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
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
出自明代朱栴的《青杏儿·秋》
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清商应律金风至,砧声断续,笳音幽怨,雁阵惊寒。
景物不堪看,凝眸处愁有千般。秋光谈薄人情似,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隐隐青山。
参考翻译
注释
①这首词选自《宣德宁夏志》。青杏儿,词牌名。
②独凭阑干:《宁夏志笺证》(吴忠礼笺证)作“儿凭阑干”,误。
③清商:古五音之一,商声。应律:应和乐律。金风:秋风。
④砧声断续:意思是时不时传来捣衣声。砧,捣衣石。
⑤雁阵:群雁飞行的行列整齐,好像军队布阵一样。
⑥凝眸:眼神集中不流动;注视。
⑦迢迢:遥远貌。
作者介绍
朱栴
朱栴一般指朱木旃。朱栴(zhān音毡)(1378.2.6.—1438.8.23.),汉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号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出生于明朝最初的都城应天府(即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正统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1438 年.8月23日)病逝,享年61岁。逝世后,埋葬在今宁夏同心县韦州明王陵。朱栴死后,被明英宗谥曰“靖”,史称“庆靖王”、“大明庆靖王朱栴”。朱栴是庆王府第一代庆王,他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在宁夏生活45个春秋。...
-
《获麟解》的文言文翻译 《获麟解》中作者以麟设喻,说明了自己的为人及出仕的时机和意图,感慨卓有才识之士不为封建统治者所用,寄托了怀才不遇的一腔怨愤。下面是小编收集
-
作者: 李恩江 【本书体例】 沈起凤沈起凤(1741——?),字桐威,号渔、红心
-
北山独酌寄韦六全文: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门横群岫开,水凿众泉引。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坐月观宝书,
-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出自魏晋曹植的《明月上高楼》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
-
无花果树(之四)芦荻山之丘山之崖美一人走在无花果树的小径别问山之遥水之远(选自《全国诗歌报刊集萃》1989年卷)【赏析】名曰《无花果树 "> 《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篇幅短小而其旨意深远,为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阐释和发挥的空间,被后来的大儒归纳概括成“三纲领”与“八条目”,并沿用几千年。“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
-
韩退之送浮屠令纵西游序 其行异,其情同,君子与其进可也。令纵,释氏之秀者,又善为文,浮游徜徉,迹接于天下。藩维大臣,文武豪士,令纵未始不褰衣而负业,往造其门下
-
菩萨蛮 【宋】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 轻衫短帽垂杨里。 今日是何朝? 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 黄鹂一两声。
-
林逋养鹤文言文注音版《 林lín逋bū养yǎng鹤hè 》 林lín逋bū隐yǐn居jū杭háng州zhōu孤gū山shān , 常cháng畜chù两liǎng鹤hè , 纵zòng之zhī则zé飞
-
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注释及译文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