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意思翻译、赏析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出自唐代刘方平的《代春怨》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参考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
“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是前者,是后者,抑或两者皆有,总不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李重元《忆王孙》)。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这两句别具匠心。“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终篇,收到了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诗中须有人在”。这首诗句句写景, 却句句“有人在”,人与自然获得了奇妙的对应。“人”之所见所闻,既是情的触媒,又是意的流向,“人”之情动心驰,与物之声色势态融为一体,是情化的自然,是自然的情化,两者浑然无迹,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
作者介绍
刘方平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
多病山斋厌郁蒸,经时久不到东城。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阴百啭◇。载酒未妨佳客醉,凭高仍见老农耕。史君自有林泉趣,不用丝篁乱水声。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出自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
-
《秦王谓甘茂》是一篇文言文,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的《战国策》。文言文秦王谓甘茂曰:“楚客来使者多健,与寡人争辞,寡人数穷焉,为之奈何?”甘茂对曰:“王勿患也!其健者来使者,则王勿听其事;其需弱者来使,
-
柳枝词 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 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诗鉴赏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
-
【悲喜交集解释】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也作“悲喜交加”。 【悲喜交集造句】 ①姐妹俩阔别20载,今天意外重逢,不禁悲喜交集。 ②王叔叔坐冤狱3年,今天得到平反,无罪释放回家,一家
-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江南地迥无尘。老天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
第五部分 《解忧杂货店》语录:满脑子天真想法的人,在社会上吃点苦头也是好事。——《解忧杂货店》他觉得一个人奋斗更轻松自在。跟没有干劲的人在一起厮混,只会徒增压力。——《解忧杂货店》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
-
葛长庚的词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讲究,工于推敲。开头的“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二句,选用江、山、云这些巨幅背景入词,同时用“远”字、“长”字预示行人辽远的去向,用“春”字、“暮”字勾勒出最叫人伤神
-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
啧啧称赞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啧啧称赞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啧啧称赞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