转移十分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人格和胸襟。他既不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平庸者,他有追求,有理想;但又不是一个脱离现实、好高鹜远的狂妄者,他心系大众,感应人生。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枣树”形象(鲁迅的《秋夜》)是他的写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杜鹃”精神是他的追求。

因此,他把春天看作是“废墟上的春天”,他把秋水比作是使人悚悚刺刺的寒剑。只有寒剑才能劈开这笼牢般的世界,只有寒剑才能迎来新世纪的第一缕晨曦。这就是雄伟,这就是英雄,和作者的英雄梦!

正因为有了秋天的支撑,在诗篇的沉重中才透露了严峻和坚毅。寒剑似的秋水,死蛇一样的天气,把散文升华到诗的意境,把诗又融入了散文的神韵,给读者的不仅是精神的激越,心灵的冲击,而且是审美的熏陶,久久的回味。

胡风的散文诗,不追求构思的精巧、词藻的华丽和旋律的优美,不,这一切,脱离作者真情实感的“美”,是作者所深恶痛绝,坚决摒弃的。他在写作中抱真守诚,坦露自己的血肉,直抒胸臆,即便为此而受人讪笑,甚或罹难遭殃,也在所不惜。这才是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诗!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战国策》节选文言文

    《战国策》节选文言文 《战国策》节选文言文1   女阿谓苏子曰:“秦栖楚王,危太子者,公也。今楚王归,太子南,公必危。公不如令人谓太子曰:“苏子知太子之怨己也,必且务不利太子。

  • 楚辞《悲回风》原文,注释与鉴赏

    悲回风 《悲回风》是《九章》中的一篇‍‌‍‍‌‍‌‍‍‍‌‍‍‌‍‍‍‌‍‍‌‍‍‍‌‍‍‍‍‌‍‌‍‌‍‌‍‍‌‍‍‍‍‍‍‍‍‍‌‍‍‌‍‍‌‍‌‍‌‍。悲,可怜‍‌‍‍‌‍‌‍‍‍‌‍‍‌‍

  • 梦到了哥哥哭怎么说

    梦见哥哥哭,得此梦,生活有好运之事,财帛丰厚,贵人运多,应多参考他人意见,得此梦情感有不利,难以稳定,多有孤独叹息之感。如做此梦,得此梦木火通明,身边多有贵人相助,彼此财运皆可有好运之征兆,此乃吉兆。

  • 少年游·垂杨门外

    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

  • 《株林》原文与鉴赏

    作者: 许彦政 【本书体例】 【原文】:胡为乎株林(1)?从夏南兮(2)!匪适株

  • 拆挂令·西陵送别·张可久

    拆挂令·西陵送别 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

  • 《与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旧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鉴赏

    【原题】:与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旧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时之所当艳者江梅海棠烂然照目可无数语纪之为书长句

  • 文言文《陈情表》的写作背景

    文言文《陈情表》的写作背景   《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七,原题作“陈情事表”,本文为大家介绍文言文《陈情表》的写作背景,欢迎阅读了解。  《陈情表》背景  西晋人

  • 用百读不厌造句七则

    【百读不厌解释】指文章或书十分精彩,读多少遍也不厌倦。厌:厌烦,厌倦,讨厌。也作“好书不厌百回读”。 【百读不厌造句】 ①这位大作家的文章真让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 ②中国的四大古典名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