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织经保身卷第七文言文翻译
《罗织经·保身卷第七》是唐代酷吏来俊臣所创作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罗织经保身卷第七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罗织经保身卷第七文言文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君子惜名,小人爱身。好名羁行,重利无亏。名德不昭,毁谤无损其身;义仁莫名,奸邪不以为患。阳以赞人,置其难堪而不觉;阴以行私,攻其讳处而自存。
庶人莫与官争,贵人不结人怨。弱则保命,不可作强;强则敛翼,休求尽善。罪己宜苛,人怜不致大害。责人勿厉,小惠或有大得。
恶无定议,莫以恶为恶者显;善无定评,勿以善为善者安。自怜人怜,自弃人弃。心无滞碍,害不侵矣。
罗织经保身卷第七文言文翻译
世间的道理,人们不伤害自己却遭到别人的伤害;做人的道理,别人不原谅自己而自己却能原谅。
君子爱惜名誉,小人爱护自己。喜好名誉就会束缚人的行为,重视利益就不会吃亏。名望和德行不显示,诽谤就不能损害他本身的清誉;义气和仁德不显露,奸诈邪恶的人就不会把他视为祸患。表面上赞美别人,让他难以忍受却不知真意;背地里为达私利,攻击他最忌讳的地方而保存自己。
老百姓不要与官府争斗,富贵的人不要轻易和人结下怨仇。身为弱者要保全性命,不能逞强显能;身为强者要收敛羽翼,不可求取完美无缺。责备自己应该苛刻,使人怜悯就不会招致大的祸害。责罚他人不要过于严厉,小的恩惠有时能带来大的收获。
恶没有固定的说法,不把恶当作恶的显达;善没有固定的评判,不把善视为善的人平安。自己怜惜自己别人才会怜惜,自己厌弃自己别人自会厌弃。思想没有停滞阻碍,祸害就无法侵犯了。
作者简介
来俊臣(公元651—公元697年),武则天时酷吏,历史上的十大奸臣之一。唐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性残忍。武则天时因上书告密得官。武则天为胁制群臣、翦除异己,故纵其惨虐。来俊臣与党羽合编《告密罗织经》1卷,作为告密诬陷的范本。每次拷问囚徒,不论轻重,皆施以酷刑,或以醋灌鼻,囚入地牢中,或盛之瓮中,以火环烧之,并绝其食物。囚徒往往屈打成招,冤狱屡兴。则天以重赏酬之,于是告密之徒大行其道。后因得罪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被诛。
-
对芳树 韦应物 迢迢芳园树, 列映清池曲。 对此伤人心, 还如故时绿。 风条洒余霭, 露叶承新旭。 佳人不可攀, 下有往来躅。 韦应物诗
-
张衮,字洪龙,上古沮阳人也。初为郡五官掾,选为左长史。从太祖征蠕蠕。诸部帅因衮言于太祖曰:“今贼远粮尽,不宜深入,请速还军。”太祖令衮问诸部帅,若杀副马,足三日食否。皆言足也。太祖乃倍道追之,大破之。
-
孙膑赛马文言文注音版《 孙sūn膑bìn赛sài马mǎ 》 孙sūn膑bìn尝cháng与yǔ庞páng涓juān俱jù学xué兵bīng法fǎ 。 庞páng涓juān既jì事shì魏wèi , 得
-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 《汉魏六朝散文·李密·陈情事表》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李密·陈情事表》原文鉴赏 臣密言1:臣以险衅2,夙遭闵凶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4。行年四岁5,舅夺
-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帝乃欲
-
蒙恬列传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
-
《金圣叹先生传》文言文训练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
-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李白翻译带拼音”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李白带拼音《 同tóng族zú弟dì金jīn城chéng尉wèi叔shū卿qīng烛zhú