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44:37阅读:469

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

出自宋代王庭筠的《谒金门·双喜鹊》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选材虽传统,但由于作者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及思妇的情感表现得极其凄婉深刻,因而令人震撼,百读不厌。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表现了闺中人急迫盼望丈夫归来又极其失望的心情。在我国民俗中以喜鹊鸣叫为吉祥。“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开元天宝遗事》)。“几”极写闺中人的惊喜,失望、复惊喜复失望。久守空房、孤寂的少妇是多么的深情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啊。双喜鹊的双字极好地衬托出少妇的孤单,真是人不如禽。“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假设旧愁可以忘记,即使旧日的愁苦都忘掉,眼前被引起的新愁烦又多得没有地方容纳了。“着”多解,这里当安置、容纳解。与该句句式相同的如北宋失调名词“苦恨春醪如水藻,闲愁无处着”,吴淑姬《小重山》词“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其中的“着”均为安置之意。(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用委婉曲折的设问,把内心的悲凉苦楚表现得缠绵绯侧淋漓尽致,堪与辛弃疾《念奴娇》的“旧恨春江流不断,旧恨云山千叠”相比美。

过片描写了景物。“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墙角的梅花凋谢了,孤零地沾在那里;几粒青而又小的梅子妆点着花的残萼。明显的暮春景色意味思妇的惜春自怜。雪,指白色的梅花,用“瘦”来形容如雪梅花,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凋零衰败。清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赞扬作者“字新”欣赏其“瘦雪”的形容。“一痕”即写孤独,又蕴含空漠无依,“墙角”是环境的冷落,也是女主人公的写照。青春而逝,红颜将老,恰如流水年华一去不再,触景伤情,其内心深处的悲凉、无助无奈跃然纸上。“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写景抒情,总括全篇,承上作结。虽然已是败花残枝,光秃秃的枝上已无花可落,寡情的东风却依然逞凶肆虐,继续摧残着孤寂无依的梅树。

此词上阕重在心理描写,对闺中人的深沉挚受、痴情盼望的刻画极其深刻。下阕重在景物,以花喻人,贴切自然。艺术上达到极高境界。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王庭筠不同于一般金人词风,“间涉幽峭之书,绵邈之音”《谒金门》是词人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介绍

王庭筠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意思翻译、赏析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出自唐代崔道融的《田上》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人和牛

  • 海马《关于“时间”的诗意书写与哲性叩问》

    沉香是贵重的香料,也是一味中药,被称为“植物中的黄金”。现在,它是一本书的名字。我与它的作者胡竞舟,认识多年,但无深交;知道她也写作,却极少阅读她的作品。在我的印象里,她是一名温婉、安静、本分、尽责且

  • 梦到了掏大便有什么征兆

    梦见掏大便,得此梦,主事业中可得他人之相助,彼此财运丰厚者,生活更有改善之机遇,切莫与他人间多有斗争之事,则财运多有困顿之迹象。如做此梦,虽有长远之规划,切莫与他人间有纠葛之事,得此梦如近期有诉讼,法

  • 陆游《示儿》全诗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琴歌李颀(qí)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词句注释⑴琴歌:听琴

  • 七哀诗

    七哀诗魏晋: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

  •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意思翻译、赏析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出自宋代谢逸的《踏莎行·柳絮风轻》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参考赏析赏

  • 国学《古代的学制》赏析

    古代的学制 【点睛之笔】 古代各类学校的学制并没有一定之规,历代也不尽相同。 【经典解读】 《礼记·学记》中记载了西周时官学的学制为:“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

  • 《贾诩传》“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贾诩有良、平之奇。 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

  • 文言文《师说》原文翻译

    文言文《师说》原文翻译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