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处】唐·孟浩然《春晓》
【意思翻译】昨夜传来阵阵风雨声,不知 花儿又飘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 这首诗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他只用二十个字,即深刻鲜明地表达出春日早晨的景色。昨夜的风声雨声,曾使诗人失眠,他惦记着庭院的花儿不知又凋谢了多少,顿生一片惜春情绪。人们常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两句诗,来形容大好春光的消逝无踪; 有时也用来形容佳人无法承受岁月的无情摧折。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风雨过后 落花满地的景色或表达惜春怜花之情。 [例]只见雨后湿湿的草坪和沿街,满地 落红,树上的花朵一瓣一瓣地飘落,整 个城市铺满了残芳。独吟“夜来风雨 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的时候,觉得很 美。在那花下重读着一样的诗句,却使 我疼惜得落下泪来。(曹蓉《花下心 事》)
二、用以比喻经过动乱、劫难,事物 或人遭受摧残和创伤。[例]“夜来风雨 声,花落知多少?!”这一夜,这些被劫来 的姑娘必将遭匪徒们摧残,而自己被囚 于此无法相救,想到这里,他的心都要 碎了。(何畏《塞外的雪》)
【全诗】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鉴赏诗】
这是一首春晨即兴之作。诗人通过对春天风、雨、花、鸟的具体感受,描画出了一幅明媚优美的春晓图,表现了对春光的珍惜,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诗人没有运用奇特的构思,诗中也没有惊人的警句,而是以寻常的口语入诗,用朴素的字词点染,把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写得生趣盎然。首句“春眠不觉晓”,写春天气候和暖,觉也睡得格外香甜,不知不觉天色已经破晓。“不觉晓”,既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共同感受,也表现了诗人生活和心境的闲适。第二句“处处闻啼鸟”,写听觉。天色刚亮,那些知春的鸟雀,就吱吱喳喳地啼叫起来,声音清脆悦耳。诗人用一个叠词“处处”,写出了清晨鸟儿叫声的热闹,使人们从声音里想见到鸟雀在枝头房檐欢跳喜乐的情景。这两句在“不觉”中写“觉”,人们的困倦,鸟雀的活跃,都生动真切地体现出了春天的季节特征。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春天的风雨和落花。诗人由黎明时的鸟啼,朦胧中记起夜间曾经有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禁联想到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那些争娇竞艳的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这两句在“觉”中写“不觉”,从夜间风雨推及到黎明将会看到满地落花,诗歌写得委婉有致。“花落知多少”中的“多少”,蕴含着惟恐其多、但愿其少的意思。诗人珍惜春花、喜爱美好事物的感情表现得多么细腻。
这首诗有伤春惜花的意味,字里行间也难免渗入诗人淡淡的身世之感。但是,整首诗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哀伤低回。同“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相比,这首《春晓》的调子要欢快得多。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尽管他仕途不遂,以布衣终老,但当时整个民族、阶级、国家正处在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中,他的诗仍然具有“盛唐之音”爽朗明快、优美健康的特点。
-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①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②觉露滋。 不堪盈手③赠, 还寝梦佳期。 【注
-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出自宋代吴文英的《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翦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
-
说到诸葛亮其实大家应该知道的这个人真的很厉害,为了蜀国也真的是鞠躬尽瘁了,但是诸葛亮不仅仅是对蜀国的贡献大,而且自己在做人为人方面也十分的正直,话说诸葛亮都做到了蜀国的丞相了,那么是不是应该很有钱呢
-
初中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出自两汉《留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
-
列子为何被尊称为冲虚真人列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着名的思想家之一,他毕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经向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高人学习。他在郑国隐居四十年,淡泊名利,清静修道,主张“无为而治”。他有很多着
-
衔悲上陇首,肠断不见君。流水若有情,幽哀从此分。苍茫愁边色,惆怅落日曛。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白雁从中来,飞鸣苦难闻。足系一书札,寄言难离群。离群心断绝,十见花成雪。胡地无春晖,征人行不归。相思杳如
-
诗鬼——李贺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早年即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皇甫湜。代表作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所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
-
汤征第六汤征第六 【原文】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232],汤始征之[233],作《汤征》。(此为序,正文亡佚) 【注释】 [232]葛伯:葛,国名,赢姓,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县北。伯,伯爵。 [
-
班班可考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班班可考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班班可考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