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出处】唐·杜甫《旅夜书怀》。
【意思翻译】飘然一身像什么呢? 就像 天地间一只独飞的沙鸥。
沙鸥:一种栖 息于沙洲,常飞翔于江海之上的水鸟。以飘零于广阔天地间的沙鸥,比况自己转徙江湖的飘泊流离的生活,表现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情景相生,情挚语痛,感人至深。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在空中、水 上等处飘浮游荡。[例]躺仰在海面上 时是最惬意了,仰望天空云朵,悠然忘 机,天海之间,浑茫相接。这该是何等 的大快乐啊,……真“飘飘何所似,天地 一沙鸥”是也。(周涛《浅海白人》)
二、 用以形容四处漂泊的生活或孤独无依 的心境。[例]只身远游,泊船江中,难 免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之感。 孤寂的情怀与败芦深处的暗淡灯光相 互衬托,以景衬情,加重了这份孤独感 的分量。(钱仲联等《元明清诗鉴赏辞 典》)
三、用以形容禽鸟翱翔于天地之 间。[例]以沙汀点景,显然更富诗情画 意。会使人想起平沙落雁,月夜飞鸟和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杜甫诗 句。何况湖上确实野鹭闲鹤,水禽不 少。(甘犁《沙汀湖之盼》)
【全诗】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
此诗前人多谓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时杜甫离成都携家乘舟东下,经渝州(今四川重庆)、忠州(今四川忠县)一带。然诗中有“平野阔”语,绝非渝州、忠州(均为山区)所有景象。且李白《渡荆门送别》诗“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与此诗颔联所写景物相似,故或谓此诗当是大历三年(768)离夔州东下流寓湖北荆门时所作,似较妥。诗中前四句写旅夜,后四句为抒怀。颔联写月夜停舟细观景色,以“垂”、“涌”、“阔”、“流”四字,状星、月、平野、江水四景,雄浑壮观,历来传为名句。抒怀中隐叙身世,情绪愤激。末以天地间一沙鸥自况,深寓飘泊无依的感慨。意境含蓄,“笔笔高老”(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这首五言律诗是杜甫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公元765年4月,他赖以存身的好友、巴州刺史严武故去,诗人只得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多日的漂泊,使他倍感疲惫与郁闷: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独自来到船头。只见习习的晚风轻拂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舟望去是那样的孤独。明星低垂,月光随着波涛涌动,大江滚滚东流。原野分外空旷,广袤,只有脚下的小舟与他为伴。此时此刻,似乎一生的坎坷、磨难重现眼前,一种莫可名状的悲苦、凄怆渐渐袭来。流落他乡,生活日窘;官场失意,壮志难酬,“我何尝不是这江岸上的一颗弱草? 江面上一条独泊的小舟?人怎能只靠诗文扬名天下?做官则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休退。如今我飘然一身像什么呢? 水天渺渺,我何尝不是那孤寂独立于天地间的一只沙鸥?”
-
天文学(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
-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释: (1)赊:遥远。
-
【文言文】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篡录故实,一未终而屡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
-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
-
宋史列传第二十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郭琼,平州卢龙人。祖海,本州两冶使。父令奇,卢台jun使。琼少以勇力闻,事契丹,为蕃汉都指挥使。后唐天成中,挈其族来归,明宗以为亳州团练使
-
引言:在与欧洲大陆隔着英格兰海峡相望的英伦三岛上,英格兰人所在的特殊环境让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与欧陆的进化方向截然不同。作为英格兰政治中的重要因素,郡守的发展也是十分有标识性的一个元素。在罗马人率先
-
小明的店卖的东西都是假的,为什么没人举报? 答案:他卖假发。
-
原文高苑民王十(1),负盐于博兴(2)。夜为二人所获。意为土商之逻卒也(3),舍盐欲遁;足苦不前,遂被缚。哀之。二人曰:“我非盐肆中人,乃鬼卒也。”十惧,乞一至家,别妻子。不许,曰:“此去亦未便即死,
-
《菱溪石记》“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菱溪石记① 欧阳修 ①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
资治通鉴·梁纪·梁纪二十一《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梁纪·梁纪二十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昭阳作噩,尽阏逢阉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