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四十七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①,见天道。其出弥远②,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而成。
〔注释〕 ①闚:傅奕本作“窥”。“窥”、“闚”相通,指看、望的意思。牖:窗。 ②弥:越。 ③不见而明:王弼本“明”作“名”,故蒋锡昌说:“‘名’、‘明’古虽相通,然《老子》作‘明’不作‘名’。二十一章,‘不自见,故明’。五十二章,‘见小曰明’,皆‘见’、‘明’连言,均其证也。此当据张本改。”(《老子校诂》)张嗣成本作“明”。
〔赏析〕 本章为老子的认识论。老子认为人的智性能达到“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的程度;而有这种认知能力的人就能“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之所以提出要“知天下”、“见天道”,是由于天地不可形尽、非目力足力所能及,因而老子不满足于感官耳目、知性经验,而强调起人的心智作用和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观其大有,得其大全。这就如徐梵澄《老子臆解》中所说的:“人之智性,本至灵至明,不囿于耳目之知者也……识之知浅,智之知深,明则灵且大矣。识之知,见闻之类也;智之知,思虑之谓也。明则超乎见闻、思虑。”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这种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呢?徐梵澄说:“精神不淫(滛)于外,返观内省,一归于恬愉虚静,久乃发其本有之灵明,则可以知者大。”(《老子臆解》)陈鼓应说:“透过自我修养的工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老子注译及评介》)
诸如这些,大概均源于理学家所说的“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明吕坤《呻吟语·存心》)。也即如明高濂所说:“心静可以通乎神明,事未至而先知,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上》)更即如庄子所言:“以恬养知(智)。”(《庄子·缮性》)
而净化欲念,清除蔽障,归于虚静也真能增神明。清纪昀说;“余五六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七八岁后渐昏暗,十岁后遂全无睹”,“盖嗜欲日增则神明日减耳”(《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反之如能嗜欲日减则神明日增。
有了这些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在老子看来就能“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所以邵雍能闻杜鹃声而知天下事(《邵氏闻见录》卷十九)、董仲道能见苍白两鹅而知国讳(《世说新语》转引王隐《晋书》)……诸如这些,除有赖于至灵至明的智性敏悟外,恐怕还有赖于这些人头脑中沉淀下来的物候征兆、历史知识等,所以能“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
师生奋进开大业 桃李芬芳谱新篇 师生同聚教和学 桃李争艳勤与专 崇德博学扬校威 教书育人铸师魂 扬素质教育新风, 明德才学识之道。 同心创大业征程万里今起步; 携手绘宏图教育百年现从头
-
谢曾子开书文言文翻译 关于谢曾子开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小编已为大家整理如下啦,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谢曾子开书文言文翻译 原文 谢曾子开①书秦 观史院
-
猛虎行 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解析:陈涉世家 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有板有眼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有板有眼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有板有眼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汉文帝前六年遗匈奴书 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使系乎浅遗朕书云:“愿寝兵休士,除前事,复故约,以安边民,世世平乐。”朕甚嘉之。此古圣王之志也。汉与匈奴约为兄弟
-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
-
欧阳修《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面和小
-
【怒不可遏解释】愤怒到极点,不可抑制。遏:止。 【怒不可遏辨析】和“怒气冲天”都形容非常愤怒,有时可以通用。另,参见“怒发冲冠”。 【怒不可遏造句】 ①面对这种阴险毒辣的欺诈行径,他
-
《六国论》的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