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31:20阅读:988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出自唐代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注释

1.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2.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3.吹不尽:吹不散。

4.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5.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6.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参考赏析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读者须知,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秋歌》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创作背景

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里有《子夜四时歌》,李白这组诗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其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意思翻译、赏析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出自唐代李白的《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

  • 《阮郎归》秦观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阮郎归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①,迢迢清夜徂②。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月除③。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④。 [注释] ①丽谯(qiaacute;o)

  • 谢朓:同王主簿《有所思》

    作者: 萧华荣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 徘徊东陌 "> “张公谨,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公谨,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也。初为王世充洧州长史。武德元年,与王世充所署洧州刺史崔枢以州城归国,授邹州别驾,累除右武候长史。初未知名,李勣尉迟敬德亦言之,乃引入幕府。时太宗为

  • 《石过青渠壁间有何人者诗欲梓潼神君戒杀以从》鉴赏

    【原题】:石过青渠壁间有何人者诗欲梓潼神君戒杀以从佛神君初以孝廉举岂自污于一饮一食之间为哉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试以此语为解嘲并赋小诗呈时发县大夫一笑

  •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韦应物诗《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作者: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李白古诗拼音版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李白古诗拼音版”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淮阴书怀寄王宗成李白古诗拼音版《 淮huái阴yīn书shū怀huái寄jì王wáng宗zōng成chéng 》唐táng · 李lǐ

  • 道德机器:如何让机器人明辨是非

    【3657】道德机器:如何让机器人明辨是非(〔美〕温德尔•瓦拉赫,科林•艾伦著,王小红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8万字,2017年11月第1版,58元)△共12章:①机器道德为什么如此重要?②工程道德: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往事与流星》陈元武散文赏析

    它的亮光照耀我的窗户,我看到天神的微笑。——奥克塔维奥·帕斯一他出现在我眼前,表情木然,眼神空茫,他的脸部皮肤像风干的腊肉的表皮一样,微微透明、棕色,布满褐色的疣状突起和深深的褶皱。若干年前,我记得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