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出处】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意思】寒食佳节饭食依旧微寒我勉强饮了几杯酒,孤寂地倚着小桌,我戴的是古代隐士的鹖冠。
【鉴赏】
大历五年(770),杜甫淹留潭州(湖南长沙一带),欲归不得,欲 留不能,以船为家,穷老病孤,过着“饥藉家家米,愁征处处杯”,“百 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的漂泊生活。这首诗就写于这年春天。
“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节的前一天。“舟中”是指杜 甫所居之舟。
诗的首联,勾勒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佳辰”指寒食节,寒食节 在清明前三天,古人风俗寒食禁火三日,且要家人团圆,朋友相聚。 可是诗人孤老病穷,恰值寒食佳节,其孤寂、悲苦自不待言。“隐几” 写姿势,见其孤单; “萧条”写处境,见其窘难; “鹖冠”指隐者之冠, 相传楚隐者鹖冠子自制的鹖羽之冠,诗中以“戴鹖冠”写自己失去官 职,不为朝廷所用的途穷路迫。“强饮”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在这种境 况下,勉强过节而又无情无趣的心境和不胜酒力的身体。这两句为诗 中的写景、抒情设置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
-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她的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
-
咏史怀古诗历朝历代就是文人诗词中的重要一部分,对项羽——这位褒贬不一的霸王的评断更是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如宋《夏日绝句》(李清照)、《题乌江项王庙诗》(王安石)、唐《题乌江亭》(杜牧)、明《书
-
战国策·韩一·颜率见公仲《颜率见公仲》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颜率见公仲》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颜率见公仲,公仲不见。颜率谓公仲之
-
接人待物箴言《文徵明·格言嘉靖壬寅夏五月十日》原文注释与译文
《文徵明·格言嘉靖壬寅夏五月十日》原文注释与译文 乐易以使人之亲我②。虚己以听人之教我。恭己以取人之信我。自检以杜
-
《嘤鸣求友初识纵宇一郎·风华正茂共建新民学会——毛泽东与罗章龙的诗交》毛泽东诗词故事
五十一、嘤鸣求友初识纵宇一郎 风华正茂共建新民学会 ——毛泽东与罗章龙的诗交 罗章龙:1896—1995年。湖南浏阳人,原名罗璈阶。1918年4月与毛泽东等发起成立
-
作者: 宋玉 【原文】: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
-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审美心理定势 “定势”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1850—1934) 和舒曼(1863—1940) 在1889年提出的,经由苏联心理学家
-
《齐民要术》是现今最早、最完整的农学着作吗北魏着名农学家贾思勰创作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着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学着作之一。“齐民”就是指平民百姓,而“要术”则是指谋生方法。因此,
-
词以壮语作结,但情调却仍是沉郁的。这种沉郁后面有着深刻的社会内容,有着浓挚的爱国情愫,决非雕章刻句、无病呻吟的泛泛之作可比。"> 曲游春·禁苑东风外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曲游春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亟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禁苑东风外,飚暖丝晴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