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出处】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意思翻译】金陵的夜晚寂静凉风四起,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诗句】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出处】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意思1】天空深碧,白云朵朵,楼台 高耸,城垣巍峨,倒映在水中的倩影随波摇曳。楼边树木,枝条四布, 白露坠枝,浓重欲滴,在秋月的映照下,露水晶莹如珠。水摇空城,白 露垂珠,秋月朗照,白云生辉,一派迷人的夜色景象。首句把白云、城 垣置于水中,写其倒影,魅力无穷。后句用比喻和秋月映衬,写露珠晶 莹,洁白,形象生动。两句诗句构置巧妙,写景状物,别具一格。
【意思2】天边的浮云,近处的城垣倒 映在江面,碧波荡漾,幻如白云,城垣在轻摇; 月光下的露珠,晶莹玲 珑,好似从月亮里滴出。这是秋月临江古城的神奇美景。两个“白”字的 运用,点染了月的皎洁、空的明净。“空”字显出古城的幽静,“滴”、 “摇”将画面描绘得飞动而富有生气,令人神往。
【提示】白云和城墙倒映在江面上,随着水波轻轻摇荡; 月光下露珠象珍珠般洁白晶莹,仿佛从月亮中滴下来。上句 写俯视,下句写仰观,逼真传神地描绘了临江古城的特殊夜 景。
【全诗】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赏析】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青的李白初至金陵(今江苏南京),当他登上城西楼之后,仰望秋夜明月、俯视东流大江,不禁感慨万千,悲从中来,遂挥笔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抒怀之作。
开篇二句点明地点、时间和事件。“夜寂”,写氛围;“凉风”,照应下文“秋月”,写秋寒;在这幽寂而寒凉的夜晚,诗人独自登高望远,则其心境之寂寞、悲凉,可想而知。下面二句写望中所见。分明是空城、白云映入水中,伴随水面的微波在晃动,分明是白露在月光的映照下,宛若颗颗珍珠在滴落,却说成是“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一“摇”一“滴”,从水面到天空构成了一幅飞动的场景,既贴切传神,又兴味盎然,令人读来,顿生无限空灵、摇曳之感,不能不为诗人那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构思所折服。更进一步,“空”城而在“摇”,“秋”月而在“滴”,则动荡、玲珑之中别有一种荒凉、幽寒之意,这正与诗人的心境相吻合,从而自然引出“月下沉吟久不归”一句。诗人伫立月下,思绪横跨古今。“古来相接眼中稀”,一个“稀”字,既是吊古,又是伤今,饱含沉痛之感。从前者来看,自古以来的英特卓绝之士就很少被人所理解;从后者来看,尘世茫茫,真正的知音又有几人呢?“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谢公亭》),每当诗人心情抑郁、愁闷之际,他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深深敬仰的南齐著名诗人谢朓来。这不仅因为谢朓写过“澄江静如练”一类的优美诗句,受到李白的推崇,更重要的,恐怕是谢、李二人都有着一种刚直孤傲的性格,因而才使他们精神“相接”。正因为如此,诗人才借对“澄江静如练”诗句的“解道”,来暗示自己与谢朓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不仅表达了对这位古代诗人的永久怀念,而且也含蓄地传达了诗人自己那深广的现实忧愤我能理解谢朓,可有谁能理解我呢?
这首诗从“登楼”写起,到“长忆”结束,其间或借景传情,或直抒胸臆,将整个诗情步步推向高潮,使得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出自清代黄景仁的《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参考翻译注释(1
-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此诗为七言歌行体,借咏刀以言志,抒发誓死抗金、坚信“中国”必胜的豪情。">
-
周末的下午,我带孩子从城里回乡下婆婆家,远远看见屋顶升起一缕炊烟。那时而浅灰时而淡蓝的烟雾,冲出屋顶,飘逸苍穹,绵绵如絮,悠然上升,氲出浓浓暖意。我忍不住加快脚步,来到婆婆的新厨房。一口崭新地锅在婆婆
-
治国如栽树文言文阅读训练 治国如栽树 【原文】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
作者: 孙培人 在夜里 在夜里 我和夜合而为一 和那无边无际的夜 和那夜合而为一 我的夜,那么美丽,我的夜
-
【原题】:入都一年科舍馆五午宴了后得杨园宁屋僻远市嚣宽洁爽垲火后庄文府以中旨摇攘夺禽皇徙寓奉常之寅清堂成五言长篇
-
(一)齐国重商 齐祖姜太公,屠过牛,市过饭。虽然肉经常卖臭,饭也不咋好吃,做生意老不在行,但是老人家重商则是一定的。一到齐国,“修政,因齐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
-
这首诗题为《闻鹧鸪》,借旅人听到鹧鸪啼鸣声起兴,托意深远。前两句写景。夕阳西下,暮霭渐沉,已是傍晚时分,路旁树丛中传来鹧鸪一声声凄楚的啼鸣,那声音似乎在呼喊着:“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这时候,
-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出自宋代寇准的《江南春·波渺渺》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烟波渺渺,垂柳依依,芳草萋萋蔓延至天际,远处斜横着
-
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四《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四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玄默摄提格,尽阏逢执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