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斋古桂记文言文阅读
绿荫斋古桂记文言文阅读
绿荫斋古桂记
(清)戴名世
①距虎丘三里而近,有朱氏园林,盖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创也。园昔为田为圃,先生买而为园。园之大二百亩,凡费金钱数万。其间竹木水石、亭榭楼阁,重叠映带,极一时之盛。先生垂没而园分授诸子。于是其季子某间其东隔之绿荫斋,以读书其间,而时时召集门友赋诗饮酒,自是朱氏之园惟绿荫斋为最著。
②斋之东有古桂一株,盖百余年物,其枝四面分披而下,其中可坐数十人。每花开,召客宴集其下,绿叶倒垂,繁英密布,如幄之张,加藩之设,风劲花落,拂襟萦轴。行酒者伛而入,绕树根而周,客无不欢极情叹而去。
③天标尝导余游遍园中,台榭多倾圮矣,水或涸而石或颓矣,竹木存者十不及一二矣,苔生于牖,草环于亭,非复曩日之盛。而园中故有七松草。七松者,有松七株,盖宋、元时物。数里外望之,挺然离立云表。自先生没而七松地属某氏,某氏斧以为薪,存者仅一株,差小,以隔于朱氏之垣得免焉。呜呼!物理之盛衰,何常之有?良材异质辱于匹夫之手者多矣!吾悼七松,所以幸古桂之遇也。
22.概括第①段中“自是朱氏之园惟绿荫斋为最著”中的“是”指的是什么?(2分)
23.第②段画线句对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试对其进行赏析。(2分)
24.本文题名为《绿荫斋古桂记》,为何要在第①段写“朱氏园林”?(3分)
25.下列对“以隔于朱氏之垣得免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被搁在朱家的.院子内才免于被砍为柴。
B.把它与朱家的围墙相隔得以免于被砍为柴。
C.因它被阻隔在朱家围墙的外面才得以幸免。
D.把它阻隔在朱家围墙的外面从而得以幸免。
26.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4分)
参考答案:
22.(2分)朱家的小儿子得到绿荫斋,在这里读书交友。
23.(2分)采用四字短语的形式,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写出了宴饮时愉快的心情;或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树比作帐幔和藩篱,形象地写出了桂树的繁茂。
24.(3分)第一段写朱氏园林由繁盛到分给诸子的转变,既交代了绿荫斋古桂的由来,又为下文写朱氏园林衰败和七松被砍伐埋下了伏笔。
25.(3 分)A
26.(4分)本文借对朱家园林的破落、古桂的经历和七松遭砍伐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忧伤,表达了作者对优异人才被埋没扼杀的不平和希望良材能够得到保护的渴望。
-
流寓关华[1],已及二载。幸得栖迟泉石,不与弓旌[2]。而此中一二绅韦[3],颇知重道。管幼安之客公孙[4],惟说六经之旨[5];乐正裘之友献子[6],初无百乘之家[7]。若使戎马不生,弦歌无辍[8]
-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男,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汉族,生
-
梦见电打,得此梦,与他人间真诚相处,生活可有好运之事。得长辈辅佐者,事业可有提升之际遇,多为吉兆。如做此梦,得此梦不顺,小人在身边者,财运难以兴隆,事业多有不利之征兆。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作品赏析【注释】:
-
梦见一片汪洋,得此梦,得此梦,木克土为财,事业中多有波折之征兆,财运难以顺遂,小人运多,则有财运堪忧之象。如做此梦,与他人间多因小事彼此勾心斗角,生活有不利之意,郁结于心,发之于梦。春天梦之吉利,夏天
-
张田,字公载,澶渊人。登进士第,知应天府司录。欧阳修荐其才,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敏建策增七郡塘水,诏通判集议,田曰:“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因
-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精卫小鸟与顶天立地的巨人刑天相提并论,一种悲壮之美,千百年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沧海固然大,而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更为伟大,这正是我们民族精
-
张孝基仁爱 原文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
-
沈复《童趣》原文与翻译 沈复(1763年——1825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工诗
-
方孝孺《深虑论》文言文及翻译 《深虑论》是一篇史论。作者列举历代兴亡的史实,指出历代君王仅仅片面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而忽略了另外一些被掩盖的问题,但却将原因归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