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1:16:31阅读:43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出自宋代晏殊的《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占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注释

⑴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⑵红稀:花儿稀少、凋谢。意思是到了晚春时节。红:指花。

⑶高台:高高的楼台,这里指高楼。阴阴见:暗暗显露。阴阴:隐隐约约。

⑷不解:不懂得。

⑸蒙蒙:形容细雨。这里形容杨花飞散的样子。

⑹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⑺游丝转:烟雾旋转上升,像游动的青丝一般。

英译

YAN Shu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Walking on Grass

Along the path flowers are thinning, the countryside is fields of green,

Next to raised buildings becoming thick is the foliage dense with leaves.

Vernal breezes know not how to catkins restrain,

Allowing them to scatter on faces of passers-by like misty mizzle.

Behind verdant leaves orioles hide, swallows rest outside crimson screens,

Over the incense burner curls of smoke one another quietly seek.

After I have slept off intoxication in a melancholy dream,

The private court has come well under sunset"s gleams.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蒙蒙”“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

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贺铸《薄幸》词“人间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也正是此意。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言人人殊

    言人人殊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言人人殊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言人人殊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李白独不见一共有几首(无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一共两首)

    独不见其一:(李白七言律诗)(点击查看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作品名称 独

  • 《桃花源记》原文及欣赏

    《桃花源记》原文及欣赏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出自唐代韩偓的《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 《农父》赏析

      这是一首替农民呼吁的反抗诗。作者从现实生活的斗争中,摄取典型事件,通过讽喻的形式,加以生动的刻划,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和压迫人民的不合理现象。这首诗,一二两句,写出农父勤勤恳恳,早出晚归的

  • 陈永祥《不许犯我》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陈永祥 【作家简介】何塞·黎萨尔(1861—1896),菲律宾近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和民族运动活动家。1861年6

  • 苏轼《梁贾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梁贾说 苏轼 ①梁民有贾于南者,七年而后返。茹杏实、海藻,呼吸山川之秀,饮泉之香,食土之洁,泠泠风气,如在其左右。朔易弦化,磨去风瘤,望之蝤蛴然,盖项领也。 ②倦游以归,顾视形影,日

  • 城市情结

    城市情结一直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座城,那里生长着一片属于自己的原始森林,无论岁月如何侵蚀打磨,无论风雨如何冲刷洗礼,它依旧神圣、纯净、美好,一如初次念起时的模样。——题记光阴如梭,一转眼在上海已待

  • 《智永与“退笔冢”》文言文及注释

    《智永与“退笔冢”》文言文及注释   任何学术要达到高峰,没有捷径可走,亦无秘诀可言,只有勤学苦练,才是唯一的途径。下面是《智永与“退笔冢”》文言文及注释,欢迎阅读。  

  • 机智善辩文言文翻译

    机智善辩文言文翻译   机智善辩是语文课本中一记重要的文言文,大家要认真把握好,下面是机智善辩文言文原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  潘京,字世长,武陵汉寿人也。弱冠,郡辟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