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出处】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意思翻译】独自伫立月下,默思沉想,久 久不归,感叹如今能与古人相通的人真是太稀少了。一个“稀”字,流 露了作者难觅知音,怀才不遇,愤世疾俗的苦闷心情。
【诗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出处】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意思翻译】谢朓能吟“澄江净如练” 这样 的好诗,让我永远忆起他。这里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诗人的怀念之情和自 已内心的苦闷和孤寂之感。“长忆”两字是这种感情的最好表白。
注: 解道,会说。练,绢。谢玄晖,南齐诗人,名朓。“澄江净如练”是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的佳句。
【全诗】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赏析】
读完这一首诗,我们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个古代诗人的形象:他一个人在高楼上徘徊沉吟,夜已经很深了,四周又阒寂无声。凉风吹来,不禁有些寒意。只有那月光如水,伴陪着我们孤单的诗人。他在想些什么?原来他是在怀念南齐的大诗人谢脁啊!谢胱是有名的山水诗人,他写过一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诗,其中有两句确是佳句:“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现在,我们的诗人迈步在金陵城西楼上,向着吴越——长江下游望去,看到的是月色笼罩下的大江。大江这时显得很平静,月光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在清清的月光里,可以看到白云和城墙在水中的倒影,随着水波的微漾,似乎是白云在摇动着城墙。在这宁静的夜晚,江面上没有了鸥鸟,没有了帆船,不是更平静得如同一匹白绸一样吗?谢脁是在一个傍晚登上金陵西南的三山看长江的,所以他还看到“馀霞散成绮”;我们的诗人是在月下看长江的,他所得到的意境要比谢脁的更静,更幽美。这时候他徘徊着,一边体味着谢脁的名句,一边欣赏着眼前的佳景,不由得唱出了“令人长忆谢玄晖”的句子来!是啊,古往今来,真正能“相接”——精神上发生共鸣的人在李白眼中看来确实是很稀少的。难怪他要“月下沉吟久不归”了。
这首诗的关键在“澄江静如练”五个字上。在写“解道澄江静如练”之前,要真正描写出“澄江静如练”的意境来,才能说明自己是“解道”即“懂得”了,才能“古来相接”。为此,诗人在前五句里是着实花了一番功夫的。“夜”是“寂”的,又“凉风发”,望的时候又是“独”望,云在水中又是“摇”动的,再加上“白露”横江,都创造了静谧白净的气氛,为描写“澄江静如练”的意境从各个不同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在这样的秋夜独步西楼,来体会“澄江静如练”,当然是感触颇深的了。这样,后面的“解道”、“令人长忆”,才有坚实的基础。我们不禁要佩服诗人构思的巧妙和创造环境气氛的艺术功力来。姜夔说:“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白石诗说》)细细体味,这首诗虽然气象浑厚、体面宏大上稍差一些,但血脉贯穿,韵度飘逸则是当之无愧的了。
这里再顺带说一说诗中所着力描写的月亮的问题。描写月亮,对创造“澄江静如练”的意境起了很大的作用。月亮之下,会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月色又给人一种清白的直感。“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就是从颜色上来极言其白的。唯其白,才能使人对大江产生“白练”的联想来。诗人在很多诗里写过月光。如《雨后望月》一首:“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其中“一条江练横”也是把“江”比作“练”的,这同样是诗人在月色中的感受。
《苕溪渔隐丛话》中记了这么一件事:“东坡《送人守嘉州》古诗,其中云‘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上两句全是李谪仙诗,故继之以‘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之句。此格本出于李谪仙,其诗云‘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还忆谢玄晖。’盖‘澄江静如练’即玄晖全句也。后人袭用此格,愈变愈工。”这里既可以看出李白对前代诗人的学习、景仰,又可以看出李白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
指立意过程中对题材潜在意义的发掘和主题的提炼,或通过联想和想象加以引申、发挥。散文 "> 卢照邻《昭君怨》全诗翻译及赏析
昭君怨 卢照邻 合殿恩中绝, 交河使渐希 肝肠辞玉辇, 形影向金微。 汉地草应绿, 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 年年一度归。 鉴赏
-
送孟东野序送孟东野序 【原文】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237]之;其趋也,或梗[238]之;其沸也,或炙[239]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
-
食凫雁以秕 邹穆公有令:食凫雁①必以秕,无得以粟②。于是仓无秕③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得一石秕。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 穆公曰:“去,非汝④所知也!夫百姓饱牛而耕,暴⑤背而
-
牡丹、娇贵富丽,红妆异香,有天香国色、倾国倾城之称。或写花,衬以美人,或写人,衬以娇花;或者人花合写,彼此交融,李白的《清平调》就是一篇杰作,而“春风拂槛露华浓”似乎成了绝唱。总之,这都表现了中国
-
先朝之史皆天子之大臣与侍从之官承命为之而世莫得见其藏书之所曰皇史宬每一帝崩修实录则请前一朝之书出之以相对勘非是莫得见者人间所传止有太祖实录国初人朴厚不敢言朝廷事而史学因以废失正德以后始有纂为一书附于野
-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
-
《汉魏六朝散文·范晔》原文鉴赏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是南朝宋代著明的史学家、
-
灵公使麑杀赵宣子【原文】灵公虐,赵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1],晨往,则寝门辟矣,盛服将朝,早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赵孟敬哉[2]!夫不忘恭敬,社稷之镇也。贼国之镇不忠,受命而废之不信,享一名
-
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译文作品鉴赏作品点评作者简介目录作品原文惜牡丹花[唐] 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作品注释⑴惆怅:伤感,愁闷,失意。阶:台阶。⑵残: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