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2:32:00阅读:90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出自宋代李觏的《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注释

⑴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⑵望极: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⑶碧山:这里指青山。

参考赏析

赏析

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酒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碧山。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用“还被”二字唤起,障碍重重,恨重重。再说,山本可用青、绿形容,用青更符合诗的平仄要求,可是诗人却用碧字,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等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童情绪。而当苍茫的暮色遮掩住碧山,凝重压抑感也就更加强烈。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冉冉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不开。

全诗四句,分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把思想感情发挥到极致。中国古代诗词作法,有透过一层、加一倍写法。这种写法,有用在一联中的,如杜甫《夜闻觱篥》云:“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本意写行路难,再加写遍地战争,行路就更难了。又如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是如此。更多的是用若干句透过一层,如宋徽宗《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写思念故宫,故宫不见,转而梦见,最后连梦中也见不到,把感情的波浪重重推向高涨。李觏的这首诗,也是采用了这一手法。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孙一婧《青叶涅槃》

    我曾经是一片典型的叶子。叶片青绿、肥厚、宽大,不太规则的尖长椭圆形。我喜欢阳光的味道,那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清醇之香。夜晚是我的最爱,紧紧依偎在妈妈的怀抱,肯定有星光或月光照临。盈盈的月亮,肥硕、明媚,

  • 唐太宗怒斥敬德文言文拼音版读音

    唐太宗怒斥敬德文言文读音《 唐táng太tài宗zōng怒nù斥chì敬jìng德dé 》 吏lì部bù尚shàng书shū唐táng俭jiǎn与yǔ太tài宗zōng棋qí , 争zhēng道dào

  •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①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

  • 秣马厉兵

    秣马厉兵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秣马厉兵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秣马厉兵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意思翻译、赏析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出自宋代张孝祥的《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 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导语: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

  •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全诗赏析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介绍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今属浙江省)人。元未诗人,著名画家。

  • 千家诗五绝《王之涣·登鹳鹊楼》诗词赏析

    诗写登鹳鹊楼的见闻感受,描绘了祖国壮丽山河,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陈子昂《鸳鸯篇》全诗赏析

    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苹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乌啼倦依

  • 道家的十大智慧: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ugrave;),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