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鹊踏枝·清明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06:11阅读:42

原文

鹊踏枝·清明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①偎:紧靠着。

②黄金缕:形容嫩黄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

③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④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双飞,一作“晾飞”。以上两句是写有人弹起筝来,双燕由帘内惊起飞走。

⑤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落絮:指飘落的柳絮。

⑥ 一霎(sha):一阵子。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⑦觉来:醒来。莺乱语,一作“慵不语”。

翻译

在绿阴丛中,一座别致、幽静的小楼悄然独立,曲曲折折的栏杆紧紧依偎着碧树,两者相映成趣。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

春光明媚,晴空万里,游丝袅袅,柳絮翻飞,这已是暮春景象了,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了一阵小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作品赏析

此首词是一个深闺独居的女子流连春光,惆怅自怜之作。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这三句渲染了一种美丽而寂寞的氛围,为全词隐含的感情作了铺垫。春天来了,在幽静的庭院中,红栏碧树环绕,“偎”字显示绿树与红栏彼此交映的景象,杨柳依依,鹅黄嫩绿,轻柔飘逸;而“尽”字则写出了春光中枝条茂盛的喜悦和生命蓬勃的欢欣。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又飞去。”三句写帘内景。“谁把”两句从听觉写起,在这寂静的环境中突然响起了琮琮的筝声,闺中安栖的燕子,被筝声惊起,双双穿帘飞去了,词人把这些情景都写得优美、精致,用笔非常细腻,有力地表现出春光的明媚,给读者以十分深刻的印象,引发出丰富的情境联想。筝声之后并没有揭起垂下的帘幕,露出弹筝之人,却转写燕子穿帘双飞,以衬托弹筝者的孤独寂寞,了无知音,幽思难托。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起首三句用“满眼”领起,依然写景:满眼的游丝、缤纷的落絮、轻盈的海燕、娇美的莺语,杨柳在春风中摆动着金黄的丝缕,红杏在微雨里绽开的花瓣。所有这些优美的意象,溶在如梦如幻的清风细雨中,那些好看的颜色,动听的声音营造了一种缠绵婉转的氛围,像是温柔的手触摸到心灵的深处,轻轻地拨动着人的心弦,泛起百般的情诗词思,让闺中之人不由感慨韶华易逝,青春难驻,而自己却独守空闺,无人怜惜。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结末写女主人公因梦醒而引起的恼莺情绪。“乱”字暗示了闺中之人的心情烦乱。至于她做的是什么样的“好梦”,词人没有说明,却更耐人寻味。浓睡好梦,欢情片刻,这对于现实生活中无法相会的恋人来讲,也是聊慰其相思饥渴的方式。然而哪怕这样短暂的好梦,也偏偏被莺语惊扰,可见无论是明媚亮丽的春色,还是落花沽絮的雨景,全都成了激惹她阵阵愁绪的触媒。

这首词借用不同的场面塑造了相同的意象。上片抒写春景之中的闺妇独自把弦,下片抒写春景之中的闺妇梦中寄情;上片的环境是风和秀丽,下片的环境则是红杏细雨,上下片场面并不相同,然塑造的意象都是深闺春怨。全词景语远远超过情语,把无形的感情寓于有形的景象来表现,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词牌简介

蝶恋花,词牌名之一,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枝》,宋晏殊词改今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作品格律

六曲阑干偎碧树,

●●⊙○○●▲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

满眼游丝兼落絮,

○●⊙○○●▲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中考文言文必考渔家傲内容

    中考文言文必考渔家傲内容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一些必背的文言文更是考试中的重点。下面是有关2015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渔家傲》的内容,供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唐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

  • 《淡淡的血痕中》鉴赏

    作者: 王振铎 鲁迅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却不敢毁

  •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邡。邡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邡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

  • 文言文的练习训练

    文言文的练习训练   1。苏东坡北归  东坡①还至庾岭②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问从者曰:“宜为谁?”曰:“苏尚书③。”翁曰:“是苏子瞻欤?”曰:“是也。”乃前揖坡曰:“我闻人害

  • 战国策·犀首见梁君拼音版、注音版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战国策·犀首见梁君拼音版、注音版,欢迎阅读。战国策·犀首见梁君注音版《 犀xī首shǒu见jiàn梁liáng君jūn 》 犀xī首shǒu见jiàn梁liáng君jūn曰yuē :

  • 《望牛头寺》赏析

      该诗是杜甫往牛头山拜访鹤林禅师后,下山回望的记述。“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诗人拜见禅师后,感觉到禅机深奥高妙,犹如上山来的山经,盘旋曲折,穿云绕雾,难见真面目。描写牛头寺的景色,表示诗人对禅居

  •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

  • 绿荫斋古桂记文言文阅读

    绿荫斋古桂记文言文阅读   绿荫斋古桂记  (清)戴名世  ①距虎丘三里而近,有朱氏园林,盖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创也。园昔为田为圃,先生买而为园。园之大二百亩,凡费金钱数万。其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古诗翻译及赏析

    原文翻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