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出处】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意思翻译】千年以来,琵琶弹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虽死,遗憾深深,琵琶曲中倾诉的 分明是她的满腔愁怨。
【解析】
琵琶: 本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后传入中原。胡语: 胡音,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据 《琴操》 载: “昭君在匈奴,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 怨恨曲中论: 即怨思之情从弹奏琵琶的乐曲中表达出来。句意: 昭君虽死,其怨恨难平,千载之后,琵琶怨曲仍在流传。表现了作者对昭君的无限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激愤情绪。
《唐宋诗举要》 卷五引清吴汝纶曰: “篇末归重琵琶,尤其微旨所寄,若曰虽千载以上之胡曲,苟有知音者聆之,则怨恨分明若面论也。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 俞陛云 《诗境浅说》丙编: “沈归愚推此诗为绝唱,以能包举其生平,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
【全诗】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
原诗的明妃: 即王昭君。紫台: 紫宫,皇帝所居。朔漠: 北方沙漠之地。青冢: 昭君墓,在今内蒙古一带的呼和浩特市南。相传塞外一片荒芜,只有昭君墓旁有片青草。画图省识春风面: 传说汉元帝命画师画宫女容貌,宫女多贿赂画师。王昭君貌美,不肯行贿,画师故意将她画丑,因此得不到青睐。元帝没有见过她,直到她被遣嫁匈奴召见时,元帝见她容光焕发,是后宫第一美人,大为惊讶,知为画师所欺,怒斩画师。此句说,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到她的青春美貌。环佩空归月夜魂: 昭君死在匈奴,不得归汉,惟魂魄在月夜归来。琵琶: 琵琶原是西域胡人的乐器。分明怨恨曲中论: 今琵琶曲有“昭君怨” 的乐曲。王昭君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人们同情绝代美人王昭君不得志于帝王之家,远嫁异域,寂寞凄凉。实际上 “昭君和亲” 对各民族彼此关系的和睦是有贡献的。杜甫此诗突出地将王昭君的怨恨写出来,为昭君千百年来的凄凉处境争取了不少同情的咏叹。
-
《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阅读答案及译文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
-
脑筋急转弯题目:总是在舌头比头脑快时才产生的感觉是什么? 脑筋急转弯解析:意思是要三思而后行,说话不经大脑是会说出蠢话的。 脑筋急转弯答案:愚蠢
-
王充求学 原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
-
“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古代文人要写离别之情,总是会将情景设置在烟雨迷蒙、柳条拂面之中。纳兰这首词也不例外。烟雨蒙蒙中,放眼望去,满目青色,无边无际。好像词人此刻的心情,充满迷蒙。虽然从这首词的
-
这首诗是写中秋之月,首联即点明主题,用“宝镜”突出了月之明亮,颔联诗人作了空间的延伸,将读者带入了广袤无垠的月夜里,使人如身临其境,看那皓月当空,光照万里的壮美景色。颈联引用了两个传说故事,增加了
-
文言文教学 山东省王庆锋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4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文言文教学要做到两重视一舍弃》,其观点是:重视诵读教学和积累教学,舍弃对篇章结构及写法技巧
-
所谓的“冬学堂”,就是在冬天举办的学堂。这“冬学堂”,要读多长时间?照如今的说法,就是一个学期都不到。从立冬这天进去,到腊月十五结束,总共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而对于穷苦人家来说
-
语义说明:比喻对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轻鬆。 使用类别:用在「经验丰富」的表述上。 驾轻就熟造句:01祕书工作对你来说驾轻就熟,你就别推辞了。 02他以前就是车床师父,操作起机器自是驾轻就熟。 03经过
-
【江上望皖公山】全文: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江上望皖公山】全文翻译:奇特的山
-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