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出处】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意思翻译】昔日蔡文姬作《胡笳十八拍》,每当文姬弹奏此曲,胡人汉使无不 悲切断肠,潸然泪下。诗人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琴曲的感人魅力。
注:蔡女,东汉末年的蔡琰(文姬) 归汉时,感笳之音,翻笳调入 琴曲,作《胡笳十八拍》 (拍即段) 。
【全诗】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唐].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边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注释】 ①蔡女:蔡琰(文姬)。拍:乐曲的段落。②沉沉:一作“阴沉”。③商弦、角羽:古以宫商角微羽为五音。摵摵:叶落声,喻琴声。④深山:一作 “深松”。⑤乌孙:古国名。逻娑:今西藏拉萨市。⑥野鹿呦呦:用典。《诗经·小雅·鹿鸣》 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句。⑦东掖垣:房任给事中,属门下省。凤凰池:凤池,因接近皇帝之故而得此名。
【赏析】
李颀此诗,约作于天宝六、七载(747-748)间。董大即董庭兰, 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所谓“胡笳声”,也就是《胡笳弄》,是按胡笳声 调翻为琴曲的。所以董大是弹琴而非吹奏胡笳。
这首七言古体长诗,通过董大弹奏《胡笳弄》这一历史名曲,来 赞赏他高妙动人的演奏技艺,也以此寄房给事(房琯),带有为他得 遇知音而高兴的心情。
诗开首不提“董大”而说“蔡女”,起势突兀。蔡女指东汉末年的 蔡琰(文姬),文姬归汉时,感笳之音,翻笳调入琴曲,作《胡笳十八 拍》(拍,等于段)。三、四两句,是说文姬操琴时,胡人、汉使悲切断 肠的场面,反衬琴曲的感人魅力。五、六两句反补一笔,写出文姬操 琴时荒凉凄寂的环境,苍苍古戍、沉沉大荒、烽火、白雪,交织成一片 黯淡悲凉的气氛,使人越发感到乐声的哀婉动人。以上六句为第一 段,诗人对“胡笳声”的来由和艺术效果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把读 者引入了一个幽邃的艺术境界。读者要问:如此深挚有情的《胡笳 弄》,作为一代名师的董庭兰又弹得如何呢?于是,诗人顺势而下, 转入正面叙述。从蔡女到董大,遥隔数百年,一曲琴音,把两者巧妙 地联系起来。
-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
-
黄牛滩文言文注音版《 黄huáng牛niú滩tān 》 江jiāng水shuǐ又yòu东dōng , 迳jìng黄huáng牛niú山shān下xià , 有yǒu滩tān名míng曰yuē黄huán
-
原文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
-
文艺与木匠一位木匠的态度,据我看:(一)要做个好木匠;(二)虽然自己已成为好木匠,可是绝不轻看皮匠、鞋匠、泥水匠,和一切的匠。此态度适用于木匠,也适用于文艺写家。我想,一位写家既已成为写家,就该不管怎
-
《新嫁娘词》由唐代王建所创作。以下是新嫁娘词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新嫁娘词全诗原文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新嫁娘词全诗意思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不知婆婆什么
-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但在我的记忆中,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的清明果了。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
-
疑人窃履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
-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作品赏析【注释】:
-
郑板桥开仓济民注音版 郑zhèng板bǎn桥qiáo开kāi仓cāng济jì民mín 郑zhèng燮xiè , 号hào板bǎn桥qiáo , 清qīng乾qián隆lóng元yuán年nián进jì
-
文艺美学研究·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 恩格斯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恩格斯把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做为“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评论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