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1:15:23阅读:302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春江 一作:江春)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注释

(1)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

(2)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3)颠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

参考赏析

赏析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其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未有批判女子作风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等。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有常被后人用来暗指女子作风的轻佻,不羁。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黄金果》作品分析

    新小说派*名家,法国女小说家娜塔莉娅·萨洛特*于1963年发表的“听党小说”名作。 小说是无情节的。通篇只是一群人乱哄哄地议论一部名叫《黄金果》的小说,不啻是一盘议论、争辩、争吵的录音磁带。小说是完全

  • 李克强谈古典文化:我们要把自己的文化搞通搞透

    李克强总理 李克强快步来到仍留在会场的中央文史馆馆员中间,与大家一一握手。 “总理,你刚才讲得很对1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古典文学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对李克强刚刚结束的

  • 《西游证道书》评点文字探考

    《西游证道书》评点文字探考 曹炳建 内容提要西游证道书》的评点文字固然有宣扬道教金丹大道的内容,但亦有不少评点文字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不平,揭示《西游记》的哲理性内涵,赞美《西游

  • 神秀《身是菩提树》佛门禅诗分析与鉴赏

    身是菩提树 神秀[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六祖坛经》,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页三四八中 "> 丧家之狗

    丧家之狗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丧家之狗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丧家之狗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认识中国:从丝绸之路到《共产党宣言》

    【3594】认识中国:从丝绸之路到《共产党宣言》(〔英〕彼得•诺兰著,温威译,中信出版社,13万字,2017年7月第1版,42元)△从历史上中国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到工业革命后被西方武力征服而边缘化,再

  • 《壮士缚虎》阅读答案及翻译

    壮士缚虎 (清)沈起凤《谐铎》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①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

  • 文言文《为学》的部分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为学》的部分试题及答案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许冬林·他不知

    许冬林·他不知许冬林美人鱼将自己的尾巴用刀子割开,在巫婆的法力下,变成了两条腿。她为了能陪在王子身边,为了取悦王子,忍住撕裂滴血的疼痛,去跳动人的舞蹈。可是,真的好疼,好疼,王子他不知。她必须要嫁给王

  • 古文辞类纂《张子高论霍氏封事》全文

    张子高论霍氏封事 臣闻公子季友有功于鲁,大夫赵衰有功于晋,大夫田完有功于齐,皆畴其官邑,延及子孙。终后田氏篡齐,赵氏分晋,季氏颛鲁。故仲尼作《春秋》,迹盛衰,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