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六月二十七日⑴望湖楼⑵醉书⑶
黑云翻墨⑷未遮⑸山,白雨⑹跳珠⑺乱入船。
卷地风来⑻忽⑼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0)。
注释
1、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2、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4、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5、遮:遮盖,遮挡。
6、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7、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8、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9、忽:突然。
10、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翻译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创作背景
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作品赏析
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文学评论
本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史称苏东坡。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 文学生产的观念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日益扩大化而出现的,马克思论述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理论在很长的时期内,为我们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变化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马
-
解铃系铃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南唐时期,法眼宗始祖法眼法师在金陵清凉寺给众僧讲佛经,希望他们潜心向佛,遵守清规戒律。法灯和尚却偏偏不爱遵守这些清规戒律,但人很聪明。法眼
-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参考翻译翻译及注
-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出自唐代韦庄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参考翻译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
狂泉 昔(1)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惟(2)国君穿(3)井而汲(4),独得无恙(5)。国人既(6)并(7)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8),共执(9)国主,
-
不识自家的文言文翻译 不识自家,也称顾履识家。形容极度愚昧,不会灵活转化的人。本文就来分享一篇不识自家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不识自家 曩有愚者,常
-
南天门偶见雷雯一位老妇一双尖尖的小脚居然也爬上了 南天门愚昧的信仰也能让人赤诚地牺牲(选自《雁》)【赏析】从一件小事,引出一个大主 "> 淹淹一息
淹淹一息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淹淹一息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淹淹一息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原题】:潼川宪司拓圃筑亭取康节语名以四春得古诗十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