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意思翻译、赏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出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注释
⑴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
⑵翠微:这里代指山。
⑶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⑷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⑸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参考赏析
赏析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尾联承上“登临恨落晖”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创作背景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文言文河津畅体元,字汝玉。为诸生时,梦人呼为“五羖大夫”,喜为佳兆。及遇流寇之乱,尽剥其衣,闭置空室。时冬月,寒甚,暗中摸索,得数羊皮护体,仅不至死。质明,视之,恰符五数。哑然自笑神之戏己也。后以明经
-
“兴寄”说的理论阐释 “兴寄”说最早见于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拾遗集·卷一》):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 "
-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出处】唐·李白《妾薄命》。【意思翻译】借用比喻,揭 示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规律: 不能以色取人。同时,对那些暂时“以色引 人”而得宠者发出了警告。
-
一译“客观联系物”、“客观关联物”。指象征派诗人藉以表现某种诗情所描述的物品、某种情况或一系列事件等。 客观对应物的理论是象征主义*大诗人托麦斯·史登斯·艾略特*在1919年写的《哈姆莱特及其问题》中
-
黄雀伺蝉的解释?黄雀伺蝉的典故与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伐荆,告其左
-
张岱原文: (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狮。五岁,从大父芝亭公为南直休宁县令。休宁多糖,伯凝性嗜饴,昼夜啖之,以疳疾坏双目。大母王夫人钟爱,求天下名医医之,费数千金不得疗。识者以狮者师也,或为先兆云。
-
探索古代文学的本原性问题 ——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路成文 自宋代以来,在词的创作、批评与研究领域,“尊体”观念作为对长期形成的“词为小道rdq
-
西方文学·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初始于1857年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在经历了一番繁荣之后,于19世纪末开始衰落。到了20
-
【注释】: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这首词是送人归襄阳之作 。襄阳为古代军事重镇 ,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吟咏,故此词多用有关襄阳的典故。起首两句 ,系用晋代名将羊祜镇守襄阳的故事。岘山,一名岘首山,在襄阳
-
风月接待 商源[1] 不蓄茎虀并粒米,要餐风月任从伊, 莫嫌冷澹无滋味,一饱能消万劫饥。 《禅宗杂毒海》卷四,卍续藏第一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