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意思翻译、赏析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出自宋代李师中的《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在梦中被子规鸟的啼叫唤醒,抬头向窗外望去,城楼上挂着一弯残月,仿佛被子规鸟啼破了似的。我乘着华丽的船就要出发,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在别离之时,佳人与我相对而泣,热泪滚滚,打湿了锦衣。此去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日重逢。岭南偏远,鸿雁难以飞到,想必书信稀少。
注释
⑴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⑵岭南:在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参考赏析
鉴赏
此词作于词人岭南卸任之时。全词景色清丽,感情深挚,意境深远。
词为“题别”而作,通篇围绕一个“别”字做文章。上片起句写临别前情景。词人将要离开广西了,黎明之前子规鸟就不住地啼呜,把他从梦中唤醒。他举头看看窗外,一弯残月高挂西天,好像是被子规啼破了似的。这一句写出了早起之景、临别之时第、归去之思和离别之情。乍看上去,出语自然;细细吟味,含意无穷。第二句写词人乘着华丽的官船将要出发,虽为写实,但实中带虚,所谓“晓载笙歌”者,乃是以“笙歌”兼指吹奏笙歌的乐妓,用语甚美,耐人寻味。三、四两句尤为入妙。画船在清澈的江中从容而行,只见两岸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烟雨,笼罩万家。这完全是画境,同时也是诗境,读之令人陶醉。
过片二句写别情。佳人,谓画船中乐妓。这里不仅补足“笙歌”一词之意,而且进一步发抒离思。一位清正的地方官将要离任了,佳人也无法挽留,与词人相对而泣,滚滚热泪,湿透罗衣。这里让佳人把惜别的泪水倾泻出来,虽不够含蓄,但热烈真诚。
结尾二句,系预想别后情景,对不可能继续通信表示耽心。“岭南无雁飞”,据陆佃《埤雅》云,雁飞不过衡阳,因南地极燠。广西岭南,故鸿雁更难飞到。此处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符合当地特点,显得十分妥贴。
此词妙选词炼字、首句“子规啼破城楼月”中的“破”字便是范例。子规、城楼、月,本是三个互不相干的概念,然着一“破”字,遂连成一体,形成浑一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李师中
李师中(1013-1078)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宋代词人。《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珠溪诗集》,词存《菩萨蛮》一首。...
-
原文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释1、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2、疏篱:稀疏的篱笆。3、未穷:未尽,无穷无尽。4、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
-
北宋及宋前集句诗创作考察 关于集句诗的出现,元代以来的学人一致认为可以追溯到西晋的傅咸。陈绎曾在所著《诗谱》里说: 晋傅咸作《 ">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赏析中心思想
刻舟求剑 吕不韦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ugrave;qigrave;)其舟,曰:“是吾(wuacute;)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
《猫犬》 原文 东坡云:“养猫以捕①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蓄②犬以防奸③,不可以无奸而蓄不吠之犬。”余谓不捕犹④可也,不捕鼠而捕鸡则甚⑤矣;不吠犹可也,不吠
-
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出自清代王国维的《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谁起水精帘下看。风前隐隐闻箫管。凉露湿衣风拂面。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苑柳宫槐浑一
-
梦见玩牌是什么意思牌是一种博弈,参与者都争当赢家,象征着在竞争中获得最后的胜利。同时它还有一个意义,就是用游戏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没有陷得太深,意味着健康的心态。心态越健康,成功离自己就越近。梦见玩牌,
-
诗人既然选择了隐逸的人生道路,那就自然采取一种旷达超然的态度应世,就像残花,不怕暴雨的击打;也如转蓬,任凭狂风的吹送。">
-
《庄子·杂篇·说剑》原文鉴赏 (解题) 本篇就故事的情节而为篇名。文风及思想均与 《庄子》 不协,酷似纵横家言。可
-
语义说明:比喻事物很容易得到。 使用类别:用在「轻易得手」的表述上。 唾手可得造句:01这事虽不是唾手可得,但也不是太难。 02这件事不难,待我打通关节,自然唾手可得。 03这座奖杯,以我们的实力,可
-
原文田园乐七首·其五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注释1、颜回:即颜渊(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孔子最得意弟子。简居陋巷,为学习和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