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弹琴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刘长卿
《听弹琴》由唐代刘长卿所创作。以下是听弹琴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
听弹琴全诗原文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听弹琴全诗意思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听弹琴全诗注释
泠(líng)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丝:一作“弦”。
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古调:古时的曲调。
听弹琴全诗赏析
《听弹琴》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与《全唐诗》均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本文“听弹琴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刘长卿”由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仅供参考。
-
配套成龙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配套成龙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配套成龙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孔夫子搬家 歇后语:尽是输(书)
-
孔子家语执辔第二十五原文拼音版《 孔kǒng子zǐ家jiā语yǔ · 执zhí辔pèi 》闵mǐn子zǐ骞qiān为wéi费fèi宰zǎi , 问wèn政zhèng于yú孔kǒng子zǐ 。子zǐ曰y
-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
-
这里不长树这里不长树,长不成树?只有乍绿就枯黄的草刚开就凋谢的花很艳,很矮,也很苦一破土就赶紧开花,赶紧吐绿风是勤劳农夫,天天刈割 "> 明帝说日文言文翻译启示 明帝说日阅读答案
《明帝说日》是发生在南朝宋彭城的故事,作者是刘义庆,出自《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文言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
-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2]。少倜傥[3],好奇节,而内行笃修[4];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5],而不可强以仕。年十七,举万历二十八年顺天乡试。 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6]
-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第一首诗很潇洒。前两句,紫青的莼菜带着淡淡荷叶香,玉雪似的芹芽像薤草一样长。在溪边随便摘些野菜,随便充当晚饭,最后一句,短篷风雨
-
向日葵,名副其实,永远向着太阳。向日葵长得也像太阳,圆圆的脸,放射着金色的光芒。向日葵具有向日性,茎端圆盘形花,能随日光转移,如日之东升,则花向东,正午日居中天,则花仰承直上,夕阳西下,葵亦向西送之,
-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一、重点词解释: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二、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