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秦五·文信侯出走文言文翻译
战国策·秦五·文信侯出走
《文信侯出走》是一篇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下文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文信侯出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文言文
文信侯出走,与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马空说赵王曰:“文信侯相秦,臣事之,为尚书,习秦事。今大王使守小官,习赵事。请为大王设秦、赵之战,而亲观其孰胜。赵孰与秦大?”曰:“不如。”“民孰与之众?”曰:“不如。”“金钱粟孰与之富?”曰:“弗如。”“国孰与之治?”曰:“不如。”“相孰与之贤?”曰:“不如。”“将孰与之武?”曰:“不如。”“律令孰与之明?”曰:“不如。”司空马曰:“然则大王之国,百举而无及秦者,大王之国亡。”赵王曰:“卿不远赵,而悉教以国事,愿于因计。”司空马曰:“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卻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大王约从。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曰:“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司空马曰:“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
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司空马曰:“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
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曰:“繓病钩,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上若不信,繓请以出示。”出之袖中,以示韩仓,状如振捆,缠之以布。“愿公入明之。”韩仓曰:“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缩剑将自诛,乃曰:“人臣不得自杀宫中。”遇司空马门,趣甚疾,出諔门也。右举剑将近自诛,臂短不能及,衔剑征之于柱以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
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磋嗞乎,司空马!”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翻译
文信侯吕不韦被罢免相国回到封地,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让他代理相国。此时,秦国正调动兵马进攻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担任秦相时,臣是他的下属,做过尚书一类的事情,因此熟悉秦国的情况。如今大王让臣做代理小官,我也要了解赵国的情况,臣愿为大王把两国先作一番比较,看看谁的胜算大。大王您看,赵与秦哪一个国家更强大?”赵王答道:“赵国当然没秦国强大。”司空马又问:“以人口而言,哪一国更多?”答道:“比不上秦国。”又问:“粮食钱币能不能与秦相比?”答:“不能。”“哪一国政令更严明?”“还是秦国。”于是司空马说:“既然赵国诸事都不如秦国,那么面临的就只有灭亡了。”赵王恳求说:“希望先生不要嫌弃赵国,不吝赐教,寡人愿意听从先生的谋划。”
司空马献策说:“假如大王赂秦以半数国土,秦国兵不血刃便获此厚利,必大喜过望。秦一来担心赵兵作鱼死网破之争,二来深恐诸侯率兵来救,秦王必定迫不急待收受献地。秦得到土地,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便会退兵回国暂作休整,赵国虽然仅剩半壁河山,还足以自存。秦国收到贿赂日益骄横,山东诸侯必然十分恐慌;假如赵国灭亡就会危及他们自已,他们一定会惊恐不安,从而出兵救赵。在形势的推动下,合纵阵线顷刻间就能形成。臣请求为大王约合各路诸侯,如此,大王名义上失去了半壁河山,实际上却得到山东各诸侯的援助来共同抗击秦国,秦国也不难被灭亡了。”
赵王说:“不久前秦出兵攻赵,寡人为求自保,曾以河间十二县贿赂秦国,国土沧丧,兵力削弱,始终逃不脱秦兵的逼迫。如今先生又建议割让半数国土,只恐秦国因而更加强大,赵国更无力以自保,难免遭受灭亡之祸。希望先生再想个计策。”司空马说:“臣虽然出身于刀笔小吏,累官而积,仍是尚书小官,从来没有率兵打过仗,我请求带领赵国的全军去抗击秦国。”赵王并不愿意让司空马掌握军权。司空马无奈,只好说:“臣只有区区愚计,大王不纳,臣也没什么可能奉献给大王了,臣请求离开赵国。”
司空马离开邯郸,经过平原津。平源津令郭遗听说有远客自邯郸而来,便热情地接待他,向他打听战事:“听说秦兵正在攻打赵国,客人自邯郸来,请问战况如何?”司空马叙述了一遍为赵王设谋图存而赵王不采纳、赵国灭亡只在朝夕之间的事。郭遗说:“那么客人估计赵国能支持多久?”司空马说:“赵王若能坚持以武安君李牧为将,可支一年;如果妄杀武安君,灭亡之期,则不出半年。我听说赵王臣子之中有个叫韩仓的,善于阿谀奉承、曲意迎上,甚得赵王欢心。这个人妒贤嫉能,每每谗害有功之臣。如今赵国正是风雨飘摇之时,赵王非亲勿用,必听韩仓之言,武安君下场可想而知。”
韩仓果然向赵王大进李牧的谗言,赵王使人取代李牧统帅之位,令其速返邯郸。然后派韩仓胡乱找茬数落李牧:“将军得胜归来,大王向你敬酒贺功,可将军回敬大王时,双手紧握匕首,其心叵测,其罪当诛!”武安君急忙分辩说:“臣胳膊患了曲挛之疾,伸不直,而我的身躯高大,跪拜之时不能双手够地,臣深恐对大王不敬而触犯死罪,便叫木工做了一个假臂,大王若是不信,臣可示之于王。”于是从袖中取出假肢给韩仓看。那假肢状如木橛,缠以布条。李牧恳求韩仓向赵王加以解释。韩仓却不理睬,冷言道:“臣只是受命于王,大王赐将军死,绝不容恕,我不敢为你多言。”无奈,李牧朝北向赵王遥叩感谢往昔知遇之恩,抽出宝剑准备自杀,可转念一想:臣子不能自杀于宫中。于是他快步走出司马门。当他前行走出门之后,李牧右手引剑自杀,可是胳膊太短,宝剑无法刺透,于是以嘴含剑,将剑柄抵在柱子上自刺而死。李牧死后才5个月,赵国就灭亡了。
平原令郭遨,每次见到朋友,总为司空马咨嗟叹惜不已。而他又认为,司空马为秦所放逐并非由于愚鲁,离开赵国并非出于无能。赵国走了一个司空马,致使国家灭亡,可见亡国灭族,并不是没有贤才辅佐,只是君主不能用贤罢了。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
-
莲幕的解释?莲幕的典故与出处 《南史·庾杲之传》:“(王俭)乃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
-
这是一幅清新、流丽、色彩淡雅的水墨画。词人通过层层点染,步步铺陈,描绘了夏日雨过天霁时水中莲叶荷花的美景。词的上片通过首句点出所咏之物。“红”既写荷花颜色之美,同时也写其开放之盛。“袅袅”则兼写外
-
陈情表注音版《 陈chén情qíng表biǎo 》臣chén密mì言yán : 臣chén以yǐ险xiǎn衅xìn , 夙sù遭zāo闵mǐn凶xiōng 。 生shēng孩hái六liù月yuè ,
-
手机今年“五一”假期,与文友云正兄去镇江拜访好友陶然。作为东道主,陶然当晚热情地邀请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是陈正道执导的《催眠大师》,故事情节的离奇诡谲已经忘却了,我却对影片中徐峥使用的苹果手机印象
-
作者: 王瑞明 《宋会要辑稿》是宋代官修的一部史书,分帝系等十七类,以礼、职官、食货等类的篇幅最大。是研究宋史的重要史料书
-
[定义] 运用委婉、曲折、含蓄的话语暗示本意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委婉、婉转、折绕。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里提出过两种辞格:婉转格和折绕格。"> 文言文考点《论语·述而篇》
文言文考点《论语·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
-
诗首联出齐题面“芦花被”三字。说把洁白干净的芦花收集起来,如编织青翠的蓑衣一样,织成了这芦花被。">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制度构成
【3584】大国宪制:历史中国制度构成(苏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48.9万字,2018年1月第1版,86元)△引论:中国的宪制难题;1—11章:①宗法封建变迁中的宪制问题;②齐家:父慈子孝与长幼有序;
-
【生卒】:1893—1981【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国海内外各族人民敬爱的领导人。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前驱。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