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0:32:28阅读:258

【诗句】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出处】唐·李商隐《蝉》。

【意思翻译】本来居高是难以饱腹的,虽然哀鸣不已,仍是徒劳无益,得不到任何同情。作者是咏蝉也是自况。

       清施补华 《岘傭说诗》 七: “《三百篇》 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 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而比兴不同如此。” 《唐诗三百首注疏》 卷四引清纪昀云: “起二句,意在笔先,前四句写蝉,即自喻。”

【全诗】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赏析】

    此诗借咏蝉以抒写作者自己的遭遇和怀抱。起二句写蝉居高饮露,难以饱腹,有恨而费声,亦为徒劳。这同时也是写作者自己清高贫困,有恨而发为歌吟,也徒然无用。第三、四句进一步写蝉的哀苦。以树之无情作反衬,更见蝉之有情和凄苦。同样,这两句也是以蝉自喻,写作者苦苦陈情于当权者,而听者却无动于衷。第五、六句明写作者自己。诗人官职卑微,游宦幕府,流转各地,如同漂浮的木偶(梗,桃梗,即桃木木偶),因而不能不产生思乡之情。陶渊明《归去来辞》说:“田园将芜胡不归?”而商隐之故园杂草已满,更应归去。最后两句合写蝉与我。“君”指蝉,它的困境和恨声提醒诗人想到自己的遭遇:诗人自己也是举家清苦的。

   此诗系咏物诗。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咏物与抒怀相结合,不脱不粘。诗的前四句写居高食露、树丛悲鸣,切合蝉的特点;但声中含恨,怨树无情,分明又有人的感情,蝉人难分,融为一体。第五、六句写人,但又是由蝉引起,人的遭遇与蝉有相似之处。最末二句双写蝉人,互相结合。故咏物切合于物,又不粘滞于物,写人抒怀不沾滞于物,但又不完全脱离于物,不落痕迹,因而是最上乘的写法。写蝉或隐或显,写蝉写人或分或合,错综变化,细腻传神。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偃崒的解释?偃崒是什么意思?描写山的词语

    偃崒是关于描写山的词语.偃崒偃崒的拼音:yan zu 倾斜而险峻状。明·胡直《游七

  • 梦见鸡汤

    梦见鸡汤,五行主金,得此梦,乃是辛金之象征,财运多难以提升,更与他人间有纷扰之迹象,凡事应换位思考,不可因小失大,秋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解铃还须系铃人造句三则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释】要解下这个铃子,还需要那个把铃系上去的人去做。比喻谁惹出的问题,还得由谁去解决。解:解开,解下。 【解铃还须系铃人造句】 ①他俩之间的纠纷是她一手造成的,因此仍得由她

  • 周易全集《既济第六十三》原文赏析与注解

    既济第六十三 【题解】 既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离,离为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所以,卦名曰既济。从卦形来看,这一卦,阳爻都在奇数位置,阴爻

  • 选调赏词的几点卮见

    选调赏词的几点卮见词调群落之厐大驳杂出人意料。各种不同的词调计有千余,同调不同体者又有千余;词调还有刚、柔之分,如《满江红》《水调 "> 王国华《《论语》札记》

    有力者有德孔子谈德,举例多为有力者,“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周代诸侯国吴国第一代君主。“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此处之“周”,实为周文王。他还举出几个德行高蹈的人

  • 《金瓶梅》作者王寀的历史资料

    作者王寀的历史资料 李洪政林子斋 一、《徐州志》中有王寀的历史资料 通过第六章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王寀是《金瓶梅》作者,该到哪里才能找到王寀的历史资料呢?《金瓶梅》采用托名清河实写

  • 战国策·韩魏易地拼音版、注音版

    文言文之家为大家整理战国策·韩魏易地拼音版、注音版,欢迎阅读。战国策·韩魏易地注音版《 韩hán魏wèi易yì地dì 》 韩hán 、 魏wèi易yì地dì , 西xī周zhōu弗fú利lì 。 樊f

  • 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 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 我们一直看重作为文学家的苏

  • 范仲淹《京口即事》全诗赏析

    突兀立孤城,诗中别有情。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六朝人薄命,不见此升平。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