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绝句·竹影和诗瘦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2:59:56阅读:228

原文

绝句

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作品译注

清瘦的竹影和着我作诗,幽幽的梅香伴着我入梦。

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作者简介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汉世老人》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汉世老人》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1、《汉世老人》文言文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⑴,侵⑵晨而起,侵夜而息⑶,营理产业,聚敛无厌⑷,而不敢自用。或人⑸从⑹

  • 文言文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

  • 《秋》鉴赏

    作者: 曹增渝 沈尹默秋风起,一日比一日恶,天气渐渐冷了,树叶渐渐黄了落了。红

  •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王禹偁始与乡贡,颢依以为学,尝以疑义质于禹偁,禹偁拒之不答。颢发愤读书,不期月,复有所质,禹偁大加器赏。 初举进士,不中第,留阙下。献疏曰:方今科名之设,若曰陛下嘉惠孤寒沉滞

  • 凯鲁亚克,杰克作品分析

    【生卒】:1922—1969【介绍】: 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生于马萨诸塞州罗威尔一个天主教家庭。父亲是印刷工人,移居加拿大的法国人后裔。凯鲁亚克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研究社会学的学校学习,与阿兰

  •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出自宋代苏轼的《江神子·恨别》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 《与殷晋安别》赏析

      陶渊明的田园诗后之学者极其推崇津津乐道而于他的赠答酬和之作则所论甚少。其实,这类作品中,也有不少绚烂多姿、光彩夺目的佳篇,《与殷晋安别》便是其中的一首。诗前小序点明此诗的写作背景。开头八句以直陈方

  • 峻青《秋色赋》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峻青 【原文】: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早晨到海边去散步,仿觉佛得那蔚蓝的大海,比前更加蓝了

  • 刘建春《椰树》散文鉴赏

    漫步在海南岛任何一个海滨,你都会看见一片片茂密繁盛的椰树,她那亭亭玉立的风姿,绰约婆娑的身影,还有那与之相映的阳光、蓝天、白云、大海、沙滩,像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成为海南最具特色的景观。但谁也没有注意发

  • “崔涣博综经术,长论议”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崔涣博综经术,长论议。十岁居父丧,毁辟加人,陆元方异之。起家亳州司功参军,累迁司门员外郎。杨国忠恶不附己,出为巴西太守。玄宗西狩,迎竭于道.帝见占奏,以为明治体,恨得之晚,房琯亦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